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清和> 清和_分卷阅读_299

清和_分卷阅读_299

  经沈瑄提醒,孟清和不忘给辽东镇守通了气。虽有赵王在,但在辽东动手,总不能绕过刘真和孟善。
  本来就和文官集团不对付了,再惹上武官,除非孟十二郎不想继续在朝堂上混了。
  一切安排就续,行动号角即将吹响,孟清和突然跑到沈瑄府里,披着被子窝在塌上啃冻梨。一啃就是一盆。
  按照孟伯爷的话说,这叫缓解紧张,解压。
  下班回家的定远侯,看到榻上的大号松鼠,默默转头,捂脸。
  认准这么一个,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侯爷回来了?”孟清和笑眯眯的抬起头,递出一颗冻梨,“呵哈出头领送的,侯爷尝尝。”
  沈瑄接过冻梨,几口啃完,核一丢,捞过孟清和的脖子,低头,继续啃。
  认准这个,他认了!
  永乐元年十二月丁亥,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呈送的奏疏,经通政使司封存,送到御前。
  同月,呵哈出等女真头目启程返回辽东,明朝承诺的第一批粮草从大宁运往开平卫。
  得到消息的鬼力赤立刻派人前往边关接应。
  出发不久,另有两支队伍,悄悄跟在了鞑靼骑兵的身后、
  草原上的朔风又起,暴雪,很快将再次来临。
  第一百三十一章 做一只合格的黄雀一
  冷风刺骨,大雪漫天。
  一支由八百鞑靼骑兵组成的队伍,顶着狂风在雪中疾驰,出现在了开平卫前。
  距离五百米时,鞑靼骑兵放慢脚步,吹响了号角。
  悠长古老的号角声破开大雪,伴着朔风,传进了卫所边军的耳中。
  鼓声擂起,城头的守军登上高台,向远处遥望,肃然提高了警惕。
  以原木和石块垒砌的敌台中,边军用力搓着双手,活动了一下手指,拉开长弓。
  城外的地堡中,木制的铲子推开积雪,锋利的刀枪探出,在雪地中反射着寒光。
  鼓声再起,警戒,战斗,已经成为了边军的本能。
  “速去报告指挥。”
  一名边军领命,飞速下了城墙,向卫所指挥使司奔去。
  卫指挥使听到奏报,当即赶来。
  五日前,从大宁运来的粮草运抵开平卫。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有令,鞑靼可汗鬼力赤已向大明称臣,天子仁慈,口谕,以粮赈济草原之民。
  对于这个命令,绝大多数边军都不能理解。上个月,鞑子还到边境来烧杀抢劫,改口称臣就既往不咎?这叫什么事!但圣意不可违,军令如山,再不理解,也不能抗命。
  也有聪明的,认为朝廷此举必有深意。
  最简单的道理,天子什么时候对鞑子这么客气过?背后肯定有说道。
  这个说法传出,军汉们的脑袋陆续开始转弯。对啊,今上是什么性格,这背后没有个计较,绝对不可能!
  军中不满的声音渐熄,众人都在期待,天子到底会对鞑子采取什么举动。
  号角声一遍又一遍在雪地中响起。
  鞑靼骑兵停在距城两百里处,弓不张,刀不出鞘,前排的骑兵举起使臣带回的喇叭,大声高呼,“别动手,自己人!”
  六个字,字正腔圆,含义深刻。
  据悉,是鞑靼使臣同北京鸿胪寺左少卿商定的口令,以防边军错认,将他们当做打谷草的游骑,万箭群发,射成刺猬。以开平卫边军的武装水准,做到这一点完全不难。
  鞑靼骑兵不想真成了刺猬,必须按照边军的口令,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卫所边军的武器能如此犀利,全仗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之功。
  北疆的冬季冷风刺骨,滴水成冰。在天气的影响下,还处于烧火棍阶段的火铳失去了优势,冷兵器更加趁手。
  在大宁杂造局和北平杂造局的共同努力下,边卫使用的长弓硬弩都得到了加强和改良。有了孟清和制定的奖励机制,工匠们的工作热情极高,送往边卫的武器,不只数量翻番,耐用程度也远超以往。
  天子准许大宁和北平杂造局制造火雷之后,从遵化运来的生铁和熟铁源源不断送进工坊。南京送来的火药威力不够,沈瑄和袁容联合向天子上疏,奏请在北京设立行军器局,以生产火药,制造火器。
  没有考虑多久,朱棣就批准了两人的奏请。不顾南京军器局和兵仗局的反对,直接派人带上工匠熟手,到北京协助沈瑄袁容设立新部门。
  给人不算,一应费用都由南京调拨。
  旨意一下,立刻有言官蹦高直言,弹劾定远侯和广平侯此举有违臣子直道,意图不轨。
  户部左侍郎孙瑜言辞尤为激烈,“兵器者,凶事也。自古国家为战皆出于不得已,夫驱人以冒死,鲜有不残伤毁折。今天下已定,惟当休养,修礼乐,兴教化,岂复言兵器之利!竖子二人狂妄,谄言媚上,言兵事以冀进用,恃恩骄恣,罔顾民生,用心可疑,必图谋不轨,望陛下明察!”
  继孙瑜之后,户部右侍郎李文郁,大理寺少卿袁复,以及数名给事中纷纷出列,以实际行动支持孙瑜的言论,更有弹劾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之意。
  汉王赵王皆在北,汉王之前献火雷,得陛下褒奖。沈瑄袁容有今日之言,未必没有两位殿下的意思在内。
  “穷兵黩武岂盛德事!”
  听到这句,朱棣彻底火了。
  穷兵黩武?这话是在说谁?!
  用心可疑,图谋不轨?是说朕的儿子和女婿一起造朕的反?!
  当朕是三岁孩子一样好糊弄?!
  怒气值爆表,朱棣猛的一拍龙椅,“够了!”
  天子一怒,大殿中顿时一静。刚才还在滔滔不绝的几人也瞬间没了声音。
  今上不比建文,抱着脑袋撞柱子玩直言,名留青史的机会有,抄家灭族的可能却更大。
  见群臣不语,朱棣的目光变得更冷。
  “诸公身在金陵之地,处繁华之间,可知北疆困苦,寇边之祸?!”朱棣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怒火,足以焚烧整座大殿,“朕只问众卿一句,单凭圣人教化,可戍卫边境,防卫北疆?!朕告诉你们,不能!朕居军旅数年,每亲当矢石,见死于锋镝之下者,未尝不痛心。然兵无死战,国何能安,百姓何能安居乐业!兵器乃凶事,无兵器,更为国之凶事!”
  士兵手中没有武器,拿着木棍石头和鞑子作战?
  军队不拼死作战,将鞑子挡在塞外,还能容得众人在此侃侃而谈?
  群臣垂首,讷讷不敢言。
  发泄了怒火,朱棣开始处置将他惹怒的人。
  孙瑜成了最英勇的出头椽子,朱棣下令摘了他的乌纱,削去户部职位,送去北京行太仆寺养马。
  不是说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上下包藏祸心?
  好,朕给你机会,送你去北边,好好观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