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帝师> 帝师_分卷阅读_177

帝师_分卷阅读_177

  三名女子离崖边较近,痛哭一场,忽然站起身,向杨瓒及周指挥等盈盈下拜。旋即转身,不出一言,跃身投入海中,瞬息卷入波涛,不见踪影。
  “救人,快救人!”
  杨瓒大惊,忙奔至崖边。
  不想,余下的女子竟接二连三起身,脸上犹带泪痕,福礼之后,毅然跃下悬崖。
  “妾等亲人惨死,又被贼寇所辱,令家族蒙羞,无颜再见族人。今匪徒伏诛,妾等大仇得报,此身坠海,洗去一身污浊,来生来世方可清白做人。”
  “妾等,谢大人恩德!。”
  “谢大人恩德!”
  最后两名女子起身,虽消瘦孱弱,仍可见花容月颜。
  官兵欲要救人,不敢拉住女子手臂,只能牢牢拽住衣袖。
  撕拉一声,衣袖断开。
  两名女子互相搀扶,含泪而笑,向后仰倒,坠落悬崖。
  裙摆在半空散开,似绽放的鲜花。
  波涛汹涌,海浪拍岸。
  雪白的浪花,霎时吞没娇颜。
  杨瓒伫立崖边,直直望着海面,眼底火辣辣的疼。视线被水雾遮挡,渐渐变得模糊。
  “杨佥宪,”周指挥站在一旁,手按刀柄,声音中低沉,“本官戍守登州卫,曾出海剿匪。亦救过被掳的村民女子。”
  杨瓒没有动,似预感到周指挥将说些什么。
  “即便归家,也无一存活。”
  惊涛骤起,尾音被海浪声淹没。
  杨瓒久久不动,眼圈赤红。
  “女子何辜,丈夫无能!”
  留下八个字,杨瓒转身,快步走下悬崖。
  丈夫无能。
  周指挥狠狠握拳,想起初入卫所,曾在海边见过的拾螺女;想起海盗上岸,被烈火焚毁的渔村;想起抱着家人,痛哭失声的村人……
  久远的记忆,似汹涌的潮水,破开坚固的堤坝,冲入脑海,破开心壁。
  “指挥?”
  一名百户上前,咬牙问道:“这些匪徒,当如何处置?”
  杨瓒的话,让军汉们既愧疚又愤怒。
  愧疚,是对无辜遭难的百姓。
  愤怒,是对聚众为匪,甚至假扮倭人,祸害百姓的畜生!
  “杀。”
  周指挥转过身,大步上前,长刀猛然出鞘。
  冷光挥过,带路的海匪已身首分离。
  首级落地,面上仍带震惊之色,双眼圆睁,满是骇然。
  “岛上贼匪,一个不留!”
  “遵命!”
  如此恶徒,杀一百次,也难赎其罪!
  官兵携带怒火,四十余名海盗全部死在刀下。尸身丢入海中,告慰死在海贼手中的魂灵。
  离开海岛,周指挥写好奏疏,请杨瓒过目。
  “此岛位置险要,当上奏朝廷,请于此处设立卫所,进了护卫海疆,出可剿匪擒贼!”
  奏疏经王主事润色,加盖钦差指挥官印,交由锦衣卫。待官船下次靠岸,由陆路送往神京。
  接下来的航程,自周指挥一下,皆像是吞了火药。无需杨瓒出言,兵船一路乘风破浪,凡海图上标注的贼窝,均遭炮火洗礼。
  四百官兵,骤然成了四百杀神,遇上海盗,只一个字:杀!
  炮声隆隆,岛上火起。
  海船被凿穿,沉入海底。
  海贼豕窜狼逋,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周指挥号令两艘官船,所向披靡。遇岛攻岛,遇船击船。反抗者,格杀勿论。
  海盗凶,官兵更凶;海盗狠,官兵更狠!
  至四月下旬,已有六股海匪被官军剿灭,除被掳掠的村民船工,匪首之下,几乎人畜不留。
  凶名传出,海匪闻风丧胆,岸上州府亦得到消息。有地方官员不知内情,以“杀俘不祥”之名,上奏朝廷。奏疏没到天子面前,就被内阁截了下来。
  按照李阁老的意思,这样的奏疏,以后莫要递送到天子跟前。
  “贼寇之流,杀便杀了。”刘阁老更干脆,“当严查上疏之人。若与贼匪勾结,定严惩不贷!”
  谢阁老表示,他没有意见,一切听两位兄台之意。
  朱厚照知晓,二话不说,翻开杨瓒递送的名单,选出被勾画之人,令锦衣卫即刻出京,全部押入诏狱,听候审问。
  “罪证属实,依律严惩!”
  天子高举圣祖高皇帝之法,开口祖宗闭口组训,谁敢出言反驳,即是不敬。查到和地方勾连,收受赃银,立即送去大理寺喝茶。
  继续执迷不悟,和天子呛声,直接下诏狱,由东厂和锦衣卫轮番做思想工作,总有幡然醒悟,回归正道的一天。
  钦差剿匪,天子抓人。
  单是四月上旬,刑科签出的驾帖便多达二十一张。
  青、莱等州的官员,各个提心吊胆,唯恐哪一日祸从天降,锦衣卫持驾帖踹门。
  上疏弹劾钦差的官员,第一批被押解入京。从家中搜出白银千余两,直接对半分,一半送内库,一半进国库。
  凡落实罪名的贪官,皆仿效此例。
  户部光禄寺支持天子肃清朝纲。内阁不表态,即是默认。
  朝中文武看得清楚明白,这种情况下,谁敢站出来反对,明摆着想丢官去仕。
  至于地方的求救,能断则断。实在断不掉,只能挥刀自行斩断。
  神京的风雨,暂止于山东,未及江淮等地。加上锦衣卫刻意封锁消息,江南等地官员听闻,只以为是当地官员贪墨库银,事发被朝廷追究,少会同南下的钦差联系到一起。
  过盐城时,官船短暂靠岸。
  获救的村民被送下船,各自还家。
  得卫所通报,地方文武陆续赶至,递帖拜见钦差。
  未见杨瓒,先看到兵船上的卫军,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凶神恶煞,浑身血光,目光似刀子一般,实是少见。
  这真是登州卫的水军?
  “此等勇壮,老夫只在边镇见过。”
  淮安知府出身北地,不惑之年才考中进士。后外放南直隶,由七品知县做起,先后调任扬州、镇江、常州等地,经过二十三年,几乎将南直隶走遍,方成淮安知府。
  经历成化、弘治两朝,今上登基,王知府本欲乞致仕高老。奏疏递上去,很快被驳了回来。本欲再递,江浙忽然闹出大事。
  府衙捕盗通判和卫所捕盗主簿被缉拿,即便不知内情,也晓得情况不妙。
  拿人的锦衣卫被截杀,天子震怒,派遣钦差南下。
  这个关头,稍有不慎,别说江浙,整个江南官场都要震荡。
  南直隶官员乞致仕,无论什么理由,一概不允。淮安知府也就歇了告老的心思。
  回首二十多年官场生涯,有功有过。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从未曾涉及江浙福建那滩浑水。
  他的确贪墨,依圣祖皇帝年间法令,砍十次头都足够。但他素来厌恶海匪,对倭贼更是深恶痛绝。在任期间,曾三次上疏朝廷,请肃清淮安匪患,并下令州县官员,严查匪盗,官声算是不错。
  这次,杨瓒和周指挥联手剿匪,消息传来,南直隶官员反应不一,有赞同,拍手称大快人心;亦有暗自摇头,觉得杀戮太过,有伤天和。
  淮安知府则精神一振,不顾幕僚阻拦,快马加鞭赶往盐城,就为见杨瓒一面。
  “老夫年将古稀,儿孙皆无心仕途,有何可惧!”
  见到下船的卫军,王知府震惊不已。再看一身绯袍,年不及弱冠,眉清目秀的钦差,差点把胡子揪断。
  传言钦差年轻,他本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料到,竟会如此年轻!
  王守仁忙着清点缴获的金银,记录装箱,自然留在船上。刘瑾倒是跟了下来,一身圆领葵花衫,袖着手,眯眼看人。似在估量,能在这些地方官身上砍几刀,收获几箱金银。
  “诸位有礼。”
  南下途中,杨瓒很少同地方官员打交道。
  为安置从海盗处救出的村民,他必须露面。否则,遇到某个异想天开,诬指村民为匪,借机邀功请赏的,必会气得肝疼。
  一番寒暄,发现淮安知府远比现象中清明,官声也算不错。将人交给对方安置,杨瓒勉强能够安心。
  “王太守,一切有劳。”
  “下官自当尽力。”
  年纪虽大,品级却低于对方。兼杨瓒身负圣命,淮安知府自不能托大。
  客气一番,杨瓒大功告成,返回官船。
  刘瑾上前两步,呵呵一笑,道:“诸位,咱家有礼了。”
  晕船加上恐高,刘公公随船南下,一路掉膘。
  本是张圆脸,如今瘦成长脸。眯眼一笑,声调微高,直让众人头皮发麻,心生寒意。
  打过招呼,刘瑾不废话,直接开始敲打,准确点说,敲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