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顺治之路> 顺治之路_分卷阅读_77

顺治之路_分卷阅读_77

  这样不行。福临决定,要派一些年轻人多出洋走走。只有看过了别人的长处,才能更好的明白自己的短处。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有眼光有思想能看得长远的人才,而不是只敢保守己见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官员。
  顺治十五年五月底六月初,南明倾覆,朱由榔逃亡至台湾,被郑成功擒获,送到了京城。云贵与广州终于平定,福临派科依勒为广东员外郎,李率泰为两广总督,并命令他们以休养生息为重,万事以民为重,严禁贪腐。广州,在福临的心里是下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趁着广州从战火中恢复的时间,他要严格挑选出洋的人选,要从这里,走向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事事都顺心的。说实话,当时的清朝真的是躺在天朝上国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的,却丝毫没有想到,这个天朝上国是明朝打下来的基础。
  而福临是穿越的,他的思想领先于一个时代,他又是皇帝,他知道做什么会对国家有利,偏偏大家都看不到这一点,对他来说,是一种悲哀。
  第七十七章
  “阿玛,阿玛,”珊瑚是正月初一的生日,现在已经虚岁两岁半了,其实在福临看来,也就是一岁半的年纪,最是好玩。
  珊瑚很喜欢这个时常来跟自己玩,还经常送自己亮闪闪东西的阿玛,每次看到福临便叫个不停,顺便伸出小手求抱抱。
  “阿玛的乖女儿诶~~”福临就吃她这一套,一把将她举了起来转了一圈,珊瑚大笑道,“再来,再来,”
  “不再来了,你怎么又重了?”放下女儿,福临顺便又掂了掂二儿子景额,发现这个也重了不少。
  福全在一旁凉凉的说:“阿玛,二弟最喜欢吃糯米糕了,薄荷的,玫瑰的,豆沙的,只要是糯米糕,他就往肚子里塞,吃这么多甜的,不长胖才怪。”
  景额急了,冲告状的大哥嚷道:“你才胖,额娘说了,我这叫结实!”
  “噗。”福临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现在是六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屋里摆着冰盆丝丝的冒着凉气,孩子们都穿着单薄的夏衫。景额戴着一个大大的空心金项圈,项圈里装了小珠子,只要他一活动便会叮当作响,他又穿得红通通的,整个就像是个会活动会响的红色小球,滚过来又滚过去。
  见阿玛也笑他,景额终于扁了扁嘴,想要哭出来,不料珊瑚蹦到他跟前,笑嘻嘻的道:“二哥二哥,额娘也说珊瑚结实,像个球一样。二哥是大球,珊瑚是小球。”
  福临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皇后又羞又想笑,一手抱了一个孩子,想想又不舍得说什么重话,只是笑着顶了顶女儿的额头:“你个鬼精灵的。”
  福全有些羡慕的看着他们三人母子情深的样子,仁娜很快就意识到了,笑着冲他招招手:“大阿哥还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到额娘这里来。”
  “嗯!”福全应了一声,欢快的奔向了她的怀抱,然后仗着年纪大,把景额给挤到一边,弄得景额一个劲的嘟囔坏大哥。
  福临在一旁看着,有些心满意足。这些天,政事很多,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已经很久没有时间进后宫播种以及看几个孩子了,真不知道那些能生许多孩子拥有许多女人的皇帝哪里来的空闲。他派桑吉收集一些豪门里不受宠的嫡子或者庶子的消息,想着将这些人从小培养起来,做为第一批送出海学习的孩童。这种做法只能暗地里进行,颇费工夫,而且还费钱,之前高塞和常舒被抢,他亏了很大的一笔,又要出钱去赎常舒,可能价格也不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帝也被没钱闹得焦头烂额。
  而且,他的一些施政措施也遭到满洲贵族或明或暗的不满。前一阵,他任命卫周祚为吏部尚书,兼任内院大学士,同时还有刘昌为工部尚书,胡世安等人为大学士,都是汉人。从多尔衮时期开始,朝廷便重用汉人,满洲贵族们似乎很少有能位列大学士的。现在皇帝又弄了个南书房,洪承畴走了,他又把金之俊给提了上来,就不知道把这个位置给满人吗?
  因此,福临又任命巴哈、费扬古、巴特玛、巴泰等人为内大臣,加封费扬古南书房行走,以平息满洲贵族的不满。费扬古年纪不小了,也是半退休状态,他是打仗出身,对一些文绉绉的东西搞不懂也没兴趣,不过脑子还很灵活,心知肚明自己是皇帝的门面,每天也尽职尽责的去到南书房坐坐喝喝茶,表示自己还是每天努力干活的。
  福临对费扬古的这种态度非常赞赏,直接表示在给他的赏赐上,费扬古心里更有数了,对南书房的事情能不插手就不插手,君臣间心照不宣,倒是默契得很。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转眼秋去冬来,出事了。
  今年其实还是挺风调雨顺的,这么大一个国家,时不时的这里旱一下那里涝一下,这里地动那里日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今年这种事情却没有太多。前一阵,福临和多尔衮聊天的时候还感慨了一句:“风调雨顺,实乃国之大幸啊!”
  事实证明,有些话是不能乱收的。十月的时候,荆州、襄阳、安陆等地重涝成灾,江水决堤,数万人受灾,几千人被淹死。偏偏又是冬天,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过几天,冻死饿死的又有上百。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福临头都大了,他来不及去追究官员的责任,当务之急是赈灾。户部早就有一套完善的赈灾流程,户部派人亲至灾区,又带着丰厚的赈灾粮以及医药等物,皇帝又从内库里拿出了几柄如意,昭告天下,若是有人为灾区做些有益的事情,便会御赐如意,以示表彰。
  为了钱,皇帝越发的不要脸面了。众臣们嘴角抽了抽,还是默许了这种类似明火执仗的行为,毕竟经过与南明的战争,国库不是那么的丰盈,能省一点是一点。
  而众多的商人们和学医的都沸腾了,商人开始自发的捐款,大夫们则是带着有钱人捐助的药材纷纷往灾区赶去。京城里,布木布泰也吩咐减少自己的份例,为灾区尽些心。福临自然不愿意,对他来说,太后可是相当重要,更何况,她省又能省到多少去。仁娜尽责的站了出来,动用了中宫笺表,申明整个后宫,除了太后外用度都要减半,又捐了一千两白银出来,给灾区百姓解困。
  皇后这么做,其他的人自然会跟着。几个格格各自出了八百两,就连福全都拿着自己的小荷包来找福临,说要将存的压岁钱捐出来。
  这种举动自然会引发京城贵妇圈的效仿,那些贵妇们也开始争先恐后的捐款。她们自然不能越过皇后去,你六百我五百的,就连那些受宠的妾室也不甘落后,一两百的捐,一时间,也凑了不少银子。
  福临才没有什么“妇人的银子不能用”的想法,他老婆都出钱了,大家的老婆都要出钱。不过,钱多了也是个问题,这个年头没有红会,而且就算有,谁知道钱落在红会的手里,最后又会变成什么,说不定是某个女眷头上的首饰呢。
  这种事情,只有皇室才可以做。福临将最小的弟弟博果尔宣了进宫,笑得像只狐狸。博果尔的福晋去年年初生了一个阿哥,前一阵又生了他的二儿子,这下博果尔也是儿女双全的人了,也知道了要上进,总是吵着问皇帝要差事。
  说道博果尔的二儿子,正好与顺格格的孩子,福临的三皇子常宁相差两天出生,满月之后,布木布泰就时不时的让佟腊月将孩子抱进宫来,看着两个差不多大的小阿哥头并头睡得很香,她便满脸的笑。
  博果尔兴致勃勃的来了:“皇帝哥哥,可是哪里有仗要打?弟弟我义不容辞!”
  “少来!”福临很想隔空给这个不着调的弟弟一巴掌,“打仗难道是什么好事吗,尽想着这些!”
  博果尔撇撇嘴:“济度都去宁古塔了,皇帝哥哥不如也派弟弟去吧,弟弟定然不给皇帝哥哥丢脸!”
  福临正色道:“别闹了,朕真的有差事要你去做。”他将成立皇家救济会的念头讲述了一遍,又道:“朕有意让你去负责此事,你看如何?”
  博果尔有些不乐意:“皇上,奴才想要打仗,您却尽让奴才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怎么能说是鸡毛蒜皮!”福临板起脸,“此事事关重大,朕是对你信任,才让你来担此重任,怎么,你不肯为朕分忧!”
  博果尔并不傻,立刻跪下表忠心:“皇上放心,奴才定然全力以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福临上前将他扶起,大棒打过了,该给甜枣了。他将皇家救济会的事宜说得重要非常,要分管天下捐款,要让账目分清,要表彰善事做得多的人,等等,总之是麻烦得不行。这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此事没有前例啊,都是要自己从空琢磨的,难度比打仗来说,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在忽悠人的方面,博果尔哪里是福临的对手,很快就心悦诚服的答应下来,表示要为国家,为皇帝做一件大事出来。
  他到底年轻又冲动,福临又托多尔衮照看着点,以免博果尔被人糊弄了去。皇家救济会只是皇室的事情,单单知会了宗室,大臣们都没有资格发话,而看在这是善事的份上,宗室们也不会说些什么。
  商议了几个章程之后,皇家救济会算是正式成立了。京城贵妇们所有的捐款都集中到了这里,并做了详细的登记。这下,一些不舍得出钱的人家后悔了,这是在皇帝面前挂名的大好机会啊,居然就被这么活生生的错过了,简直是让人捶胸顿足!于是,又有人去打听,现在还可不可以捐款了,得到的回答让他们喜出望外:皇家救济会一直是开放的,想什么时候捐款就什么时候捐款,救济会会把名单登记好,若是国家再有灾害,这笔钱就有了去处。
  于是,京城兴起了第二股捐献高峰。之前都是内宅的女人们,现在就连男人们都跃跃欲试,尤其以商人们最高兴。他们地位低微,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扬名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仅仅五天的时间,救济会就收到善款一百六十万两之多,让人都跌破了眼镜。博果尔又站了出来,声明所有的钱都是有明细的,以他襄郡王的名义来发誓,所有的钱都会用到灾民身上,朝廷一分一毫都不会挪用。
  有了钱,赈灾自然会方便许多。荆州等地的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大夫和药材都是不缺的,疫情爆发后,也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接着的事情就是灾区的重建以及堤坝的重修,当然,福临也没有忘记那些官员们,荆州知府以及湖北总督纷纷落马,同时牵连到了工部的河道官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场地震。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皇家救济会,以后是珊瑚公主的。
  嗯,现在福临有四个孩子,大儿子福全,生母宁格格董鄂氏,顺治十一年出生;二儿子景额,生母已故瑞妃钮祜禄氏,顺治十三年出生;大女儿瑚图里,生母中宫皇后,顺治十四年出生;三儿子常宁,生母顺格格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五年出生。
  因为主要把笔墨放在政治上,常宁的出生只是一笔带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