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_分卷阅读_362
相处这么一段时间,单一鸣是什么水平,苏进也摸了个大概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他能力范围外的。这些内容,往往还修复的关键点,把握着这份计划书的整体节奏。
既然不是单一鸣,那还能是谁?
周六的时候,张万生带着单一鸣,在南锣鼓巷站了一整天,应该就是为了学这个。
然后,他用了一整天时间,准备了这十件文物,做了这份方案,还让徒弟带来给苏进“斧正”。
这份心思,苏进觉得很有趣,又有些感怀。
以张万生的年纪和能力,还能放下身段,跟一帮年轻人学习新东西,这份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让苏进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共鸣。
不过想一想,从他进入京师大学学化学的时候开始,已经能看出这一点了……
想到这里,苏进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他对着单一鸣点了点头,道:“这里面的确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一下。”
单一鸣一怔,苏进已经取过一支笔,直接在文件上做起了记号。
“譬如这里,时间限制得太严格了,万一出错,很有可能影响到其它环节。这种做法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留出容错的地方。容错率越低,越容易出问题……”
很快,他就列了一大堆改进意见。这份看似“完美”的计划书,在他的笔下,竟然有这么多漏洞!
单一鸣忍不住看了苏进一眼。
按照道理来说,张万生这样做,其实是违反了规矩的。
天工社团的修复方法,包括统筹安排的步骤,都是苏进自己的方法。苏进不介意别人学,是他大度,张万生和他偷学了去,就很不应该了。
张万生叫他送来给苏进看,一方面真的是抱着沟通交流的意思,另一方面,这样做,也算是告知一声,在他面前过个明路。
没想到,苏进一点意见也没有,还给他们提了这么多建议,相当于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教给了他们!
不过,苏进讲得很快,里面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没一会儿,单一鸣就没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他现在就像一个真正的学生一样,听着这位“半师”讲课,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半小时后,苏进大致讲完了,三十多页纸上,几乎每一页都写上了批注的意见。
这时候,苏进放下笔,抬头向着单一鸣笑了笑,若无其事地问道:“这么短时间,收集了这么多合适的文物,张前辈真的很厉害啊。”
单一鸣还沉浸在苏进的评点里,有点心不在焉:“唔,老师来帝都时间太短,手上存货不多。这十件文物已经挺费劲的了……”
苏进问道:“搞定计划书之后,就准备正式修复它们了?”
单一鸣点头。
苏进目光微微一闪,问道:“哦?那还需要更多的文物来练习吗?”
“……啊?”单一鸣突然回神,张大嘴巴,迷茫地看向苏进。
…………
“让我给你打下手,你也想得出来!”
张万生一边大声抱怨,一边清点着架子上放着的文物。
苏进笑着说:“怎么叫打下手呢?这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张万生翻了个白眼,还是有点愤愤不平的。
刚才单一鸣打电话给他,叫他过来,他还以为有什么事呢。没想到一到这里,苏进就带着他去看了储藏室里的一箱箱文物,说他可以用这些文物练手,尝试一下新式的修复方法。
张万生一眼就看出来了苏进的不轨用心。
什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就是要拉他们师徒当苦力!
不过苏进说得也对,任何修复方法,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有这么多现成的文物,就省得他四处去调集了。
但知道归知道,张万生心里还是有点愤愤不平的。
只是,没一会儿,他就忘了心里的这点小情绪,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那些文物上面了。
“这是哪来的?怎么这么多?还保存成这个鬼德性?!”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布囊,里面装着的是一个书法卷轴,是一个二尺斗方。
卷上写的是一种很奇特的字体,像是隶书,又像是行楷。说是书法,又有些绘画的感觉,纵有行而横无列,疏密错落,揖让相谐,就像乱石铺街,零乱却不杂乱。
书轴左下角题着时间和书写者的名字——
“乾隆庚辰板桥”。
单一鸣凑过来一看,也惊了。
“清乾隆郑板桥?”
张万生盯着这幅书法恋恋不舍看了半天,这才舒了口气,道:“不是他是谁?这就是他最出名的六分半书!”
苏进微笑着看了单一鸣一眼。
单一鸣好歹也是个七段,还是书画方面的专精,怎么可能连郑板板的“六分半书”也认不出来?
彩衣娱亲,也不过如此了。
他这一提,果然让张万生兴致大增。他感叹道:“‘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真不愧是六分半书!不愧是郑燮!”
郑板桥,又名郑燮,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他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客居扬州,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当时为了考科举,大部分考生都写得一手“馆阁体”。馆阁体特别方正,字迹清晰,就像现在的印刷体一样,易于考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