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快穿之女配范儿> 快穿之女配范儿_分卷阅读_103

快穿之女配范儿_分卷阅读_103

  太子和大臣们确实在朱雀门外跪着,这是涉及整个国家的大事,或者不客气地说,事关国运,谁也不敢稍有轻忽。
  说得难听些,不迁都是死,迁都也是死,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罢了。
  不迁都,现行的统治没几年就会被起义者颠覆,迁都,那陈氏皇朝就永远失去了染指这片土地的权力。
  哪怕灾难过去,这片土地的人,也绝无可能再接纳陈氏皇族了。
  太子还好,他毕竟只是太子,做决策的皇帝却要被骂惨。
  这个罪名谁也不想为皇帝承担,所以大家在地上跪得毫无怨言。
  太阳落山的时候,跪了一天的大人物们又累又渴,有几个年老体衰的老臣干脆晕倒在了地上。
  太极殿里漆黑一片,皇帝还在里面,但他没有命人掌灯。
  或许这是他最后的抵抗。
  但不管怎样拖延,事实都不会因此而改变,在群臣跪谏了三天后,皇帝打开了太极殿的大门,同意迁都。
  山呼万岁声中,只有太子抬头看了一眼,就这么这短短几天,九重台阶上的皇帝仿佛老了二十岁,露出颓败的颜色。
  他心里砰的一跳,走回东宫的时候仍然魂不守舍。
  小内监觑了他一眼,还是通报了。
  太子妃杜氏身姿如柳,施施然从房内迎出来,柔声道:“殿下回来了。这几天殿下实在辛苦了。”
  自从袁行朗来到太子身边后,有他时时规劝着,太子和太子妃夫妇的感情和睦不少,太子妃是真心心疼丈夫。
  见了妻子,太子神色缓和下来,搂着妻子的腰往里走,笑道:“做成了就好,孤不怕辛苦。”话虽是这么说,神色里却控制不住的露出些倦色来。
  太子妃伸手给他按着头,劝道:“回房睡一会儿,给你熬些细粥醒来吃好不好?”
  “不必了,忙得很,”太子摇摇头,吩咐身边的小内监,“速去请袁庶子和谢冼马过来,要快。”
  袁庶子指袁行朗,谢冼马自然是指谢青,这两人是太子面前的大红人,说话十分顶用,东宫里无人不知,就连太子妃娘娘也要笼络两人以固宠。
  听见丈夫要见的人是袁行朗和谢青,杜氏欲言又止,还是没说出扫兴的话,只柔声道:“趁着人还没来,殿下先垫补些东西吧?都是现成的,温在炉子上。”
  太子在朱雀门外跪了一天,听她这么一说,也觉饥肠辘辘,便点头道:“也好,劳烦你了,他们两个想必也没吃饭,索性等他们来了一块儿用。”
  杜氏见他自有主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默默地下去准备饭食了。
  等袁行朗和谢青联袂而来时,就见桌上摆着热腾腾的汤饼,羊肉的香气一股一股的往鼻子里钻,城中乏食,但饿着谁也不会饿着太子,宫中的饭食依然不错。
  袁行朗和太子更近似朋友关系,见有吃的,便知是为他们准备的,二话不说,抓起一块蒸饼就吃。
  至于谢青,就更不是腼腆人了,但他和太子的关系没那么好,还是等太子开口后,才斯斯文文地坐下用饭。
  一顿热气腾腾的饭食用完,三人都出了些汗,太子接过小内监递上的布巾揩拭脖颈,说道:“父皇已经同意迁都事宜,谢先生的办法果然好。”
  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放松的笑意。
  自从谢青被太子招揽后,他就成了太子的智囊,出的主意没有不成的,是以虽然他年纪尚轻,太子也心甘情愿尊称他一声“谢先生”。
  说起太子招揽谢青的过程,也颇有些戏剧性,来为太子招揽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左庶子袁行朗。
  袁行朗从“梦中”知道,谢青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几乎是他一手将燕王扶上了皇位,年未而立,大名满天下。
  如此一位大贤,袁行朗半点儿不想和他为敌,只想和他为友。
  在谢青入京后,他几次三番想与此人结交,只是谢青没看上他,也没看上他背后的太子,而是找上了长乐公主。
  得知谢青与长乐公主私会于西山寺的消息后,袁行朗手脚冰凉,一霎那脑中转过了千百个阴狠念头。
  要不是谢青出身世族谢家,长乐公主身后也有童家,他早就把自己那些阴狠手段实施了,绝不会傻傻等在山下。
  可是没想到,长乐公主竟然拒绝了谢青的投靠,当他看到那袭青衫出现在雪地艳阳里的时候,浑身的血都沸腾了。
  而自尊心受损的谢青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的招揽,怀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赌气心理,同意了见太子一面。
  此后的事情更加顺理成章,谢青官拜太子冼马,开始为太子出谋划策。
  他确实是个人才,先后针对雪灾、旱灾出的救灾十策、救灾十表都切实可行,掉链子的,其实是官府的行政能力。
  在各种赈灾物资中上下其手,贪污赈灾款,变坏事为“好事”,算得上衙门的通病,不是上头下令就有用的。
  谢青却眉头紧皱,颇有些垂头丧气的意思。计策再精妙,也是要放弃这半壁江山,有什么可得意的?
  他勉强让自己振作起来,拱手道:“殿下,事已至此,不迁都是不成的,可路上怎么走,还需要细细计量。”
  太子微笑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不知先生可有何见教?”
  谢青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托在手里递到太子面前,“都在这里了,殿下一看便知。”他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太子接过条陈大略翻了翻,心中大致满意,这样明天相公们问他的时候,他也有话说了,便道:“快到了宫门落钥的时辰了,先生快过去歇息吧。”
  谢青的妻子也在京里,所以他晚上无事的时候都尽量归家,太子能这么说,也是难得的体贴了。
  谢青捂着嘴起身,施礼道:“谢殿□□恤,青这就告退了。”
  他有点儿摇摇晃晃的出了门,袁行朗目送着他的背影,对太子低声解释道:“谢兄很久没有休息好了,殿下勿怪。”
  这人恃才傲物得很,从本心来说,袁行朗也不是很喜欢他,但这人又实在有大才,大事未定前,还是不宜丢开他。
  对袁行朗来说,如何避免“梦中”满门被戮的惨剧才是最重要的。
  太子笑道:“不要紧,贤才么,总是有些毛病的,孤能理解。”
  见太子变得如此通情达理,袁行朗很想笑一笑以表欣慰,但他却笑不出来,他的心为接下来要说的话跳得厉害。
  “殿下,”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压得低低的、小小的,“我们趁着迁都的机会,干掉燕王,怎么样?”
  太子妃杜氏的娘家是武将,皇后方氏的娘家也是武将,最妙的是,都握有一部分实权,迁都路上戒备必然不如在京里,趁其不备,也不是没有得手的可能。
  从这个念头冒出来起,就一直纠缠着他,快要把他折磨疯了。
  太子惊得打翻了杯盘,看着他在昏暗灯光下亮得异常的眼睛,嘴唇抖动,半晌没说出一个字。
  第151章 荣华富贵12
  深秋的旷野荒凉无边, 低矮的灌木丛依着怀抱粗的大树,高处有鸟窝, 低处有老鼠洞,野狐狸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
  马蹄踏在落叶上, 发出窸窣的响动, 是一行人来了。
  这行人马笼罩在暗淡的光线中,一时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披着沉重的袍子,脸上还罩着防护用的面具,散开呈保护状, 将中间的人护住。
  眼见前路茫茫, 渺无人迹,领头的军官一手勒马,一手抬起来, 口中呼喝出短促的音节,拨马向中心行去。
  马上的骑士纷纷驭马避让开来, 好让他能够顺利通行。
  隔着几丈的距离,军官谨慎地勒住马缰, 恭顺地低头道:“小姐, 天晚了,前路无人, 在这里休息一晚可好?”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是匹毛色漆黑异常神骏的大马, 马上的骑士揭开盖住头脸的宽大袍子,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应道:“也好。”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有的走开去捡拾干柴生火,有的去溪边汲取清水,还有的牵着马拴好,从袋子里掏出豆料喂马。
  不多会儿,空地上生起了火堆,熬起了一锅拌着野菜的肉汤,有人拿出笛子,吹起了一支小调。
  这支思乡的曲子响在旷野的上空,足以让离家远行的游子流泪。
  阿萝睁开眼睛,头还是昏昏沉沉的,她偏了偏头,脸颊蹭到柔软的布料,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很快把枕着的衣服洇湿了一小块。
  “殿下……”她声音微弱地唤道。
  陈媛正拄着头小寐,身边放着她的刀和弓箭,眼睛都没有睁开,只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气息,示意自己听见了。
  连日的逃亡还没有压垮她的精神,她的警惕心还在,但她的体能跟不上她的意志,抓紧每一点时间恢复体力是必要的。
  “……”
  半天没有听到她说话,陈媛不情不愿的睁眼,先伸手贴在她的额头上,喃喃地道:“还有些烫,吃些东西吧。”
  说完,就把她的头从腿上搬下来,去骑士们那里要了碗热汤端过来,撕开干饼泡进汤里,叫她来吃。
  阿萝的体质比她差多了,出逃后连续发烧了几天,什么也吃不下去,饿得浑身没力气,这会儿恢复了食欲,觉得自己的胃都在蠕动。
  这养尊处优的皇室侍女顾不得尊卑上下,抓住勺子就把食物往嘴里送,被烫得伸出舌头狂吸气。
  陈媛看得发笑,解开水囊给她灌了两口,“慢点儿,没人和你抢。”
  阿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看了看手里粗糙的自制木勺,心酸得直欲落泪。
  陈媛没她那么多纤细心思,大口喝尽了一碗味道古怪的咸肉汤,又摸出几个小孩拳头大小的野果来啃,连披风垂到地上扑了半身的土也不管。
  月亮幽幽的升起来了,照着她半边脸庞,还有半张脸庞隐没在黑暗中,一半是明亮,一半是寂寞。
  阿萝不知不觉歪着头看她了好久,心里有不知多少话,只是说不出。
  离那场惨烈的宫变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之久,但当日体会到的慌乱惊恐之情却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脑子里,忘也忘不了。
  公主逃命竟然也没忘了她,这是奴婢阿萝从未想到的。
  她六七岁被爹娘卖入宫中做奴婢,做的是最低贱的活计,冬天里提水为别的奴婢洗衣,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过是个奴婢,命比主子们养的猫儿狗儿都不如,偏还生了一身贱骨头……”那时她看着宫里美人养的小狗,心想,它吃饭都要美人主子亲手喂,吃的是鲜肉,穿的是锦缎,还有两个人专门伺候,我确实比不过。
  后来她被调去百福殿服侍,几十个小宫女里,七公主挑中了她,那时候她就发誓,一定仔细服侍公主,如果公主有命,她命都可以不要。
  她怀着这么勤恳忠诚的态度做事,的确很快赢得了公主的青睐,在公主身边这么多年,公主连一指头都没动过她,但她没有想过,公主竟然带着她逃了出来,而不是把她丢下随她自生自灭。
  公主在乎她的命。
  那么多服侍的宫人,公主只带上了她一个人。
  她的心里已经被幸福感充满,她悄悄的伸出手,小心地握住了她的一片衣角,感觉自己对她的感情更近了。
  陈媛没注意身边人的小动作,她倚着树干,双目望着篝火的方向,没有焦距。
  她还在想宫变的事情。
  以陈媛的见多识广,她当然知道人的地位与智慧并不能成正比这个道理,但这次发生的宫变还是跌破了她心里的下限。
  有的官员会在洪水来临时拦截救援队伍,以掩盖自己的决策失误,有的官员能拱手让出士兵们浴血奋战夺回的土地,只为毁灭政敌的功绩,但他们的行为只能说损人利己,公家的东西,不珍惜,在逻辑上似乎也说得通。
  可对于太子来说,国家不就是他自己的东西么,难道他的智商低到了连是在毁灭自己的东西都不知道的程度?
  还是说,为了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他宁可自己也随之毁灭?
  宫变就发生在迁都的路途中,在做出迁都江宁的决定后,整个朝廷都行动起来了,不到一个月,数十万京城百姓就跟在皇帝的仪仗后头离开了家园。
  北方的形势整个混乱不堪,道路被起义军截断,前后音信不通,要不是起义军自己也分成数股,彼此互不统属,朝廷能不能离开京城都是个问题。
  陈媛忧虑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武器总要放在离她手最近的地方,属于公主府的二百甲士也被她召来守在左右,须臾不敢与之分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