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把后宫当成副本> 把后宫当成副本_分卷阅读_36

把后宫当成副本_分卷阅读_36

  将女儿交给他,青青带着两个孩子去洗漱换衣。
  回到侧殿,午膳已经上了桌,章和帝正在逗女儿,可惜小凤凰不给面子,总不肯搭理他。偏偏,章和帝就是爱小凤凰这个样子,颇能自得自乐。
  青青一到,小凤凰立刻瘪着嘴往她身上扑,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受了多大委屈似得!
  青青对女儿是怎么宠都不够的,不问青红皂白,嗔了章和帝一眼,“抢”过女儿拍哄。就像是故意气章和帝,小凤凰逮着青青就是一顿口水糊脸,还一口一声甜腻腻软糯糯的“娘、娘”。章和帝果然吃醋,故意作出吹胡子瞪眼要发脾气的样子,和小凤凰就着曲青青的身体,躲起了猫猫。
  好不容易,小凤凰大人终于被讨好了,施恩般的叫了声“父皇”,便喜得章和帝见牙不见眼,乐呵呵什么都想赐给她了。
  青青摇头,人生赢家的世界,吾等屁民真心不懂。
  为避免女儿馋嘴哭闹,青青到内室先喂了她,除了自己天然自带的,当然还有从系统买的灵果、灵乳。哄着女儿睡熟了,着奶娘守着,才回到饭桌前。
  夏侯任和其他皇子不同,他自小就是能天天见到章和帝的。即便之前生下小凤凰,青青在月中,他也是白天皇帝带着,晚上才回到自家娘身边。父子俩很是亲近,虽他仍然保持对君王的敬,一起用餐时,却是能自如从容的。章和帝每次见他如此亲近自己、处事从容,自然更加喜爱,认为旁的儿子是被他们母亲和奴才们带坏了,却不会觉得是自己偏心。
  曲吉和皇帝也很熟了。他一贯少话,总是落后旁人半步,在皇帝面前却又并不卑微,章和帝对他也有几分爱屋及乌。怎么说,他见到这孩子的频率,比大多数儿子还多很多呢。
  饭后,四人一起散步消食。
  章和帝和曲青青闲谈,也一起关心夏侯任和曲吉的学业。
  这种时候,青青倒是一般不多话。
  她毕竟是个女人,又有前世,对这个时代的许多事的了解,可说是浮于表面。章和帝确实说得上文韬武略,能得到他的指点,对夏侯任和曲吉来说,绝对是受益匪浅的。
  男性长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女子不能真正取代的。
  作者有话要说:补上昨天的····
  过渡章~~~
  第七十五章 幻梦终成空(上)
  宫里的日子还是很悠闲自在的,皇帝的政务一直挺多,即使说是曲青青时时伴驾,其实一般都是自己玩儿。特别是,近来宫里新的美人们花样百出的讨好皇帝,什么精通兽语的苏采女、杨柳细腰的吴御女、江南第一美人陈才人、单纯可爱的薛婕妤、四角俱全的贾婕妤……
  宫中百花齐放,四时争艳。
  经过两年的磨练,初时还有些稚嫩的女孩们,成功蜕化为新的后宫中人。因章和帝独宠玉德妃,花一样娇嫩的女孩们更体会了别样的寂寞孤苦。如今,虽然皇后新丧,按理大家不说服服,总需得做出冷肃的样子才好,就是章和帝,也该当守七日才对。
  但是,皇帝厌恶皇后,自觉能让其以皇后之尊过身,本就是天大的恩德,自然不愿为她守妻孝,即使是面子活,也不愿意。因此,他不止是“夺了自己的情”,还严词呵斥了“母丧”悲痛难当的二皇子,甚至将一个为皇后“哭昏”过去的采女杖毙!后宫前庭皆惊,武家颜面扫地,却无可奈何。皇后停灵一日,就被匆匆下葬,谥号为“悼灵”,丧仪极简,不足贵妃礼,天下无需同哀,宫中也不举孝。
  章和帝刻薄的本性,在皇后薨亡一事上,尽显无疑。
  但是,不管是后宫还是朝堂,从来是胜利者的天下,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死人,几乎无人关怀。惟鄯州士子作文批判,极其同情国母,章和帝大怒,夷其三族,于是国人尽默然。
  也因此事,有文人将皇帝的冷酷归咎于玉德妃,天下人不敢议论皇帝,便渐渐有坊间流言、歪诗斜论映射玉德妃红颜祸水、妖妃误国之类。
  夏日炎炎,到了七月末、八月头,也不见清凉。
  自前年起,皇帝心疼玉德妃日日在烈阳下行走,也有感于学子辛苦,特令,凡宫中官学等,三伏里皆供免费清暑汤水,且每月加假五日。但也明言,夏日时长,当设置一重要考试,望众学子于家中勤学不缀,不负圣恩。
  士林皆感沐天恩,称颂不已。
  这天,学里沐休,夏侯任由奶娘等护送,同曲吉到曲家拜访玩乐,长宸公主被长姐长华“借走”。皇帝和玉德妃闲来无事,便在水榭里,一边吃水晶葡萄,一边观看几位采女模仿江南女子,采菱唱歌为乐。
  有陈才人,薄纱轻缦,飘然若仙,歌喉更是如黄莺出谷,清脆甜美。这江南小曲儿一唱,情哥哥、小妹妹的甜软香侬,别说章和帝一个男人,就是曲青青,也觉得心里舒坦。
  碧波荡漾,美人笑。
  绿的水、绿的叶,红的花、白地裙。
  嬉闹中被弄湿衣衫,轻薄的夏裙立刻更加透明,配着挽起衣袖露出的藕臂、稍嫌凌乱是以看得分明的脖颈锁骨,真是一幅人间美景。
  章和帝半躺在美人榻上,顺着歌声轻敲自己支起的膝盖,咬一口青青送上的葡萄,实在很惬意。只是这一双玉手确实诱人,每每忍不住连着手指一起咬下,让青青十分羞恼,轻捶慢嗔。
  忽然,一个小太监匆匆而来,对汀外伺候的岐山耳语几句,岐山脸色大变,犹豫片刻,还是对程元珍说了声,进了水榭。
  青青一抬头就注意到岐山脸色不对,微颦眉,惹得章和帝不赞成的注目。
  见岐山似有为难,青青皱眉更紧,沉声道:“直言!”
  岐山悄悄叹气,跪下回禀:“万岁爷、玉德妃娘娘容禀!今儿晋王殿下到了曲家,见过曲员外之后,听封夫人身体不适,不好见人,便门外问礼不提。可之后却不小心听到下人嚼舌头,说什么……说什么……”
  青青听得着急,章和帝自然心疼,拍着她的背骂道:“你这杀才,还不快说!”
  岐山无法,只好略修饰了番,道:“说是夫人……夫人的病不大好,吏部尚书府上频频上门,是要给老爷,恐怕是要再帮老爷说一位世家大族的贵女……”
  青青大怒,眼眶微红。
  吏部尚书就是曲家嫡支那边。曲晖任大行台尚书令,自然不可能像之前的曲明一样死占着位子。曲明去世,他就没有请丁忧,而是直接自觉地上了折子,乞骸骨,辞了官。从二品的尚书右仆射,同样年过七旬的曲曦自然紧跟而上。可惜,当时皇帝已经很不待见曲家嫡支,即使是这样有死人的面子的情况下,也不曾赏赐什么虚衔。之后,曲家男人夺情复起,皇帝也没做特别的表示,作为曲家新一代家长,曲直,经过这两年的年关评定,才刚刚升到正三品吏部尚书。
  这倒是和曲青青没上他们家门前,一样一样的了。
  现在,时移世易,他们自然不会有当年的傲气,向曲平示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岐山继续道:“晋王殿下常听娘娘说起封夫人,又毕竟年幼,乍一听闻,自然忍不住,立刻就要求,看望封夫人。跟随的人不敢让晋王过了病气,又不能劝住,现在很是慌乱。”
  章和帝皱眉,问道:“现在呢?”
  岐山回道:“奶娘无法,只说让晋王稍待,着人进宫问过皇上和玉德妃娘娘再说。晋王现在就在曲家书房等着,倒是没再闹了,只是看起来很是坚持。”
  青青捏着手帕,突然跪地,对章和帝哭道:“青青受自幼母亲溺爱,若母亲身患有疾,却不能身旁侍奉……”
  章和帝也少见曲青青哭成这样——一般装哭撒娇或者故作坚强默默流泪比较多,仪式也有些慌了手脚,哄又哄不住,只好道:“这样,先派太医去看诊,若太医说无碍,你便放心,略等一月,朕稍做准备,让你归宁省亲如何?或者……但也必须太医同意,不会过了病气,朕便让你简行出宫,侍疾一月。”
  青青难以置信地抬头,喃喃道:“皇上……启郎,我,不曾想你竟是如此……”
  章和帝见青青感动得不能自己,心里叹气,谁让朕就是忍不得你这个女人伤心一点点呢!
  使了个眼色,程元珍心领神会,立刻去太医院传旨,也要着人安排娘娘出宫一事。
  青青又对程元珍道:“公公且慢,若太医说无碍,且让任儿探望一二。他虽是皇子,却也是人子,不可废礼,也不能无情。”
  程元珍看向皇帝,见章和帝点头,便对玉德妃说了声放心,快步走了。
  见青青神色不定,章和帝心疼万分,挥挥手让陈才人等众女退下,自己搂着青青半百安慰起来。青青对皇帝的恩德十分感念,虽心中悲痛,眼神行为里却透出几分从来没有过的,别样的亲昵。
  章和帝自然满意。
  章和二十年七月,玉德妃生母病重。章和帝宠爱玉德妃,不忍其担忧悲痛,体恤其一片孝心,特准玉德妃省亲一事。太后闻言,道天家虽是富贵已极,但后妃们却缺于人伦,每一思之,实在可怜可叹。今有感于玉德妃一事,想到后妃众人无不抛离父母音容,不能遂天伦之愿,实有伤天和。纵然诰命等可以上请内廷,入宫拜见,但宫闱之中,规矩重重,实在不能畅抒胸怀,甚至不能抱头一哭,也是违背人情。
  于是,太后慈谕,准椒房贵戚若于京城内有重宇别院者,旦请旨皇帝,或能略尽骨肉私情。
  皇上听太后慈教,怀想东太后离情,亦感同身受,是日传旨天下,又作《感怀赋》,抒孝慈之情。文人骚客读之,皆言其言词质朴,情感真挚,无数人跟风而作,一时间大汤境内,处处“谈孝”。
  本来对曲青青能够出宫看望父母一事,后宫朝堂都是又羡又妒,甚至许多人准备弹劾。但太后一挥手,不说多感念玉德妃——毕竟上头两座大山这样疼爱,也是让人嫉妒。但是因玉德妃忧心老母,时间上比较匆忙,只一月两方准备,行仪必定简陋。但是其他妃嫔,却大可以好好准备,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之能事。到时候不仅可以一叙骨肉之情,更能彰显财富权贵,其风光之处,自然会将玉德妃比得毫无光彩。
  也是得意事。
  曲青青是个极聪慧的女子,自然明白太后的慈爱之情。即使忧心忡忡,也日日到太和宫彩衣娱亲。强打欢颜的样子,让太后和章和帝更加怜爱。三人每每一起谈笑,和乐气氛让宫人感叹,于民间也有美谈流传。
  在玉德妃不间断的催促下,出宫仪仗十分简薄得置办好了。曲家财力有限,人脉不广,更没什么实权,即便有商家为玉德妃之名起意依附,送上财物,家主曲平却是个顽固不化、不通人情的,从不肯接受。是以,八月底,玉德妃出宫省亲一事,是在说不上威威赫赫。尤其,对比独孤家、朱家等新修别院的盛景,竟莫名显得尴尬。
  好在,青青担忧母亲,一点儿没察觉。太后和皇帝却觉得玉德妃确实是一片孝心,诚挚堪道,不似别人,只看重虚华名利。
  说是简薄,但到底宫中是准备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在曲青青看来,真说不上轻装简行。夫人全副仪仗摆开,清道封路,礼乐先行,侍卫缀后。太后亲派尚宫、尚仪随行,曲青青自己的八名女官也是各当其位。
  吾仗二,立瓜二,卧瓜二。赤、黑凤旗各二。赤、黑素扇各二,赤、黑花伞各二,金黄素伞二。金节二。拂二,银质饰金香炉、香盒、盥盘、盂各一,银瓶二,银椅一,银方几一。七凤金黄曲柄盖一。金节二。吾仗二,立瓜二,卧瓜二。红直柄花伞二,红直柄瑞草伞二,金黄素扇二。拂二,银质饰金香炉、香盒各一,瓶一,唾壶一,盆一,马杌一,交椅一,脚踏一。
  先乘仪车到家门外的武直大街,曲平、曲士廉以及曲吉、曲志以及才将将四岁多还没取名的曲三郎,都早已等候在此。仪车慢行,曲家男人尾随。及至家门,曲琴、曲书、曲画以及带着四岁小女儿三姐儿的周氏,却是在门外垂手等候。
  因曲家初极寒微,大门规制很是狭小,之后曲平和曲士廉升官,如今也算大户人家,却是没有改制,为迎接娘娘,才慌忙整改。入得大门,东厢更衣,出来换了仪舆。
  曲家实在狭小,宫人们挤挤挨挨,侍卫围着曲家外院守卫,也好在曲家人丁少,不然还真不能施展得开。
  曲青青自卯时便起,曲家众人更是寅时就准备好了,到现在青青迈进曲府正院,却已经是巳时二刻了。这还是仪制极简,且青青无心显摆,快行的结果。
  大汤在男女大防上,虽不提倡父女、兄妹太过亲狎,却也没有太过严苛。因此,进了家门,除代表太后的尚宫和尚仪,伺候曲青青的尚宫和尚仪,其他宫人都识趣地候在院外——不然,这屋子里也装不下着许多的人……
  青青坐上首,院外的曲平等人依次进内拜见。虽曲青青可以免家人行礼,不用像之前街上那样跪了一地,但也是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给父亲姐妹见礼的,曲平虽然对女儿如今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但到底忽然有些怅然。
  惦记着母亲,青青并没和周氏等人多说什么,赐了东西,诸人就退下,在院内静立等候。因幼儿年弱,青青特准曲吉等小辈回房休息,尚宫等思忖片刻,不觉过分,未曾劝谏。
  作者有话要说:猜一猜,是谁梦碎了~~~~
  明天是早上9:30哈~~~
  本来想两章一起发,实在赶不及了~~~
  第七十六章 幻梦终成空(下)
  青青把女儿交给周氏和奶娘,自己进了封芜的卧室,急行几步,果然见自家母亲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形容憔悴。
  “娘!”青青奔至床前,喊了一声,又压低声音,道:“娘亲真是受了好大的罪,都是女儿不孝。”
  封芜见青青脸色,便知道说话是无碍的,利索地起身,搂住女儿,笑着说:“何出此言!若不是我儿有奇遇,得此良药,我如今就是真的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不过是些许症候,又要装模作样几个月,实在不值一提。”
  原来,这一切都是曲青青母女的计划,但也算是将计就计,非是刻意。
  曲青青这世是打定了主意要享福的,任何事都是顺势而为,从不愿过分劳心劳力——不值得么。
  皇后还没“病逝”时,青青突然发现封芜的面板上,健康值急速下降,并有了“中毒”的字样。大惊之下,急忙传母亲入宫。青青现在的医术水平已经堪称神医,一诊脉,便知封芜中了一种慢性毒药,一般一两年就能要了人命,且一般的医者都只能查出是风寒体弱之故。
  封芜一听女儿的话,那是面无人色——她还真以为是偶感风寒,这次若不是青青派的人语气不好,担心女儿除了变故,还不打算入宫,害怕过了病气。如果不是女儿心中有感,且医术高深,这次可不是要无声无息地去了么!之后,青青花钱找系统买了资料,心中有数后给封芜指明了方向。
  竟然是嫡支那边动的手脚!
  原因很简单,自然是想要曲青青这个玉德妃以及和曲青青关系极好却不怎么搭理自家的长公主的助力,恰好,新任主母吴氏的娘家,有一个因接连遇到长辈丧事,且被退过一次亲的老姑娘。封芜可不是挡了人的道么!
  刚好,青青觉得母亲因为年轻时候,孕育生子不当,身体伤了根本。虽然这些年青青一直在帮着调养,到底沉疴难愈。系统新开放一种药,不算贵,还不需要运气值,名为“蜕骨丸”的,完全能彻底解决她的问题。只是这药服下后,会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内,让服用者显出病重的样子,身体也会比较虚弱,受不得劳累,医者诊脉更是呈现极其亏损的脉象。
  母女俩一商量,封芜收下了药丸,选了个恰当的时间,便病了。
  果然,一月后,嫡支果然上门。
  倒是曲平出乎了母女俩的意料,竟然猜到妻子“重病”可能是嫡支搞的鬼,恨意森森。一边寻医,且暗示可能是误服毒药,一边和嫡支的人虚以委蛇,甚至还着手收集可以扳倒嫡支的东西。之前夏侯任感觉不对,就是曲平故意为之,比封芜和曲青青之前安排的,还要显得自然许多。
  青青感叹,封芜就是百感交集了。
  这也算是一件极好的事儿。
  青青自己对许多东西死了心,倒是愿意身边的人,两情相悦,执手白头,志得意满,幸福安康的。
  章和二十年八月,玉德妃获得太后、皇帝的恩准,为生母侍疾,实在是大汤开天辟地头一遭。
  以前也不是没有后妃风风光光的省亲——高祖独孤皇后,几乎每年都要回家几次;崇文帝晚年,珍贵妃班氏,也曾楼船侍卫,锦衣还乡,那还是远在江南;先帝王贵妃,更是数次还乡,谒拜祖坟。前朝更有衣锦还乡、鸡犬升天的故事。
  但是,入了宫门,却还能在娘家住上一段时日,却是翻遍史书,不能寻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