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嫡幼子的从容人生>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分卷阅读_123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分卷阅读_123

  第三方势力的插手使太庙局势更加混乱,乾封帝为了护存朝廷根基,不得不放弃大胜的趋势,回拢兵力防守,而乘机,晋齐二人也驱策兵马依附于诚王身旁。
  “昏君无道,国储难继,王爷乃先皇长孙,身份尊崇,合该恪承大统,扳逆乾坤,我等北疆勇卒必誓死为王爷效力。”武成侯杀红了眼,也不管他是俪王还是诚王,反正是傀儡,只要姓盛,扶植哪个不一样。
  晋广原长唉一声,已经走到这步了,诚王就诚王吧,只要能迈过今日这道坎,柱国公府一脉也就该满足了。
  场面上两股兵马遥遥对望,太子却近乎发疯,因为叶家人失踪了!
  魏王趁乱裹挟了璐郡王,合力十几府卫撤回了太庙,武贤妃那个女人没能突破乾封帝的防线设计皇太孙,便将阴谋一早套在了东宫长子元清身上。
  天坛玉阶下面埋着苏泽衡交给她的最后半箱黑火,份量不多,却足以把皇室内阁一网打尽,魏王身有残疾,难登大位,待皇室尽数罹难,元清便意味着正统。
  乾封帝此刻处在暴怒的边缘,他自问对老大这个孽畜百般留情,甚至百年之后还有意复其王位,以蔚宋氏在天之灵,没成想这逆子贼心不死,不待在宗人府好好思过,竟敢伙同武成侯几个老贼叛乱,这个不肖行畜,合该千刀万剐!
  诚王仰头听着乾封帝嘶哑的咆哮、怒吼,心中半分波动也无,他戏谑的望着天际边上那个威严的男人,看着他下令全部兵马反扑,诚王知道,他们几个动手的时机到了。
  “呛啷”
  “扑哧——”
  两刃入体,原该正对腹部的那一刀临插进去时往左偏了三分,只扎在了腰侧,倒是心口上那一下,稳准狠,若非被厚重冕袍下的软甲卸去了大半力道,只怕乾封帝就该当场殡天了。
  天坛上金吾卫已全部奔出,只剩一列虎贲围在圣驾前方,执盾防贼。
  可谁能料到,真正的杀招其实早就被乾封帝自己招到了身旁。
  一击未中,乾封帝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两个欲置他于死地的人,这,可都是他的亲子啊……
  第225章
  乾封帝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弓马娴熟的长皇子, 他的体能早就被连绵的朝政消磨, 此刻, 连拔剑自保的力气都不够了。
  胸口处几道血线喷射而出, 映着清河郡王狰狞快意的脸庞,最后一丝意识支撑着乾封帝后撤,可腹部随即传来的剧痛让他不由自主的抽搐,踉跄着,爬行着,终究是一脚踩空,从高高的玉阶上滚落而下。
  寥广太庙, 霎时一静, 所有人都停住了手上的刀兵, 视线紧紧黏在那九龙冕袍的起伏上——圣上啊,可还活着吗?
  不约而同,盛阆顼、盛阆祯兄弟两个心神恍惚闪摇,随即纵声大笑, 苍凉悲夷。清河郡王看都不看身旁那个瘫在地上的懦夫, 紧攥着染血的兵刃,飞步跃下天坛,直奔生死不明的乾封帝而去,不亲眼看着他咽气,自己背负了二十余年的血海深仇便不算了结。
  俪王右脚微跛,脚踝处简陋的缠了两层纱布, 红星点点,一看就是不久前刚被敲断的,他一身亲王墨袍,面容寡淡,眼波死寂,凛立在刀光中,就像是个被人揉碎的烂木偶。
  其实,就算乾封帝赶尽杀绝也没什么,他在皇陵这些年早就是生不如死,乾清宫百般折辱为的不过是光宗当年留下的几封遗诏,可东西若真在俪王手里,当年孝元烈皇后又怎会被逼自戕!
  帝后合寝,孝元烈皇后死后二十余年还要被人惊扰,这是俪王绝不能接受的事情,乾封帝怠慢先皇后遗体便是在俪王荒芜的心田上扎下成片利刃,一边扎一边还要逼问他疼不疼。
  再怎么样也是先帝爱之重之的“嫡”幼子,俪王在宫廷间哪会半分根基没有。
  冯保当年背弃了他们母子,出卖梁王兄,导致宫城哗变,宗室罹难,可他不会想到先帝早就防了一手,内侍监属下几大义子皆是皇家谍卫出身,陈合、吕芳、齐秀英……,这些奴才虽说听命于乾封帝多年,可在他们心里,唯一的主子只有当年丹房里的老祖宗,若非误以为巫咸被强行殉葬,他们还会继续潜伏下去呢。
  说到底,都怪乾封帝当年太急了,光宗将其放养多年,以为被孟璋教养的出类拔萃,结果不过稍加打压便原形毕露,眼光短浅,手段拙劣,兼之性情凉薄,猜疑多思,不说为帝,哪怕做藩王,都铁定是个不安分的。
  这种情况下,光宗连储君之位都要另行商榷,哪还会把自己的政治布局和帝脉隐秘交给他,乾封帝最后能爬上帝位,全是因为江南士族与北疆军团两大方势力的利益诉求,他即位之初力排众议保留内侍监,也不过是为了保全己身的无奈之举。
  圣驾周列一早被清了个干净,内侍监武宦此刻全部按兵不动,吕芳眯着眼,嘴角漾起微微笑意,义父他老人家一辈子谁都不信,此次若非鬼门关前走一遭,只怕也不会把这最后一张保命符吐出来。
  虎贲军以一挡百不难,可来自身后的偷袭如何能防,电光火石间大批精锐死于阉宦手下,天坛上血流成河。
  任谁能料到内侍监竟临阵倒戈,协助反贼行刺帝后!
  清河郡王刀尖狠狠下落,不需要探查了,补上这一刀,一切就结束了。
  “咻——”
  利箭破空而至,直接洞穿了盛阆疾的右臂,力道之大竟将人生生带退两步。
  “是陆冉!咱们南郊的兵马,到了!”
  江夏侯驰骋北疆数十载,就没打过像今日这么憋屈的仗,都是半生戎马的老猎手,却被几个奶都没褪干净的皇子赶来追去,奶奶个球的,不给皇室点颜色看看,真以为他们武勋都是任人拿捏的软蛋呢。
  老永安侯一直护着太子,且战且退,这会儿看见南郊的旌旗也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来的是谁,他们几家的性命总算能保全了。
  乾封帝现在生死不明,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今日只要收拾了这几个闹事的,把人拱上去,将来禁军、金吾卫还不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现在且先观望着,待那四位王爷自己决出个胜负,他们再收拾残局也不迟。
  东宫连失两子,悲痛刻骨,胸头滔天怒火却不得不忍。南郊武勋今晨刚被他摆了一道,众多后嗣困陷东宫,方才乱局中武成侯那个老贼更是瞄准了他这边猛攻,不是永安侯英勇,死死拽着他,只怕乱军早就把他砍成肉泥了。
  南郊受他牵累良多,这会儿未必肯真心替他出力,太子不敢发号施令,还得缩着脖子等,等赵秉安的大军来临,那才是他立身的资本。
  清河郡王重伤,携箭伤败退,乾封帝被残余虎贲军救走,抬至李卓身旁时仍然昏迷不醒。
  俪王木木的望着远方,看着皇宫方向飘扬的烽烟,脸上浮现出静谧安详的神情,他踮着脚,摇摇晃晃的扶起光宗帝后的灵位,整齐的安放在祭坛之上。
  匕首早就淬了毒,皇帝活不成的,父皇母后在天有灵,看到他如今这般下场,也可安息了吧。
  唯一可惜的就是疾儿,明明可以送出皇陵,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偏偏被人把持操控。孟璋深恨父皇,连带定北侯都积怨不浅,几番教唆外人哄骗兵符,居心叵测。
  不过,“辛亥年,岁星当令,主天下大变!”,那个孩子伴着巫咸的批命而来,碾灭了俪王最后一丝侥幸,大朔延续了不到一百四十年的国祚可能就要断送于太子之手,俪王轻轻扶着先帝的灵柩,略微有些难过,为什么呢,当年为什么要留下那样的旨意,皇长兄根本不配坐拥这如画江山,不管为子,为兄,还是为帝,他俱不合格!
  定国公眼见南郊大军天降,气得目眦眼裂,陆冉这个孽畜,坑累公府巨矣!
  赵秉峻统率三千骁骑,筑成东宫中帐。太子紧拽永安侯袍袖,他现在除了赵家谁都信不过。
  南郊武勋归位,两万大军瞬间有了主心骨,陆冉眼见兵权被分也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的顶在前面。他是被驱逐的丧家之犬,没有南郊收留,天下之大也无他容身之所。
  金吾卫现在四面受敌,诸王谋逆,东宫态度不明,当此之时,李卓已经掌控不了局面。乾封帝身上的两处伤口都不致命,可眼见血流不止,口唇青紫,众人便知这是要不好了。
  内阁里六老惶惑,全没了主意。
  沈炳文眸色极沉,千算万算,没料到皇帝把自己给玩脱了,清河郡王,内侍监,一步接一步,先帝当真是老谋深算,死了那么多年都不消停。
  “圣驾罹难,快快护佑国本……”
  “圣上还没驾崩,顾阁老慎言!”
  厉声呵斥,沈炳文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可他一旦动怒,顾椿还真是只有诺诺的份。
  乾封帝倒下了,这打了沈炳文个措手不及,却让苏袛铭以及麾下诸多士族死里逃生。苏次辅手上青筋凸起,竭尽全力才压抑住澎湃的心潮,他坚持到如今还未站队是值得的,顾张二人早早将自己锁缚在太孙一辈,踩着太子的颜面存活下来,如今,圣驾早崩,东宫即位之后必存芥蒂,他们俩个早晚会被年幼的王孙拖死,再不会是苏氏的威胁。
  泽衡,做得好!杀了这个昏君,苏沈牵制而生,他父子俩的一切牺牲都值了!
  苏袛铭遥望着皇城中燎天大火,眼眶里蓄满了泪水,他这一生,无愧家族,无愧士族,唯独对次子,亏欠良多,连一丝血脉都不能为他留下。赵秉安年幼怀柔,可赵家里多的是经验老道的官场人精,赵怀琰绝不会留下苏煜这个致命的活口,就连夏氏腹中之子,只怕也……
  户部左右侍郎跟随在次辅身后,苏家多年经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麾下势力渗透朝野,这会儿都在等着部堂拿主意。
  “中宫何在?”
  苏袛铭一句话刺中要害,夏皇后人呢?
  东宫生母,未来的皇太后,此刻却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被扣押在天坛栏杆上,长宁郡王、清河郡王,望着这个女人的目光就像是淬了烈酒的利刃,恨不得一片一片把她剐成肉泥。
  萧氏、宋氏、穆氏,三位娘娘接连惨死在夏皇后手下,三位王爷对她的仇恨可一点不比乾封帝少!
  “母后!”
  太子被武勋死死拦着,不给他越过戒线。
  宫侍早就逃的一干二净,中宫身侧一个护驾的都没有,夏皇后拖着厚重的凤服,仓惶的避到玉拦边缘,稍退半脚便是摔个脑浆迸裂的下场。
  长宁郡王狞笑着从地上爬起来,捡拾起方才跌落的匕首,一步一步往夏皇后逼近。
  “这个贱人要用来祭祀我母妃,这是你允诺过我的!”
  清河郡王从沉都带来了萧氏的牌位,他自小立下过誓言,一定要把夏氏挫骨扬灰,以报母仇,如今盛阆祯却出尔反尔,想独杀夏氏,他自然不能答应。
  “本王一诺千金,既允了你就不会食言,不过,本王只答应事后把夏氏交给你,可没保证届时人一定是活的……”
  话音未落,漫天箭雨不期而至,原来,诚王已经厌烦了天坛上那两人的把戏,现如今大家的执念都是一样的,弄死夏氏就完了,何必计较手段为何,万箭穿心,听着也是个不错的死法啊。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百架弩车,万箭齐发,轮射了三番,夏皇后在天坛上居然毫发无损!
  倒是三王麾下伤亡惨重,诚王当年被废,少不得长宁郡王在背后推波助澜,而且王妃与世子潜逃在外,这件事也只剩老五一人知晓内情,杀了他,便不虞留下后患。
  这点浅显的心思,长宁郡王都不用猜,老大如今已是穷途末路,他那点残兵败勇,根本走不出京城,关键是金吾卫在旁边虎视眈眈,若他们几个玉石俱焚,岂不是便宜了太子那个小人。
  是啊,还有太子呢,从始至终,他都是幕后最恶心的那个帮凶,怎能让他逍遥了去。
  那把龙椅,哪怕是劈了,也绝不能让盛阆瓒来坐!
  ———————————————
  盛阆祯愿意让出夏皇后,由四王共同扣押人质与东宫谈判。
  这是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方才还打得你死我活,一扭脸又是情比金坚的好兄弟了?
  中宫受辱,颜面尽丧的只有太子,夏皇后从不知道气节为何物,三王稍加逼迫便在大庭广众之下磕头认错,将那些早该尘封的陈年旧事一一揭开。
  定北侯确实含冤莫名,他当年入京竟是乾封帝持先帝谕旨诏进宫的,根本不是擅自调兵。
  光宗病重,天下士族蠢蠢欲动,当时内阁里孟申谭苏沈,人人心怀鬼胎,先帝唯恐长子遭人蛊惑,成为被世家把持的傀儡,才十万火急的将萧博远调回来,震慑宵小。
  先帝确实留有遗诏,传位于乾封帝,然这只是先帝临行前布局的冰山一角。
  萧博远那里有一道手书,其中内容至今无人得知,内阁曾在光宗大行的夜里逼问于他,孟老太爷亲自施压,萧博远就是不肯吐露分毫!
  漠北十万雄兵卧于枕榻,萧博远态度暧昧不明,内阁里都是人精,怎么能不多想。孟璋收到宫中急令,却被老父秘书拦阻在外,孟申谭三位老大人先下手为强,车裂了定北侯。
  说到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相较于重兵在握,桀骜不驯的萧博远,苦口婆心,声名在外的三朝帝傅绝对更能取信于人。况且那时,孟老太爷亲自动手料理了梁王,将乾封帝拱上帝位,这绝对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萧博远做得最错的一件事就是妄想保全孝元烈皇后与俪王母子,这看在乾封帝眼里就是不臣之心,该杀!
  当年的事情已经很久远,夏皇后许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再说乾封帝也不爱跟她说这些,以她的脑子,当年那场巨变能参透一星半点就算是了不得了。
  清河郡王捂着肩膀,泪流满面,原来外祖真的是冤枉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为什么,还要逼着母妃自缢,将他远黜沉都,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
  内阁光明正义的假面被当众扒了个干净,沈炳文与苏袛铭眸光冷冽,夏氏,真是……
  文武百官都沉默着,天坛上回荡着清河郡王的咆哮、逼问,太子冷漠的仰望着,他知道,内阁再不可能支持他了。
  夏皇后就不该活着,从她陷落叛逆手里那一刻起,自尽就是最好的出路,于太子,于夏家,她现在就只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污点。
  诚王、康王,两位被废的王爷僵着脸色,他们虽说是棋子,却还享受过一时荣光,可老三,却是从一降生就错了。
  漠北军团有遗诏,孟家也有一道,发往江州,诏孟璋率兵勤王,可想而知,若当初萧博远当真尊奉光宗旨意,屠灭士族,那么扭脸,孟璋必会报这杀父之仇,光宗死在亲子手中,可为了大局,为了皇室传承,他又不得不将威胁皇权的势力全部剪除,为了避免主弱臣强的局面,萧孟皆不可留!
  孟老太爷先杀梁王后灭定北侯,已经大大僭越了为臣的本分,加之当时孟璋下落不明,孟家被架在火口上,退隐是最好的办法。后来也证明,他老人家有先见之明,因为留下来的申士燮与谭松龄都未得善终。
  沈炳文不声不响的算计了许多人,可他的结局不会好到哪去,生于士族长于士族,最后却在士族危难时刻转身背弃,江南许多氏族恨不得啖其肉啃其骨,幸亏沈氏嫁与勋贵,否则只怕早就沦为泄愤的悲剧了。
  二十年前那场巨变是内阁恪守的秘密,谁也料不到夏皇后这个蠢妇会知道这么多,沈炳文伸手摆了摆,示意李卓不能让人再说下去了。
  场面上,金吾卫实力最雄厚,李卓看了看面色青紫的乾封帝,拧着眉头不愿擅动,可沈炳文乃是首辅,不听他的又该听谁的。
  金吾卫的兵马动了,不顾一切的往天坛上扑,压根不管夏皇后死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