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_分卷阅读_50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_分卷阅读_50

  刘田芳都被给弄的没有脾气,早出晚归的,一个星期大概会来三天这样,用方红梅的话来说那里没有伴,所以就来这里,他们可以一起聊聊天说说话。
  来到这里后看孩子,之后一起吃一顿午饭,时候差不多了再回去,另外除了第一次带了一把青菜,后面都是空手过来的,这样过了两个星期,她连早饭都没吃,起来了直接来这里,连早饭都在这里跟着陈建军他们一起解决,这样持续了三天,刘田芳表示服气,她这么辛苦披星戴月的赶路,就是为了过来蹭个饭,值得吗?
  第72章
  说实话, 陈建军是有些佩服的, 如果换成是他,他是不乐意走那么远的路, 毕竟还要带着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可不会管太多,走的累了就不愿意走,尤其是她的儿子还小, 走那么远,肯定要背着或者抱着。
  一起吃了几天的早餐,许晓问:“你们说,他知道吗?”
  陈老三正在把木马磨得光滑, 让不会有毛刺伤到人:“我觉得他应该是不不知道的。
  “我也觉得不知道。”陈建军觉得, 他二伯还有这个堂弟都是明白人, 现在这个时候普遍家家户户都不宽裕, 不像后世, 哪家都不缺那一碗饭,现在偶尔去蹭的只有那些脸皮厚的,故意要占便宜才做的出来, 陈爱党还是有相当强烈的自尊心的。
  而且要说真那么困难……现在才来这里多久,就没钱没粮了吗?
  陈建强以前经常跟在陈爱党屁股后面跑,感情不错:“要不我试探一下?”
  陈建强在方红梅再一次过来的时候,托她给陈爱党带一本书, 说是觉得好看, 当着她的面封上了报纸, 实际在里面夹了一张纸条。
  方红梅看到封面,是思想类的,也没有心思拆开来看,原样给了陈爱党。
  “我今天去三叔家串门,建强托我带给你的,说是好看。”说完就去厨房忙活了。
  “你去了三叔家啊,我看看。”他拆开了封面,一翻动就看到了那张纸条,说如果有什么难处的话跟他说,嫂子时常带着孩子一大早赶路走那么远,下午再顶着太阳走回去,太辛苦了,两个侄子还小,如果有他有什么不方便的,跟他说,他这个弟弟也补贴。
  陈爱党看到这封信,脸当即就胀红了,他问方红梅:“你是不是经常过去三叔家?”
  “是啊。”
  “你带什么过去?”
  “要带什么过去,我没带什么过去啊,我们要什么没什么,哪有东西带过去。”她反问。
  “你以前回娘家都会带东西的。”
  “可是那些不要白不要,现在要花钱买东西带过去吗?我在家就一个人,没人说话,也没有朋友,去那边跟婶婶还有话说,两个孩子也可以找他们哥哥玩。”
  “那你天天去吃,你就不带点东西?别人家的口粮是大风吹来了吗?你说,一共去了几次?”
  “也没多少,两三天去一次。”她又不是天天过去。
  陈爱党听了觉得自己快要没脸见人了。
  “你有算过你们吃了多少吗?”
  “他家有四个人有补贴,我们娘三个能吃多少?”
  “要不你试试回娘家去吃饭不带东西,长期下去你娘家人会不会说?”你爸妈没意见,你哥哥嫂子也会有意见啊。
  “我原先休息日也会带着你们去我爸妈家吃饭啊。”
  “那我问你,我有哪一次是空着手的?”
  方红梅仔细想了一下,还真是,如果没有饭店的“剩饭剩菜”,陈爱党还会去买东西带过去。
  “别人要是来我们家也这样,你会怎么想?”陈爱党觉得有些无力。
  方红梅原先也是这样做的,她有空就会带着家人回娘家去蹭饭,但她能够回去蹭饭的时候有多少?只有休息日才回去,而且回去都会带在饭店里多出来的剩菜带回去,实际口粮是自己负责的,现在这情况能一样吗?
  他也没想着她会经常去,她只跟他说偶尔会去串门,偶尔跟经常是不一样的。
  方红梅没话了,她去娘家,没有空着手,也时常给侄子侄女带东西,而且那是她亲爸妈,回乡下公婆那里的时候,亲孙子,亲媳妇,怎么可能有意见?
  别人没有说过她,她就理所当然了。
  陈爱党看着方红梅低着头的氧气叹了口气,如果要过去聊天什么的他不反对,但是像这样的就不可以再有下一次,回想起她早饭都要过去那边,说她没有为了省点米饭粮食的意思他都不信。
  “你一大早的过去怎么想的,两个孩子还小呢,你就不怕折腾出事情来?”
  “他们能去玩很高兴,三叔家有很多玩具,家里什么都没有。”
  陈爱党哑然,喉结上下动了动:“……你放心。”
  陈爱党再不好意思,这事还是需要解决。
  他在休息日的时候,提着向村里人买来的一只老母鸡,半袋子的玉米,去了三叔家。
  他们到了这里,他半句话没有说他拿着老母鸡是做什么的,只是说正好看到有卖,就买了一只,大家一起打打牙祭。
  大家一起吃,一起喝,一起聊天,还是其乐融融的状态,方红梅在边上坐着,特别的乖巧。
  等到快离开的时候,他才跟着陈建强说了句:“之前麻烦你们了,我事先也不知道,放心,你们别记在心上,以后不会了。”
  “你在说什么呀?没事。”陈建强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有什么事跟我们说。”
  “肯定的,我不会勉强,放心,学校的开支不大。”
  在那之后,方红梅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
  两个孩子闹着要去找哥哥们玩,她也不允许了,陈爱党也着力于打开方红梅在村子里的无交友状况,给两个孩子带回去各种小玩具,让他们打入村子里的孩子圈。
  ……
  政策改变了。
  报纸上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也出现了个体经营,大改革的浪潮已经在喧嚣着要发动了。
  陈建军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寄了一份回去给陈大伯,家庭联产承包制这是正途,越早实施越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给公家干活,总是磨洋工,但是给自己干活,有十分力,就会出到十分,一点都不带打折的。
  勇于吃螃蟹的人已经展示了成果,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回城,个体户多了许多,陈建军在回家的路上时常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有不少人直接摆在路边了。
  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乡下收来的,用来赚取一些差价。
  许昭敏和赵玉英也注意到了这些,他们并没有什么评价,能享受到便利,如果长期允许的话,他们自然也是高兴的。
  方红梅还胆战心惊了一次,她从村里其他人家那里买了一些青菜,然后到城里面卖了出去,多多少少赚了一些零花钱,只不过这样的事做了一次,就被陈爱党给制止了,现在情况不明,还是先观望观望比较好,他们也不缺那么一点钱救急。
  大街上的颜色也多了,原先基本只有灰、黑、蓝三种颜色,现在,慢慢的,其他亮丽的颜色越来越多,原本的齐肩短发和麻花辫里,烫发的也慢慢的占了一席之地。
  伴随着浪潮出现,陈建军的农场里面又多了一株成功变异的植物,还是桃子,原先的那一颗是南边的尖嘴桃,花瓣果实变大了,现在这个变异的是蟠桃,他还不知道是哪一方面的变异,但是看着下一年就会开花的桃树,陈建军很期待。
  看着农场里面的欣欣向荣,陈建军很高兴,他从农场里面搬出了两盆盛开的墨菊送给刘田芳,另外拿出两盆送给了岳父家,两边都饱受好评。
  虽然这不是变异的品种,但是花开的很饱满,那色泽也很讨人喜欢,摆在院子里,他们不停的叮嘱家里的小孩不要把花给摘了,不然有他们好看,从这个态度可以看出他们的喜爱。
  陈建军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个大概的规划,变异的又是果树,他似乎在果树上的缘分的特别高,加上他有一个农场空间在,思来想去,他决定在现实世界也开一个农场。
  他的农场里面种植的果树种类越来越多了,等再过一些时候,时机成熟,他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八年,这一年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他们陈屋村也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收获的时候,用沉甸甸的谷仓显示了他的成功,这并不是特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知青们大幅回城,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的丰富了城市的市场,大部分城市还规划了自由贸易区交给人们自由贸易,大大的分薄了供销社的生意,让他们清闲了下来。
  只有到市场里面没办法买到的东西,才会拿着票去供销社里面买。
  有了自由贸易区,有了随处可见的个体户,这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原先是有钱拿着但没处花,现在不一样了,市场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不用票的,价格高一点,但不用票就能够拿到东西。
  个体户比起工人当然是饱受非议的,这个不稳定,说出去也不体面,哪里像工人,旱涝保收,还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供销社的人原本眼睛放在额头上,看着生意淡了也没多少的担忧,这样他们还更清闲了呢,哪里会想到,后面会有下岗的事发生呢。
  而个体户们,一开始都是拿出了决心的,世道艰难,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但是很快就品尝到了甜头,尤其是那些倒爷,更是赚得满瓢盆。
  陈建军也忍不住赚了一笔,他从农场商城里面买牛仔布,根据买来的成品做参数,加工成牛仔裤,裤脚是喇叭状的,这让他的金币缩水了不少,与之相反的,他的小金库飞速上涨。
  他还把裤子拿了一些回家,给陈建强他们每个人送了两条,他们也就知道了他有在做什么,他还在学校卖了一些,大家都是青年,也有一颗追求时尚潮流的心,这种裤子价值不菲,也有不少人愿意省吃俭用买下一条。
  陈建军卖了几次,就在市中心的交易区不远处买下了一处八间泥砖房的旧房子,这个是同一户人家的,兄弟四个,每个人两间,产权是他们老爸的,原先也只有一个兄弟住在这里,陈建军一起买了下来,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带着钱,一起住到了单位的房子。
  陈建军又找上了当初帮他修房子的那几个人,要把这八间泥砖房推到重建,重建成二层的商铺。
  第73章
  为了他的本钱, 他还特意跟许晓、跟刘田芳请教了一下做裤子的注意事项, 狠狠的撸掉了一堆头发才成功做了出来,幸好这个有现成的模板, 他只要复制就好了, 不用他设计,他的脑细胞就不够用了,他就没有这根筋。
  他以前当然也来过首都这边玩耍, 但是这个世界跟他原来的那个有些不一样,他也不知道哪些地段具体会怎么样,大体可能会变化不大,细节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 现在这里因为新成立的市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繁华还是可以保证的, 后面的话也可以重新拆了重做, 首都的地皮和房子,绝对亏不了。
  被找来做房子的人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也有年纪轻轻的后生, 还有返城的知青,各种人都有,陈建军开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待遇好, 工作起来也更卖力。
  陈爱党也来这边看了看, 看着正在开工的地方, 心情有点复杂。
  堂哥他才来首都多久,就有钱买旧房子自己起新房子了,光凭学生的津贴绝对不够,是他以前的积蓄,还有他……
  陈爱党看了看自己穿着的牛仔裤,这裤子陈建军送了他和方红梅各一条,说他是用成本价拿来的,比较便宜,也就是说,他也在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这个真的很赚吗?
  这么快就有这么多钱?起新房,几百块肯定是不够的,地方这么大,肯定是四位数了,就不知道是一开头的四位数,还是二开头了。
  八间泥砖房原先的占地并不是很大,加起来统共就一百四十多平方,但是算上前面那个院子的话,加起来就有快三百平方了,陈建军把房子建到了马路边,距离大路有两米的距离做缓冲,其余的都用来建房子,建成的话,估计有二百六十平方。
  他都做成了那种商铺,门宽宽的,可以卖衣服,卖副食品等等,格局是方方正正的,一路排开,有12个铺子,到时候可以租出去,每个月到时候光是收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等到他自己有生意了,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不用另外找商铺。
  房子很快就做好了,人多力量大,下面是个长方形的商铺,有楼梯上去二楼,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厕所,商铺是没有自己的厕所的,现在房子有独立卫浴厕所的比较少,都是多少人一起共用。
  一楼做商铺,上面住人,如果做餐饮的话,也可以两楼都做生意。
  因为临近交易中心,这些房子一挂上告示,很快就有人来联系要出租。
  刘田芳对着这些家里的产业很爱惜,一个个精挑细选的,做的生意会弄得地方很脏的先排除,之后再考察一下来租的人的品性和行事,没有什么大问题再签下契约书,把钥匙交给他。
  人不愿意上下楼一起租,也不勉强。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部分还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刘田芳看基本都是不要二楼的,就找木匠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说床和柜子,之后出租出去,总有人愿意的,别说,确实有,当初陈爱党找房子就找的特别的艰辛。
  不到一个月,一楼的商铺就全租了出去,上面的住房也租了三间,算一算,每个月合计的租金就是三位数了,比许多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陈爱党心里也有数,参考一下他学校周边的房租价格,往上加一些就知道一个月大概有多少,他倒还好,心里酸涩,之后就更用功念书,他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去挣钱了,他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以后发力。
  方红梅简直要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不忿,来到首都跟着孩子他爸相守,并不是什么太舒心的日子,异地他乡,语言、生活习惯都有不小的差异,她没有工作,整天就困守在家中,精神一日日的衰落,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极了,但是这样的生活还要过两年。
  她在这边的低谷,许晓却无一不美满。
  她和许晓的年纪相当,双方都是城里人,自小娇生惯养,但是许晓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的父母是职工,虽然在之前许晓的家庭还是被人唾弃的改造犯,但是现在,知识分子的际遇明显。
  从家境方面来说,许晓娘家的院子够宽敞,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间房,绰绰有余,据说还有另外的房产,她跟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一起睡到上面两个姐姐出嫁或者下乡,之后她也没有享受多久,她的侄女也长大了。
  之后是知青下乡,她没有去,下乡的是她姐姐,所以她还能在城里享福,这个是她比较好的,但是许晓受了些苦,又嫁了个好男人,以前是受人尊敬的师傅,现在也是受人尊敬的大学生,自己还考上了大学,从这方面来说,许晓又完胜她。
  在子女方面,许晓一举得子,后面还生下了稀罕的双胞胎,而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娘家妈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要早日生一个儿子,她顶不住,很快就怀了知学,现在子女双全,这方面的喻头来说,她的说上去比较好听。
  考上了大学,许晓一家人都回了她的故乡念书,跟着娘家近在咫尺,而她是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跟着男人来这边陪他念书,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在家带孩子的普通妇女,自然是大学生更出色一些。
  现在,对方已经在这里有房有商铺,跟以前那些小资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她因为没有收入,每个月都精打细算,抠抠缩缩的,就为了收支平衡,一个月都不定能够买一次肉,而他们家这铺子每个月就够他们买好多好多的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