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清宫攻略(清穿)> 清宫攻略(清穿)_分卷阅读_63

清宫攻略(清穿)_分卷阅读_63

  “你不必紧张,哀家没有其他的意思,以你的聪慧,一定是知道的,只是你不爱他,不是吗?”太皇太后轻轻的说着,语气没有丝毫变化。
  舒窈跪在太皇太后面前,第一次直视着这个大清国最厉害的女人“是,臣妾对皇上没有爱,只有敬,帝王无情,这个道理太皇太后不也明白吗?”太皇太后不愧是辅佐了两代帝王的女人,她看的比谁都清楚,所以舒窈也不愿意再装作不懂,与聪明人说话,还是要直接一点。
  “是啊,帝王无情”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并没有因为舒窈的话动怒,反而悠悠的赞同了舒窈的话“你比哀家聪明,哀家是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才知道这个道理的”
  “太皇太后谬赞了,臣妾愧不敢当,您在臣妾心里一直是个值得敬佩的女人”舒窈微微一笑,这是她的真心话,即使是她,也做不到太皇太后这个地步,这个女人是有大智慧的人。
  “哀家很高兴,还有人能理解哀家,哀家这一生都与他们爱新觉罗家纠缠,如今也要解脱了”太皇太后也笑了笑。
  “只是即使到这个地步,哀家依旧要为他们爱新觉罗家操心,你对玄烨的影响力很大,但是你很有分寸,不会做出出格的事,只是如今哀家要拜托你一件事”虽然昭和贵妃也有儿子,但是她这么多年冷眼看着,她们母子对那个位置却都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她才能放心把这件事交给她。
  舒窈心有预感,轻轻开口“太子?”
  “对,就是太子”太皇太后赞许的看了她一眼“太子如今年少,玄烨还能信任他,但是将来时间还长,太子太优秀了,玄烨一定会疑心他,哀家拜托你,阻止玄烨废太子,废太子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一旦太子之位悬空,他们兄弟一定会明争暗斗,于国于家都不是一件好事”太皇太后说着有些累了,顿了顿。
  舒窈起身将一旁的茶杯递到太皇太后嘴边,等她喝完,才淡淡开口“太皇太后相信臣妾会帮太子?别忘了臣妾也有儿子”不得不说,太皇太后预料到了未来的一切。
  “你不会,且不说你也是从小看着太子长大,太子与四阿哥关系亲近,就是你自己,你也不喜欢皇宫,还有四阿哥,他虽然聪慧,但是却对皇位无意,不然不可能处处帮着太子”太皇太后仔细的分析着。
  闻言舒窈笑了笑,不是平时那种流于表面的笑,而是眼眸中都带着笑意“太皇太后这样相信臣妾,臣妾自然不会辜负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这样直白的与她说明白,她倒是很高兴,与聪明人讲话就是轻松。既然她们的目标一样,那么帮太皇太后就是帮他们自己,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太皇太后心满意足的笑了笑“有劳贵妃了”
  “臣妾告退”既然事情已经说完了,舒窈也干脆利落的离开了。
  太皇太后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玄烨身在局中,分辨不出她的心思,他如今还没有明白,有时候不争不妒并不是好事?不过她也不会去提醒他,一则如今的局势正好,她并不想打乱。
  二则,太皇太后垂下了眼,或许她对整个爱新觉罗家还是有怨的,皇太极,多尔衮,福临,他们这些爱新觉罗家的男人都曾是自己痛苦的来源。所以即使她为了这个江山鞠躬尽瘁,但是却并不是没有怨的,同样的她也不会告诉贵妃,帝王无情,但是爱新觉代代出情种。
  舒窈走出慈宁宫,看着这座流光溢彩,庄严肃穆的宫殿,叹了口气,径直离开。
  第60章 悲伤
  康熙二十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冬日的严寒还未散去, 有凉风渐起, 吹的人身心都是凉的。
  慈宁宫里鲜有的满是人, 却没有人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正殿里嫔位一下的贵人常在答应们低着头站着, 身上的旗装首饰也不见半分亮色。
  寝宫里炭火暖烘烘的烧着,但是所有人的心都有些冷。
  太皇太后半躺在床上, 精神少有的好了起来,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感到高兴,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康熙坐在床边, 握着太皇太后的手, 面色平淡,眼中却有掩不住的悲痛。太皇太后反手拍了拍康熙的手,安抚的道“玄烨,哀家这一生太累了,太苦了,如今皇祖母要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了,你要为皇祖母感到高兴”
  “皇祖母……”康熙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这一生,皇父在他幼年便离世,额娘也相继离开, 只有皇祖母关心自己, 教导自己, 她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没有皇祖母,就没有如今的玄烨,可是如今就连皇祖母也要离他而去了。康熙强扯出一抹笑意“皇祖母放心,孙儿明白”
  “你是皇帝,是大清的掌权者。皇祖母希望将来史书工笔,你是一位有道明君,青史留名,这样即使皇祖母看不见,也会为你感到骄傲”太皇太后微微的笑着,苍老的面容上带着慈爱的神色,这即是她作为一个祖母,对自己孙儿的期望,也是她作为大清国的太皇太后,对皇帝的期望。
  “孙儿一定不会让皇祖母失望的”康熙握着太皇太后的手,眼神坚定的承诺道。
  太皇太后满意的笑了笑,看向另一边的皇太后“茉雅琪,哀家把你带进这深宫之中,如今又要把你抛下,你可会怨我?”
  “皇额娘……”太后刚一开口,眼泪就落了下来,她哽咽着开口“茉雅琪从来没有怨过您”
  “好孩子”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即使以后没有了哀家,你在宫里也会过的很好的”康熙也低声开口“皇祖母放心,孙儿会好好照顾皇额娘的”他的这位嫡母当初对他也很好,如今也从来不管后宫的事情,安静的待在宁寿宫,不管是因为皇祖母,还是太后本身,他都对好好待她的。
  太皇太后的眼神看向下边的人,看到了一身杏黄的太子,她微微招了招手“胤礽,过来”
  太子连忙走到太皇太后床前,跪了下来“老祖宗”太皇太后向来对他极好,太子如今也是十分的伤心。
  太皇太后摸了摸太子的头“胤礽是太子,要好好听你皇父话,知道吗?”她此举也是想让太子在玄烨面前多一点砝码,虽然玄烨如今喜爱太子,但是人心易变,她总要多做些打算。
  “保成知道的,老祖宗放心,保成一定听皇父的话”太子有些哽咽,老祖宗向来疼爱自己,即使是这个时候,还记得自己。
  “那就好”太皇太后的眼神有些飘忽,却在一瞬间与舒窈的眼神对上,两人心照不宣。
  “玄烨,皇祖母走后以后,不用与太宗合葬,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哀家轻动,况且皇祖母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皇祖母在你皇父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她这一生,从未得到过皇太极的真心,又何必在死后还要与他纠缠。
  “孙儿”康熙的话语一顿,在心中叹了口气,罢了,皇祖母付出了这么多,这个要求还是应了她吧“孙儿记住了,皇祖母放心”
  “好”太皇太后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她看向一旁的苏麻喇姑,微微一笑,笑容明媚,仿佛又回到了还在科尔沁的时候,她是父母的掌中宝,是草原明珠,恣意张扬。太皇太后的眼渐渐闭上,悄无声息。
  “皇祖母……”康熙轻声唤道,却再也得不到回应。
  慈宁宫中一片压抑的哭声,气氛沉痛,舒窈眼圈也有些红,眼中含泪,这个辅佐大清两代帝王,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还是去了,即使之前康熙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也依旧没有留住这个伟大的女人,或许她死后真的会回到那无忧无虑的长生天。
  一月三十七日,康熙亲自下旨给太皇太后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康熙辍朝三日,亲自在慈宁宫正殿守灵成服,命王公大臣内外咸集,日哭临三次,第四日后王公以下、上三旗副都统以上,外藩王公台吉,每月哭临三次,文武各官每天哭二次。官民斋宿二十七天,二十七日内停止娶嫁、辍音乐,军民摘冠缨,命妇去装饰。寺、观各敲钟三万杵。文移用蓝印,题本用朱印,批旨用蓝批。
  后宫妃嫔皇子,二十七日都要在慈宁宫为太皇太后守灵,哭灵,康熙从第四日起,虽然不再整日守在灵前,但是每天依旧会不定时过来祭奠。太后由于太皇太后离世,伤心过度骤然病倒,她在里最后的亲人也离开了,如何能不伤心呢?
  由于太皇太后的遗愿,康熙并没有将太皇太后的灵枢运往盛京与太宗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太皇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
  灵柩运往清东陵的时候,康熙亲自带领文武百官送到了清东陵,太后满面憔悴,却坚持将太皇太后送出了紫禁城。苏麻喇姑则是求了康熙,到清东陵为太皇太后守灵,永世不出。
  虽然出了孝,但是后宫的气氛还是沉痛压抑的,康熙整日沉着脸,不见一丝笑容,而太后的病情反复,也让人忧心。
  出孝以后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静妃,她毕竟怀着孩子,但是太皇太后离世的二十七天热孝里,她不仅要日日跪灵哭灵,还半点荤腥都不能食用,若不是有系统为她腹中的孩子提供能量,估计她早就流产了,不过绕是这样,静妃依旧憔悴的吓人,身体瘦弱,肚子确实大大的,让人心惊。好歹如今出了孝,她还能用点有营养的东西,但是她也不傻,半分不敢表现她的不满,一副为太皇太后伤心的样子,配上她如今的样子,还真有几分意思。
  不过康熙却是注意不到静妃的可怜了,自从太皇太后去世,他的伤心半点不比太后少,但是太后是女人,她能宣泄着她的悲痛,而康熙,他不仅是个男人,还是皇帝,即使再悲痛,他也不能过于出格,只能闷在心里,自己一个人消化。
  舒窈倒是注意到了静妃的异样,虽然不喜欢静妃,但是到底她肚子里还有孩子,所以舒窈还是下旨让人好好照顾静妃。至于她自己,依旧是茹素,一则是为太皇太后祈福,二则她如今不能动用灵力,吃到腹中的食物不仅不能给她帮助,而且杂质还会堆积,之前她一般都是用灵力消化了的,如今却不行了,所以她这段时间一直吃的少,景仁宫里的人还以为她怎么了?吃素好歹杂质还少了点,如今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她也不必再掩人耳目的用一些肉食。
  舒窈虽然茹素,但是她并不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所以便约束了景仁宫的宫人,不让她们往外传,毕竟若是后宫为了争宠,争相茹素,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是以就连康熙也不知道舒窈茹素的事情。
  晚膳时分,康熙看着桌上的佳肴,却完全没有食欲,他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又不好好用膳,整个人都瘦了许多“撤了吧”康熙叹了口气,道。虽然他在朝堂上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当一个人坐在乾清宫的时候,他依然感到孤独,他坐拥天下,后宫佳丽无数,却还是会有孤家寡人之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