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盛华> 盛华_分卷阅读_177

盛华_分卷阅读_177

  郭胜从长沙王府回来,越想越觉得阮十七说的那件事必定小不了,隔天就找了机会,见到了李夏,说了阮十七的话。
  李夏呆了片刻,慢慢吐了口气。
  从前,她主政当月,南熏门外就跪了上万的皇庄佃户,求她给他们一条活路,她当时简直想把刚刚封进棺椁的先皇拖出来,挫骨扬灰。
  这一回,这件事竟然要在阮十七手里揭开这只恶臭的盖子,世事,真是妙不可言。
  “自古以来,从南到北,尺寸斤两,各有差异。”李夏闲闲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愉快。
  郭胜听出了这丝丝缕缕的愉快,惊讶之余,忙凝神细听。
  “当然,有了统一自最南到最北的王朝之后,这些差异,就由上而下一张旨意,抹平了。前朝末年,这差异在秦凤路死灰复燃,用小弓换大弓丈量地亩,多出田地赋税,以充政绩。”李夏声调闲闲,郭胜听的瞪大了双眼,他有点儿明白了。
  “先皇登基那年,黄河泛滥,年中又旱,黄河干的几乎断流,江浙一带,也旱的几乎颗粒无收。这事你应该知道。”
  郭胜急忙点头,那年灾年饿殍无数,遍地贼匪,他从小到大,听老人们说了不知道多少惨事。
  “有人给先皇出了个主意,用小弓换大弓,以便不动声色的增加粮赋收入,先皇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先在当年他府上长史、当时的密州知州孙学仁任上,以小弓换大弓,重测田亩,以充国库。”
  “这简直……”后面的话,郭胜硬生生咽了回去,这简直太恶毒了。
  “密州民风彪悍。”李夏顿了顿,笑起来,“碰到抢钱杀人的,哪儿的民风都彪悍,也就一两个月,孙学仁就被暴民杀了,出动了密州军,拿了十九人,押送进京城,没想到,都还活着。”李夏说不出什么意味的笑着。
  郭胜看着她,眨了下眼,又眨了下眼,突然问道:“皇上即位没两年,皇庄就增出了至少三成田亩,难道?”
  “嗯,皇上是先皇的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皇上,自然也和先皇一样,乃千古少有的明君。”李夏这几句话,说的慢悠悠轻飘飘,郭胜却听后背莫名一层凉意。
  “皇庄的那些佃户,可怜哪,平空多了三成的地租。”李夏这一句可怜里,半分可怜之意也没有,斜着郭胜,“随你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这些告诉阮十七,接下来该怎么办,随他。”
  郭胜呃了一声,“姑娘,那可是六娘子……”
  “你不用替他担心,他纵横江南二十几年,什么时候吃过亏?再说,要是这么点儿小事都理不好,还是早点罢了官回家的好,好好活着就是他的大福运了。”
  “是。”郭胜面带羞愧,答应的极快,他又婆婆妈妈了。
  看着郭胜走远了,李夏站起来,愉快的甩着胳膊回去了。
  这一回,这场恶臭无比的大麻烦,请皇上自己消受吧,嗯,她得安排安排,八姐姐的亲事,得抓紧……
  金拙言大婚之后没几天,江延世在离京城不足百里的官驿,因为驿丞供应不周,当众鞭打驿丞,被正巧路过的御史看到,上了弹折。
  皇上大怒,勒令江延世不许在驿站滋事停留,立刻启程,连夜回京。
  秦王对着御史的弹折抄本,和皇上愤怒的口谕,想着李夏的话,好一会儿,慢慢叹了口气。
  “怎么了?”金拙言打量着他问道。
  “乙辛自杀的时候,阿夏说,江延世比你聪明,他回京城前,肯定会自己找点过错,送到皇上手里。”秦王将折子扔到长案上。
  “那天陆将军请郭胜喝酒说话,我也去了,听郭胜说了不少奇人异事,大开眼界。”金拙言好象在说别的事,“江延世在我之后回来,有我这个前车之辙,他自然要乖觉不少,不过占了个前后的便宜。”
  “你这是不服。”秦王笑起来。
  “不是不服,这种小心眼小伎俩小手段,没意思。”金拙言一脸不屑。
  “就跟那盒虫子一样?”秦王看着他,慢吞吞问道。
  “那虫子……”金拙言连声唉唉,“我甘拜下风行了吧,这主意……你说的是,郭胜说的也极是,手段没有高下大小,做得君子,也要做的小人。”顿了顿,金拙言眼睛微眯,“可小手段就是小手段,乙辛手段不少,在郭胜这把刀面前,没有半分用处。”
  “丁泽兴的家事,你听说过没有?”秦王转了话题。
  “丁泽兴跟我说过,唉,过于惨烈,丁泽兴说,他叔叔丁贺文,是被他太婆亲手缢死的,说是,他太婆说,丁贺文一妻一妾一女,皆是死于他的混帐无行,丁贺文不死,他那一妻一妾和长女的魂灵,都无法安息。苗太夫人令人佩服。”
  金拙言低低叹了口气。
  秦王低垂着眼帘,好一会儿,才低低嗯了一声,片刻,抬起头,声音上扬,仿佛要用力摆脱什么,“丁泽兴有个堂弟,叫丁泽安,和两个异母妹妹侥幸得活,丁泽安今年十七,李五说,严夫人看中了这个丁泽安,想定给小二房庶出的八娘子。”
  金拙言呃了一声,呆了下,脱口问道:“这肯定不是严夫人看中的,是阿夏看中的?怎么看中了这个丁泽安?”
  “李五说,是有一回会文的时候,李六听到丁泽安和人说说,拿他家的惨事奉劝,说内宅不宁,根源皆在男子,夫妻敌体这四个字,真正能明白的没有几个,李六觉得惊奇,回去和李五说了,就这么看中了。”
  金拙言一声嗤笑,“这简直……这话是挺明白,这门亲事……”金拙言沉吟了片刻,“议的差不多了?”
  “我只知道李家差不多了,丁家那边大约没什么。”秦王转着折扇。
  “那就是差不多了,这丁泽安,倒是好福气,丁泽兴很不错,关铨对他赞赏有加,有勇有谋,人又踏实,今年刚刚二十九岁,可以大用。”金拙言思绪跳跃的很快。
  “后年秋闱,看看这丁泽安的运道吧。李五说,他大伯娘的意思,年里年外,就想把这门亲事定下来。”秦王看向金拙言。
  金拙言笑起来,“定下了亲事,后年秋闱这运道,至少不会太差,也好,回头我让人寻几篇丁泽安的文章过来看看。”
  祝大家明天的六一节愉快。解释一下大弓小弓,是以前丈量田地的工具,一亩地有多少,是按几弓长几弓宽来算的。正常一弓好象是6尺5寸,小弓只有5尺,比如一亩地是长10弓宽10弓,用大弓,就是长65尺宽65尺,小弓量就是长50尺宽50尺,收地租赋税,是按亩来的,所以,如果是大弓量地,十亩,小弓量出来,可能就有十三亩十四亩,这中间就有了差异。大弓小弓的弊端,从宋到元到明,一直都存在,皇庄量地大弓改小弓小弓改大弓,都有过的当然,此处是本闲胡编乱扯杜撰出来的,大家看个热闹,不考据,闲是个粗人。
  第369章 议亲
  阮十七一连两三天都心情郁郁,傍晚回到府里,吩咐温一壶酒,拿了个杯子给李冬,给她倒了半杯,自己满上,连喝了两杯,示意李冬,“酒不错,你也尝尝。”
  “差使不顺?”李冬没喝酒,只拎起壶,给阮十七又把酒满上。
  “顺,挺顺当的。”阮十七抿了口酒,“阿冬啊,你说,我求个外任怎么样?你想去哪里?”
  “跟你在一起,哪里都行。”李冬抿嘴笑道。
  “你这话我爱听。”阮十七笑起来,“我家阿冬挺会说话。”
  “这是实话。”李冬带着几嗔怪。
  “这句更爱听。”阮十七咯一声笑了,仰头喝了杯中酒,示意李冬再给他满上,“前儿江延世回来了,人没到京城,事儿先到,他递了一堆弹劾折子,件件有所指,唉,我实在不想淌这趟混水,咱们还是躲得远远儿的。”
  “嗯。”李冬淡定的应了一声,他去哪儿,她跟到哪儿,至于去哪儿,她跟着他。
  “你说,要是你那个妹妹知道咱们要外任,会怎么说?”阮十七带着几分试探问道。
  李冬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阿夏能说什么?外任这事,阿夏能说什么?”
  “我是说……”阮十七话没说完就顿住,将手里的杯子放到几上,“还是实话直说吧,跟自己媳妇不能云里雾里的探话,何况,我这个媳妇又有点儿傻气。”
  “哎你怎么说话呢!”李冬伸手拍了下阮十七。
  “好好好,我说错了,你不傻,就是有点儿憨。”阮十七一边认错一边笑,“是憨厚,咱说正事,阿冬,我跟你说,你那个妹妹,鬼精的不得了,我这是夸她,真是夸!不但鬼精,她能不能成事不知道,反正要坏事,一坏一个准儿,我总觉得,咱们要外任,得她点个头儿,要不然,多少事儿都得坏在她手里……”
  “你怎么能这么说阿夏?”李冬真有点儿生气了,“你外不外任,咱们是在京城还是在哪儿,阿夏怎么会管咱们这个?阿夏能管得了?别喝了,你这酒已经多了。”李冬伸手拿走了阮十七面前的酒杯。
  “是我错是我错,别拿走,我的量你还不知道?这酒没多,唉这事儿……”阮十七唉声连连,“阿冬,我不想在京城,是因为,这京城的破事儿,件件没小事,我的脾气,你知道一点,看到了不管,憋的难受,管了吧,都是大事,我现在是成了家的人了,唉。”
  “你不用总顾忌我。”李冬看着阮十七,“我在家的时候,常听大伯娘说她和大伯年青时候的事儿,大伯娘说经常吓的愁的睡不着觉,大伯仕途算很顺当了,大伯娘说她到现在,才真正明白了,只要头没落地,就没大事,满门抄斩也得等刀落下来才能算呢。
  阿爹一直做教谕,后来做了县令,没经过大事,可从我记事起,阿娘总是担惊受怕,不光是因为钟嬷嬷,年年都有别的事,有一年灾荒,阿娘的庄子颗粒无收,没有进帐,还有拿银子出来买种子度荒年,阿娘和洪嬷嬷都急的睡不着觉,还有一回,阿爹被知府家小衙内打了……”
  李冬垂着眼皮,“五哥常说我,要想得开,除却生死无大事,要不然,不管什么日子,都能自己把自己愁死吓死,我觉得五哥说的对。”
  阮十七瞪着李冬,好一会儿,哈了一声,“这话……也是,我竟然不如你……我是说,不如你那是再自然不过,你这话很有几分我阿娘的味儿,阿娘常说:总有过不去的坎,趁着眼下还是能过得去的坎,赶紧乐呵吧,赶明儿过不去了,做了馒头馅儿,那才真叫乐不出来了。”
  李冬听的笑个不停,对这位还没见过面的婆婆,她的好奇有多少,感叹就有多少。
  从她嫁进来到现在,她这个婆婆,几乎天天打发人往京城送各式各样的东西,包括几大箱子小孩子的衣服玩具。
  “那我年里年外,得好好忙一阵子了。要是除却生死无大事,那咱们家,咱们俩,肯定没大事。对了,家里没什么惹你生气的事儿吧?”
  “烦心的事有几件,生气的事儿没有。”李冬笑道。
  “那就好,咱们这一大家子,烦心的事断不了,这个,我想想都烦。我跟你说,理事不用太周全,也没法处处周全处处顾到,大差不差就行了。还有,别急,事缓则圆,一时理不妥当的事,放一放,过一阵子就妥当了,要是没妥当,那就再放一阵子。”
  李冬听的失笑出声,“我知道怎么理事,不能用你那法子,真是害人。”
  阮十七哈哈笑起来,“下次你再试试,肯定管用。”
  冬至大过年,今年南北两场大捷,海清河晏,虽说宫里没什么添子大婚之类,可今年的冬至,还是照着大礼年,或者说是照着最热闹最喜庆的规格,来庆贺今年的冬至。
  宫里照例由江皇后主持,外面,自江延世回来后,就从礼部郑尚书手里,移给了江延世。
  不过严夫人却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今年冬至的热闹。
  刚进十一月,李文松媳妇姚四奶奶诊出身孕,初九,唐家瑞顺顺当当生下了李文山的长子李章恒,洗三礼隔天,李文林的媳妇沈三奶奶又诊出身孕,今年永宁伯府这个年,又与往年大不相同,好在有李文楠、李文梅和李夏三个赶紧顶上,跟在严夫人身边打理家事。
  冬至前四五天,金太后命人到大相国寺连做十天祈福法事,严夫人打听着苗太夫人和赵老夫人去法会听经的日子,带着李文梅,也去大相国寺听经。
  日跌时分,大相国寺里听经的各家老夫人夫人走的差不多了,苗太夫人和赵老夫人才进了大相国寺。
  严夫人带着李文梅,到的也不早,比苗太夫人和赵老夫人早了一两刻钟,从大殿里上了香出来,迎面正好碰上。
  “太夫人安好,老夫人好,这是刚来?”严夫人忙紧几步迎上去,亲热见礼,“我也是刚到,还以为就我这么晚了呢。”
  苗太夫人忙欠身还礼,“夫人是忙人,贵府上这一阵子喜事连连,恭喜夫人。”
  “可不就是为了这几件喜事儿,再怎么忙,我想着,也得到这儿听听经,沾沾太后的福气,正好,咱们搭个伴儿,八姐儿过来,这是我家八姐儿,我们二太太这一年多总是病着,精力不济,我只好把这孩子接到我身边教导,好在八姐儿懂事得很,又聪明,这一阵子,倒是亏的有她,才算忙下来。”
  严夫人拉着李文梅,长篇大论的夸奖,苗太夫人心里涌起股奇异而又不敢相信的感觉,下意识的看向儿媳妇赵老夫人,赵老夫人正看向她,两人目光一碰立刻闪开。
  赵老夫人上前一步,拉着李文梅的手,仔细的看,“这孩子面相真好,一看就是个有大福的,眉宇宽阔,心地必定宽阔厚道,你们府上的姑娘,真是一个比一个好。”
  赵老夫人说着话,抹下手腕上一只紫气东来宽镯,拉着李文梅的手往她手腕上套,“这镯子是我归家那年,太夫人赏的,八姐儿戴着玩儿,别嫌弃。”
  那只镯子宽厚古朴,紫气漫透,水润晶透,一看就贵重异常,李文梅急忙看向严夫人,这份见面礼过于贵重了。
  严夫人笑的喜悦非常,“老夫人这么疼你,这是你的福份。”
  李文梅松手随赵老夫人套上镯子,深曲膝致谢。
  严夫人挽着苗太夫人,赵老夫人拉着李文梅,各自说着话,往大殿听了一会儿经,起身往后面静室喝茶暂歇。
  大相国寺后面一片清静无人,严夫人和苗太夫人干脆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严夫人笑道:“都说太夫人年青时料敌如神,威远将军的功劳,一多半是您的,太夫人如今更是一叶知秋,越来越精明了。”
  苗太夫人神情微黯,低低叹了口气,“夫人不嫌弃,可我,真不敢开口,我们家里……”苗太夫人沉沉叹了口气,
  “太夫人是实在人,咱们就敞开了说话。原本,我们府上小二房的事,我是不愿意多管的,可八妮子实在难得,再就是,他们小哥儿六个,象同胞兄弟一样,姐妹之间,也是同胞姐妹一样,我那个丫头,还有我们九姐儿,成天缠着我,上个月,我就把八姐儿挪出来,跟在我身边教导。”
  严夫人跟苗太夫人说起了家常,苗太夫人凝神听着,十分专注。
  “你们府上那些事,先前我没留心,是我们五哥儿,也就是前一阵子,世子凯旋回来之后,五哥儿才知道,跟我说了,对太夫人,敬佩之极,也是因为这个,才留意了安哥儿。你们安哥儿,跟我们家八姐儿,都是一样苦命,又一样幸运的好孩子,我这才起了心。”
  跟苗太夫人说话,严夫人干脆直接。
  苗太夫人沉默片刻,迎着严夫人的目光,“夫人别怪罪,这事,我得好好想想,不是瞧不上……”
  “我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亲事越要慎重,我等太夫人的信儿,这亲事成不成都是小事,太夫人这样的女中豪杰,我打心眼里敬佩。我们五哥儿那孩子满月那天,我下帖子给太夫人和老夫人,可一定要赏光。”
  严夫人说笑着站起来,苗太夫人跟着站起来,两人一路上说笑着,出了大相国寺,各自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