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造反成功后> 造反成功后_分卷阅读_183

造反成功后_分卷阅读_183

  韩景也是这样想的。
  严舒锦问道:“要不要去问问你舅爷爷?”
  犹豫了一下,韩景说道:“算了,舅爷爷怕是不想我知道这些,要不然早就与我说了。”
  严舒锦闻言也说道:“好。”
  韩景其实也有想不通的地方:“堂兄的死,我觉得很奇怪。”
  严舒锦看了韩景一眼,说道:“我倒是觉得你堂兄可能是嫉妒,又或者知道一些事情。”
  韩景想不通堂兄嫉妒什么,堂兄父母双全的,哪怕他分走了韩家一部分家产,可是剩下的也有许多。
  严舒锦解释道:“有一个前提,就是韩家做了什么事情,让他们心中肯定,只要楚家有人活着,他们就会被报复,如今你舅爷爷又被我伯父看重,韩嗣辉可能会惧怕那样的结果。”
  韩景点了下头,也是赞同这点的。
  “起码现在死的话,韩嗣辉还能落下个不错的名声。”严舒锦的话里带着讽刺,说道:“可是到时候死,怕是什么都落不下,而且他嫉妒你,心里也有些扭曲了。”
  韩景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韩嗣辉觉得我如今是靠着公主你,所以他有了这样的选择,觉得我失去靠山,以后也会被韩家的事情牵连,下场会很惨淡?”
  严舒锦说道:“他已经死了,谁也不知道到底如何。”
  韩嗣辉到底是怎么想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是一时糊涂还是被人煽动的,谁也不知道。
  韩景也不再提这件事,说道:“其实是母亲与我提的,一并去福州的事情。”
  严舒锦微微歪头看着韩景。
  韩景笑了下说道:“母亲说,不能让公主一个人去那样陌生的地方,哪怕没有来京城之前,公主身边依旧有太后、王妃和世子陪着,哪怕公主在坚强,孤身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也会害怕的。”
  严舒锦咬了下唇,没有吭声。
  “母亲也一并去的。”其实韩景是想着和母亲提这件事的,可是没想到,在看他回来,确定他没有受伤后,母亲主动提及了这些:“母亲说以后可以帮着打理一下琐事,让公主没有后顾之忧。”
  严舒锦小声说道:“可是那边很苦。”
  韩景没有丝毫的犹豫:“那我更该去的,难不成我只躲在公主身后享福吗?”
  严舒锦忽然展颜一笑:“好。”
  韩景牵着严舒锦的手散步,心中却觉得可惜,要是没有祖父的事情,他都可以娶公主了,如今只能延后:”等到了福州,我就在公主府旁边弄个宅子住。”
  其实这也是为了严舒锦的名声考虑,他现在敢住在王府,也是因为宣王和宣王妃都在,可是到了福州,公主府的就严舒锦自己,他在住到公主府怕是就要有人说闲话了。
  韩景故作可怜说道:“到时候有什么事情,公主可要多照顾着点我。”
  严舒锦抿唇笑了起来:“那是住的蛮近了。”
  “说不得公主可怜我,同意把两个宅子之间开个小门呢?”韩景故意去逗严舒锦:“到时候就可怜可怜我吧。”
  严舒锦笑个不停,好像是这些日子的压抑愤懑消失的干干净净,甚至有些期待和韩景相邻而居的日子了。
  韩景见此心中是松了口气:“其实在路上我问了杜先生一些关于福州的事情,那边民风彪悍,每年为了抢水源都会死不少人,我想了想除了水车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严舒锦也想过这件事,说道:“还要到时候看看。”
  韩景握着严舒锦的手说道:“没关系,倒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我都陪着公主的。”
  严舒锦看着皇宫的位置小声说道:“其实我有一种逃离京城的喜悦,那个地方会把人变得不像人的。”
  第204章 金包子的新手下
  严舒锦要离京的消息, 在京城都不是秘密, 府中的人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陶氏这些日子都带着孩子住在王府。
  在东西一些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严舒锦得了空闲,就准备去把陶氏和李家姐妹三人的事情安排一下。
  韩景虽然已经带着母亲搬回了家中, 不过每日也都会来王府一趟,此次就是陪着严舒锦过去的。
  袁氏倒是留在家中收拾东西,毕竟去了福州, 他们短时间内都不会回来了,房子这些都要处理, 还有下人,有些是跟着去的有些是留在这边打理铺子和庄子的。
  不仅韩景跟着, 就是严启瑜也跟在严舒锦的身边,他现在特别珍惜姐姐还在的时间。
  陶氏和她收养的那些孤儿是单独住在一个院子的, 而且王妃还安排了人照看, 日子过的比在蔡城要舒服了许多,就连几个孩子眼见着都长胖了。
  见到严舒锦, 陶氏就带着人行礼。
  严舒锦让他们起来后:“我虽然前段时间回来了,只是一直忙着,到了今日才抽了空。”
  陶氏也听说了一些事情, 自然知道永福公主不是在敷衍, 而是真的忙,说道:“是我们打扰了公主才是。”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坐吧。”
  虽然这样说, 陶氏等到永福公主等人落座,这才坐下,而屋中的椅子不够,除了陶燕儿坐下,剩下的几个孩子都是站着的,钟家三兄妹也在。
  陶燕儿见到于姑姑就缩了缩脖子,她想到那日于姑姑的话和姿态,就让她有些抬不起头的感觉。
  严舒锦说道:“五月中旬我就要去离京了。”
  这个时间是严帝透露的,严舒锦觉得怕是等自己生辰过了,离京的圣旨就会下来。
  陶燕儿低头拧着手指,她可不愿意离开京城,这几日更是担心害怕,万一公主要带着他们去福州那地方受苦怎么办。
  “蔡城知府那边,伯父正在查,可能短时间你们不好回去。”严舒锦的态度温和,说道:“就算蔡城知府不在了,我也担心任家人会报复,反而在京城中,任家不敢轻举妄动的。”
  陶氏也考虑过这些说道:“公主说的是,我一直想着搬到城外,寻个合适的地方租住。”
  京城中的东西太贵,哪怕有曹家每年送的钱财,可是孩子多了,也有些撑不住,而且陶氏想让孩子们读书,倒是不求他们多出众,起码认字就好了,免得出门在外干个活都容易被骗。
  严舒锦闻言说道:“那行,我会让管事来与你说说周围村子的情况,你到时候选个合适的。”
  陶燕儿却不愿意去村子里住,赶紧说道:“我们可以一直住在这里。”
  陶氏眉头皱了下看向陶燕儿,这样的事情她已经提前和几个孩子说过了。
  陶燕儿看着永福公主,说道:“公主这般美丽心善,就当做好事,收留我们吧。”
  严启瑜看了陶燕儿一眼。
  韩景忍不住笑了声,倒是没再说什么。
  可是这一声笑,已经说明了许多事情。
  严舒锦根本没有搭理陶燕儿的意思,说道:“到时候选好村子,我让人给你安排个合适的院子,就当我送你们的礼物。”
  “公主。”陶燕儿说道:“公主我……”
  陶氏直接说道:“秋鹏、杏儿把燕儿带下去。”
  陶秋鹏早已脸红耳赤了,杏儿也觉得羞愧尴尬,当即过去说道:“燕儿,我们先下去。”
  陶燕儿却不愿意,她不想离开王府,在王府生活过,她才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差,直接甩开了李杏儿的手说道:“公主,我愿意卖身王府。”
  严舒锦没有吭声,只是看了眼于姑姑。
  于姑姑上前一步,说道:“这位姑娘,我记得当初你哭着闹着说不愿意卖身。”
  “我、我现在愿意了。”陶燕儿想到这些日子看到的王府的丫环,一个个也都穿的很漂亮,干的活也少,而且听说有个丫环嫁人,王妃还赏了嫁妆:“我愿意了。”
  于姑姑冷声说道:“那我也说过,王府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要的,你觉得你有资格卖身王府?”
  陶氏上前抓着陶燕儿,堵住她的嘴,赶紧说道:“是我没有把孩子教好,她还小不懂事,求公主不要和她计较。”
  “这话陶氏你上次也说过。”于姑姑丝毫不留情面:“而且十岁的年龄,怎么看也不小了。”
  陶氏发现陶燕儿还挣扎,红了眼睛说道:“是我的不对。”
  严舒锦说道:“把人关在屋子里,别扰了正事。”
  反正严舒锦是不会让陶燕儿这样的人留在身边的,到时候她是死是活,也都和严舒锦没有关系。
  于姑姑当即让两个婆子上前,一个直接用帕子堵住了陶燕儿的手,两个人架着她离开了。
  陶氏也没有阻止,却有些心灰意冷,多少话她都与陶燕儿说的,甚至说过这里和蔡城不一样,一个不小心是会死人的,可是陶燕儿根本不听。
  严舒锦说道:“陶氏坐下吧。”
  陶氏应了一声,这才重新坐下,而陶燕儿空出的位置也没有人去坐。
  严舒锦其实心中敬佩陶氏愿意收留这么多孤儿的,难免多提了一句:“若是你管不好她的嘴,最好不要让她随意出门。”
  陶氏心中明白,今天是永福公主心善,若是换成了旁人,虽不至于要命,一顿打却免不了的:“我知道了。”
  严舒锦也不再提这件事,而是接着说道:“到时候你就带着这些孩子在村子里好好生活,我会与母亲说,这些孩子的束脩,由王府来出。”
  这算是减少了陶氏的压力,这么多孩子,每年的束脩下来也不是小数。
  陶氏赶紧说道:“不敢,我还是……”
  “陶氏就不要拒绝了。”严舒锦说道:“就算你再多养十几个孩子,束脩对王府来说都是小事情,你多留点钱,给孩子们吃点好的,也给自己花一些。”
  严舒锦早已注意到,陶氏的衣服都是旧的,而且也就那么几件,有几个孩子的衣服料子虽然不错,可是颜色和花样都不是孩子应该穿的。
  想来是曹家给陶氏送的有料子,而陶氏不舍得自己穿,都给几个孩子做衣服了。
  陶氏起身行礼道:“谢公主善心。”
  严舒锦受了陶氏这个礼:“你也不容易,只是在教孩子的时候,起码让他们明事理。”
  陶氏点头应了下来。
  严舒锦看向钟宇三兄妹说道:“不过钟家的三兄妹,就留在王府吧。”
  陶氏明白这是为了钟家三兄妹的安全着想,而且在王府肯定比跟着她要享福,说道:“好。”
  钟宇看了看陶氏又看了看永福公主,不知道在想什么。
  严舒锦说道:“若是有什么事情,你们尽管来王府求助。”
  陶氏说道:“是。”
  见没有别的事情了,严舒锦说道:“那就各自保重吧。”
  眼见永福公主要走,陶秋鹏忍不住出来,跪下说道:“公主,我想跟着公主走。”
  严舒锦愣了下看向陶秋鹏,她记得于姑姑也提过一个男孩的,而且看着陶氏的神色,像是早已知道,却没能阻止一样:“你可知道我要去哪里?”
  “福州。”陶秋鹏是早就和陶氏商量过了,他准备跟着公主走,他想学本事:“公主,我想跟着你走,我可以干活了。”
  严舒锦说道:“那你知道福州是什么样子的地方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