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马过江河> 第1053章 357.涿鹿

第1053章 357.涿鹿

  听到齐雁这个简答粗暴到了极点的答案,一时之间,沈归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本着小心求证的原则,他反脚踢了一下正在专心驱车架辕的齐返,对方也只是“啧”了一声、回了一句“别闹”,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显然,齐返也同样认为,关北斗毕生追求的“新世界计划”,并没什么不妥之处……
  沈归一屁股坐会了车辕之上,呆滞了许久,不解的开口问道:
  “……那……你们跟谛听过不起……也只是因为我的原因吗?”
  “不然呢?也不只是我们俩,包括两位嫂夫人,颜老二,何文道,伍老爷子,姜三爷……基本所有的人都认为,你和谛听的事,咱多少有点理亏……起初就是为了一个阿芙蓉膏,犯得上如此大动干戈、穷追猛打吗?”
  “我…这…该怎么跟你们说呢……哎……”
  沈归颓然的长叹一声,双臂环膝、肩依车厢,歪着脑袋、注视着略有些晦暗的天空……
  他一直认为,那些始终愿意站在自己背后的长辈与朋友,都是因为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理念、与洞悉世事的超然智慧,才会与自己不谋而合,共赴这一场华禹之变;可没想到经齐雁这么随口一说,却忽然将他单方面的想法全部打碎!
  原来,根本没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也没人认为谛听的理念是有悖于这个世代的……而他们愿意以性命相帮、至死不渝;竟只是出于“朋友的信任,江湖的义气、还有长辈对于晚辈的骄纵与溺爱……
  原来,那些死于非命的故人,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天下苍生、人间正义;只为区区一个沈归罢了……
  沈归笑了,笑着笑着,眼泪也流出来了……原本正在赶车的齐返,余光一撇、立刻惊恐交加的勒住了缰绳,将两匹老马生生拽停;而躺在车厢顶部望天的齐雁,感到马车一晃,也立刻将两柄指尖刀倒扣在手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沈归看到他们二人的莫名紧张起来、立刻抬起袖子、胡乱抹去了泪水,大笑着拍了拍齐返说道:
  “没事,挺好的,相信我就对了!咱们出发!”
  齐返用探究的目光,盯着沈归好半天;见他脑子好像还真没出什么问题,这才挥舞马鞭,一抖缰绳,口中还小声念叨了一句:
  “脑子让车厢门挤了吧?”
  齐雁也翻了个身、躺回了车顶,懒洋洋的随声附喝道:
  “你赁的这是辆夏车,挂的也是粗布帘子,根本没门……”
  马车滚滚向东而去,在夏末的泥土上,碾出两道深刻的痕迹……
  八个昼夜,转眼一瞬。
  燕京城以南,有一个小地方名叫涿鹿郡,归蓟州路管辖。据说在数千年以前、炎黄二帝“会猎”于此,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涿鹿之战。也正是这场大战,翻开了华禹文明的悠长画卷。
  从那以后,此地便得名“涿鹿”,并被誉为华禹第一古战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至于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来看,涿鹿郡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取水便利;砂石木料等自然资源,也是丰富充沛,唾手可得,耕种畜牧极其便利、很适合人类再次繁衍生息。
  当然,此地古来便有“幽燕沃土、蓟州膏腴”之美称。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蓟州道民风向来彪悍豪迈、留名青史的勇将也犹如禹河砂砾,数不胜数。有这等文化底蕴和与优良传统,此地百姓普遍尚武,无论是渔樵耕读还是贩夫走卒,或多或少也都练过几下“庄家把式”!
  眼下华禹大战尚未终结,所以涿鹿郡的百姓,虽萌“天子脚下”之庇荫,但也没什么心思干活,终日闲暇无事。闷的时间久了,自然倍感无聊。逐渐的,乡亲们便约定俗成地聚集在茶寮酒肆,或是斗个牌、或是咬个虫、或是就着一小碟盐煎豆,二两混汤浊酒,寻一番“醉生梦死”的滋味……
  至于那些没银子“沽酒博戏”的人呢,倒是也不乏消遣渡日的地界。
  涿鹿郡的村口,有一间茶寮,名唤“三将军茶馆”。说是茶馆,但卖的确是大碗茶,一桶水放两芽茶叶,口感约等于白水。吃食也没什么好菜,无非就是时令的瓜果梨桃,窝头咸菜罢了。
  在太平年月,这三将军茶馆,起到一个“招工处”的作用;那些卖力气给大户帮农的长短把式,穿州过府打零工的手艺匠人,过路此地的镖师商队等等等等……凡路过此处的外乡人,都习惯在此打尖歇脚,顺便等待主雇。
  眼下战乱四起,商队和镖局的好客源锐减九成,生意一日不如一日;虽也有大批本地闲汉,补上了这个空缺,场面看起来同样热闹喜庆;但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能力,也无法同日而语。
  乡亲们当然高兴,掌柜的却打算关张歇业了!
  直到某日,一位躲避战乱的小说书先生,偶然经过此处,才算是把“三将军茶馆”掌柜救了!靠着他那一张金口招揽客人,采用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才勉强在这混乱的世道当中,把这个小铺子维持了下去。
  艰难的世道,对于生意人来说,就等于是一场大浪淘沙。这就如同遭遇大雪封山的狗熊一般,哪只皮糙肉厚、能扛过这个寒冬;那么来年春暖花开、冰河解冻之时,整座山就都是它一只熊的!
  今日晌午一过,三将军茶馆内外,照例聚满了本地的闲人懒汉;就连茶馆外的那棵老歪脖子树上,也骑着好十几个半大孩子,压得树杈摇摇欲坠……
  学说书,是为了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但除此之外,如果观众热情,气氛高涨,对于艺人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与锻炼。最近一段时间,这水平一般、能耐有限的小先生,在涿鹿郡得到了极大的职业满足感,还颇有些乐不思蜀了!
  啪!
  说书先生坐在茶馆正中,一摔手中醒木,四句定场诗脱口而出,压住了乡亲们的闲言碎语:
  “风水术士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若是真有龙虎地,当年何不葬乃翁!”
  “好……”
  “闲言不表,咱们书归正传。上回书说的是,玄德公扶老携幼渡华江,赵子龙七进七出保幼主……”
  毫无疑问,这小先生说的是三国的故事,烂了大街了。昨天长坂坡,今日该说到当阳桥了。不过他这一回书,捧的正是涿鹿郡本地的头号勇将,张三将军。书是旧书,乡亲们也都滚瓜烂熟,但仍然还是爱听。没别的,就是因为这套书里,有一个本乡本土的老乡亲,听起来格外的亲切生动!
  书虽是旧书,但说法却略有不同;而且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廉价的“娱乐活动”,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谁还能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元让,不可冒进!那虬髯儿粗黑猛愣,自不足为虑也;但你看对岸密林深处、隐隐有尘土纷飞、这分明是……”
  正当故事说到了精彩之处,原本寂静无声的茶馆四周,竟隐隐传来了一阵金戈铁甲之声!此时此刻,乡亲们还都沉浸在说书先生用语言勾勒出的场景之中,浑不自觉;但说书先生本人,神智却非常清醒;他被这杂乱的声音一扰,立刻皱眉向远处观瞧……
  果然!远处有漫天尘土纷飞、定有敌军设伏于……不对啊!这是蓟州涿鹿、又不是荆楚当阳!
  很快,一位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中年将领,由打漫天尘土之中现出身影。此人年纪大概在四旬上下,身量不高、却足够结实;他面色微黄,颌下一缕短髯,眉眼间略带几分书卷气;可他的嘴唇干裂,肤色暗淡、周身上下风尘仆仆、看起来像是刚刚赶了一大段远路,十分疲惫……
  此人,正是南康解忧军主帅,庞青山。
  起初,乡亲们还有些纳闷,这一人三个铜板随便喝的大碗茶,说起书来还真不糊弄,今天居然还带着“场面”……可随着对方距离越拉越近、乡亲眼见涿鹿郡的团练大师傅胡庆海,带着几个乡勇上去盘查询问,随后被人家当场乱刃分尸……
  血腥味一飘过来,所有人都从精彩纷呈的故事之中迅速抽离……
  “妈呀!快跑啊!南蛮兵打过来了……”
  足有一刻钟的大乱之后,那些抱头鼠窜、准备举家北逃的乡亲们,又折回了茶馆附近……
  原来这座涿鹿小郡,早已经被数万解忧军围了一个铁桶相仿!
  庞青山见这群没头苍蝇惊慌失措的模样,颇为轻蔑的冷笑了一声,随即片腿下马,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三将军茶馆。他四下打量了一番,随手抄起桌上的半截青萝卜,也不问本主是谁,便啃出了“嘎嘎蹦蹦”的声音……
  那说书先生本就年纪不大,望着敌军手中腥红的钢刀,望着远处被剁成一滩滩烂肉的乡勇遗骸,心中恐惧到了极点!腿脚一软、腰也跟着软;腰一软,椅子也就坐不住了……随着庞青山啃萝卜的声音越发清脆,他整个人也瘫软如泥的向椅子下方滑去……
  茶馆外面,则是涿州郡的本地乡亲、以及数万名抱定必死决心、浑身杀气腾腾的解忧军!场面诡异而安静,紧绷到了极点,谁也不敢大声喘气……
  忽然之间,庞青山被一口青萝卜辣到了舌头;他咳嗽了几声、歪头吐出了嘴里的残渣:
  “呸……嘿,那个说书的!我刚才听你说,这对岸有尘土飞扬……然后呢?又怎么了?”
  “回……回……回军爷的话!……然后就……然后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