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都市>[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_135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_135

  不出两三天,各种奇葩的分配办法横空出世:吝啬的如李忠周通,论功行赏之时,只拿出十分之一分给小弟,还包括伤残抚恤金,弄得民怨四起。大家指着远处少华山的营寨,说大哥你看,那里的史大少爷,奖励他的部下,可直接是七成八成,大家一起快活,他还出钱请心腹的小弟们去逛院子哩!
  看到超过半数的小喽啰都在内讧罢工,柴进有点坐不住了,请潘小园过来商议,说这可不成啊,山寨的义气要丢光了!
  潘小园微笑着答:“不是说好了,观察半月么?柴大官人放心,奴家心里有数。”
  出乎她的意料,只十来天,那只看不见的手就开始起作用。潘小园派手下的肘子肥肠去打探调研,发现各路好汉们很快达成了一个通用的默认分配方式,据说是采纳过去黄门山蒋敬制定的寨规:加一保底,余下的若超过一定数额,再三七分配,各寨之间或有微调,但浮动超不过百分之十五。
  本来这规矩十分复杂,因此梁山上没人愿意沿用。可现在风水轮流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大伙也开始咬着笔杆子开始算。蒋敬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可套用的宏运算公式,大家抄录下去,每间账房里都贴一张,很快也看熟了。
  若是有人分得比这抠门,小弟们不满意,严重的当即跳槽不干,去归附别的大哥;若是有人分得比这大方,不免觉得自己吃亏。慢慢的,也都调整到了这个最佳平衡点。
  至于各路文职和后勤人员,“提成”的数额,则由当月的绩效考核分数决定。考核标准目前还在制定调整当中。这一点,潘小园并不熟悉,也无权过问。更何况,晁盖、宋江等领导层的绩效考核,她哪里敢过问。
  好在几位带头大哥都没什么私心,为了带头推行新政策,都给自己定了个相对中庸的收入范围,说兄弟们平均进帐多少,他们便拿多少。况且,带头大哥们也实在不需要什么私人花钱的地方——难道要在一群小弟的围观下,视察济州府画眉坊么?
  第二条改革措施,便是在梁山脚下的乡村田野里,划分出“实验保护区”,由专人负责驻扎看护,只收保护费,禁止任何黑道白道的掠夺。
  实验区的具体位置,领导层讨论了又讨论,最后是晁盖拍板,在水泊的西岸边画了一个圈,圈下了他的老家东溪村。梁山早期的多件大事——吴用说三阮撞筹、七星聚义、秘密商讨劫掠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都发生在这里,可以算是革命发源地,老区中的老区。
  开始潘小园还怕没人愿意做这个看守的差事:梁山好汉的本分就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谁乐意做这个保镖奶爸?
  还真有,而且不少。随着梁山发展壮大,吸收了三教九流以及高级军官,真正的纯土匪,其实已经变成了少数派。并非所有人都心悦杀人放火。有些人自重身份,下不去手,有些人自觉武功低微,本来也不愿意打打杀杀,丢人现眼。
  譬如张青和孙二娘。张青这人有三个长项,第一是忽悠嘴炮,第二是做地头蛇收保护费,第三才是那点儿上不得台面的功夫。孙二娘更不必说,下蒙汗药是一绝,真打起架来,恐怕连柴进都撂不翻。
  两人上山后,也凑过一次热闹,跟在赤发鬼刘唐后面,当了一回见习生,实践了一次打家劫舍。闯进富户家里,刘唐一声令下,说这是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按照晁盖大哥制定的老规矩,留下老幼妇孺,其余的一律咔嚓。
  张青夫妇哪见过这阵势,硬着头皮上,见到桌子下面躲着个十四五岁面白唇红的小少爷,心里头犯犹豫了,互相一对视,异口同声地小声问:“这算小孩不算?”
  便是这一犹豫的工夫,让那富户家里的保镖先发制人,打得热热闹闹,最后钱没抢来多少,两人各自挂了一身彩,还让刘唐狠狠训了一顿。
  一瘸一拐回到寨子里,撞见武松,又让他冷嘲热讽了几句。
  夫妇俩没面子,下决心再也不做这种费力不讨好之事,穷就穷了。
  现如今,从潘小园那里得到内部消息,说东溪村保护区眼下在招收驻扎人员。夫妻俩当即就递了申请,请求在山脚下开设酒店,作为保护区前哨站兼保护费管理处——正是张青以前的老本行。
  酒店落成之后,半数梁山好汉都参加了开张仪式。酒至半酣,张青拿出宋公明签署的手令,当场给裱起来,钉在柜台后面,呵呵笑着开口。
  “各位兄弟看清楚了,从此这酒店后面的地盘,就是咱们梁山的实验保护区。张青话说在前头,大伙以后拦路抢劫、杀人放火,还请看准了,绕着点儿走,否则可别怪兄弟上报宋大哥,不给面子。——大伙要是支持,就把这碗酒干了!多谢!”
  大伙哄笑着一口答应。本来就当是看一场戏,梁山周边有大把的地盘可供掠夺,东溪村又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地面儿,他张青不就是武功低微,乐意在这儿躲清静,俺们还懒得来呢!
  酒店开张,不出所料,生意冷清,孙二娘的黑暗料理——尽管略有进步——也没卖出去几次。反倒是张青,第二天就开始造访临近各家各户,通知了梁山的新政策。
  “老人家,以后不会有好汉来串门要钱啦,也不会有人来抢你闺女,只要你每个月……嘿嘿,上缴一点儿钱物……不要太多,别担心,俺们帮你们对付官府……有那不长眼的敢欺负你们,只要跟小弟说一声,宋公明哥哥派人来给你们出气!……”
  张青的嘴炮功力堪称梁山一绝,没几天,就把附近老乡忽悠得死心塌地,连声说什么,有梁山好汉罩着,可比那黑心官府要安适多了哇!
  当然这差事也并非完全是空手来财。酒店开设没多久,就遇上无良官兵前来东溪村打秋风,闯进老乡家里要吃要喝。老乡昨天刚刚给梁山交了保护费,这会子囊中羞涩,拿不出好酒好菜,被几个恶吏一通好打。
  消息立刻传到张青酒店。张青感到了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当即点起所有的小弟,只留孙二娘看店,雄赳赳气昂昂的前去拔刀相助。
  官兵当然不是好惹的,一番恶斗,寡不敌众,又派小弟突围,飞马上梁山报讯,搬来一群煞神救兵,这才将官兵赶跑。那时候张青已经躺地上动弹不得了。
  十几天的卧床不起,换来的是老乡们的一幅锦旗,上面是非常时髦的四个大字:替天行道。
  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上,宋江高调点名表扬了张青夫妇的义举。那幅替天行道的锦旗,就挂在了聚义厅最显眼的地方。
  张青用帕子包着头,吊着手臂,惨兮兮地接受了表彰。大伙纷纷对他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张青和孙二娘对视一眼,心底都是偷着乐。方才开会的时候,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汇报了他们自新政策实施以来的“进项”——大多数都涨了那么一两成。只有张青夫妇,靠着附近老乡的保护费提成,收入翻倍。
  这个就不足为外人道了,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
  不过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保护区比抢劫创收”的消息也慢慢流传了出去。据说孙新和顾大嫂已经考虑,申请在西溪村设立第二个保护区,去那里开酒店了。
  吃水不忘打井人。张青夫妇俩一商量,派人给潘小园一次送去十五贯,感谢她的“内部消息”,让他们成为了“保护区”的第一批受益人。
  潘小园高高兴兴笑纳了。她自己的工钱这个月还没到账。当初为表诚意忠心,拍着胸脯跟钱粮三巨头保证,自己不拿底薪,只拿提成——山寨若是能扭亏为盈,自己便拿一个小小零头;若是继续亏,自己一分钱不要。这才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人和集体利益牢牢绑定。
  眼下新政策刚开始实施,旧体制惯性巨大,哪会有这么快见效。于是她至今身无长物,除了基本的吃住,没一贯余钱。知道好事多磨,她也不着急。
  不过张青他们送来一笔小横财,倒是雪中送炭。她当即分了一部分,赏了三个小弟并贞姐;买了点狗肉和酒,孝敬隔壁的鲁大师;自己又留了几贯,剩下的派董蜈蚣全给武松送过去。
  那些白衣飘飘、动辄甩出银锭银票的江湖大侠,毕竟只存在于传说和话本子里。谁的钱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尤其是武松这种,当初打虎得了一千贯赏钱,自己懒得找地方存,于是眼也不眨的就分给百姓的冤大头。当然了,在梁山好汉口中,这件事被大家津津乐道,叫做挥金如土、重义轻利、仗义疏财、等等等等。
  除了在关上守寨练兵,他几乎所有的闲暇工夫都用来苦练武功,提升自我。尽管潘小园看不出来他还有什么提升的空间,但他说了,若是下次撞见包道乙,最好得能在他开口说鸟语之前,全面压制一下。
  所以,随着多劳多得的新政策的落实,潘小园掐指一算,武松如今应该已经接近于吃土了,有必要接济一下。
  当然,顾及武松的面子,她还是说得挺好听,说是还武二哥的债。
  不过那钱当天就让董蜈蚣捧回来了,苦着脸汇报:武都头说用不着,让她拿这点钱,置办点换季的衣裳什么的。
  既然他嘴硬,潘小园也就恭敬不如从命,自己也终于找了一回梁山代购,置办了几件应季成衣,换下了那几身跟着她奔波野外的旧衣裳。在柴进夫人的点拨下,又终于想起来,添置了一点钗环脂粉香药之类,总算活得像个女人了。
  “梁山代购”已经被全面整顿,周老三早就被撤职查办。这便是第三条改革措施:由各分寨推举伶俐的小喽啰,每寨一人,共同承担代购工作。有竞争才有公平的市场,倘若好汉们嫌某甲收费高,大可多绕几步路,去向某乙订货。原先公款报销的各项开支,眼下大部分变成了私人承担,品相分出了三六九等,虚报瞒报价格的现象当即大幅减少。
  但这样做的副作用便是,下山采购的人数增加,被官兵捉到的机会也跟着增加。短短半个月内,已经有过两次险情,都是那代购的差点让官军逮捕归案,不得不把身上挑的货物全部扔掉,才得以顺利逃回山寨。
  潘小园跟柴进商议了一下,决定把山下的东溪村保护区变成一个代购据点。一些日常用品,山上无法自给自足的,就让老乡们帮忙准备,定时送到张青的酒店,算是抵消一部分保护费。这样,梁山的人只要进村,就能获得一部分补给,用不着每次都去济州府犯险。
  张青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个月的进项也是步步高升,昔日那迷倒万千少女的精壮身材,过去只是有个肚腩,如今呢,眼看着一点点整体发福起来。
  而潘小园则觉得自己这阵子一定瘦了不少。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忙活,不外乎在房里算账对账,派人出去调研反馈,对各项政策进行微调,不时还要接受晁盖宋江等领导层,或是钱粮三巨头的新指示,比过去在阳谷县卖炊饼的日子,更是充实百倍。
  于是有一次,从柴进那里开完会,刚要走,忽然被柴进的夫人叫进了内院。柴夫人平日说话轻声细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怎么见客人。潘小园正纳闷,人家款款走出来,吩咐丫环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子,笑道:“六娘子近日劳累,脸儿都瘦尖了。这些东西,你拿去补补身子。”
  潘小园愣着接了,打开一条缝,一股子咸香味就涌了出来。约莫十斤的秋梨熏猪肉脯,肥多瘦少,够她手底下所有小弟大吃三天的。
  再看看柴夫人,一脸温柔腼腆的笑,仿佛还有些不好意思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