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仙侠>呆客> 63.初次到京师

63.初次到京师

  杜不忘几人救了贾莹莹后,便在孔庙附近客栈住了一晚。
  第二天清早,便准备赶回济宁府大运河船上。
  杜不忘一直未见莹莹出来,便过来敲莹莹房间门,敲了半天没声响。
  推进去一看,却发现莹莹已不在,桌上留了张纸条:
  谢谢你杜不忘我回安陆府了
  杜不忘看完,不免担心起来,一个孕妇这么远的路怎么从山东回湖广,然后出门与苏三和张熜商量。
  几人一聊才知道,原来张熜与苏三已请了俩马车送莹莹回去了。
  杜不忘听完总算宽了心,这时也没了心思去逛孔庙,几人便出门骑上马,赶回济宁府船上去了。
  这次船行甚是慢,经过一个多月,到了九月初才抵达北京城。
  杜不忘此时,由于多次的劝解杜不忘,杜不忘也逐渐的克制住了自己,一句都未与苏三有过任何身体接触,自然也早已恢复如常。
  待几人到达北京城运河渡口时,船上就上来了一个年轻探子,然后对着张熜耳边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张熜听完满脸笑容。
  这时杜不忘见张熜甚是开心,便问着:
  “张熜先生,有什么事您如此兴奋呢”。
  张熜马上缓了下神,镇定对着杜不忘说着:
  “杜公子我也不瞒你了,刚才探子告诉我,皇帝朱厚照上月举办完受俘大会,在回京途中,游船落水清江浦,经御医透露,已病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了”。
  杜不忘听到一阵震惊,毕竟自己也见过皇帝朱厚照,听他与风娘谈话,也不像那种无道昏君。
  之前也有经常有传言皇帝病重之事,但都不足信,这次是真正御医透露的,恐怕为真了。
  于是便想想自己之前在船上与风娘缠绵半月就已身亏体乏,更何况坐拥无数美女的皇帝朱厚照呢,不免一声声叹息。
  不一会几人就上了岸,被张熜引到了北京城西胡同边一座四合院内。
  听张熜介绍,听原来这里正是早些年前,兴王在此置的別馆,如今也成了张熜根据地了。
  几人便来到客厅,酒菜早已备好,几人早已饥饿难耐,便开始大吃一顿了。
  吃完正好已天黑,张熜便与两人各自安排了一间房间休息了。
  待杜不忘梳洗完毕,躺床上,正准备入睡时,传来一阵小声的敲门声,杜不忘便让敲门之前进来。
  一看来人是苏三,便一阵惊喜,正准备起身,苏三便关好门,冲了过来,直接爬到床上压住了正待起身的杜不忘,直接褪去了自己衣衫。
  俩人已经一个多月未亲近,自然又是一阵干柴烈火。
  待几轮风雨结束后,杜不忘便也也已经虚脱无力,趴在苏三身上问着:
  “三儿,为何今晚才来与我快活呢”。
  苏三便回着:
  “还不是为了你身体嘛,反正你身体也恢复了,这不是刚到京师让你开心下嘛”。
  杜不忘便继续说着:
  “三儿对我真好,我想娶你好吗”?
  苏三回着:
  “我们这样挺好,婚姻不属于我”。
  杜不忘便又问着:
  “为何”?
  苏三回着:
  “你若真心理解我,自然会懂”。
  然后把杜不忘厚重的身躯,推到身旁,俩人便都进入了梦乡。
  到了天刚亮,张熜就来到门外敲门,然后说了句:
  “杜公子,该起床去国子监报道了”。
  杜不忘满脸困意,撑死身体,睁了睁眼睛,听张熜说完话,又躺下了。
  这时苏三自然也醒了,见杜不忘还不想起来,便故意把他被子全拉到自己身上,说着:
  “大丈夫当事业为主,怎能如此贪睡”?
  此时九月,气温已开始下降。
  杜不忘被子被拉,全身未穿衣服,自然也是一丝凉意,困意也渐渐不再,便起身准备穿衣服。
  这时苏三已快速穿好衣服,便亲自来替杜不忘穿衣,甚是细心,体贴。
  杜不忘长大后,还是第一次看着一个女人替自己穿衣服,自是有点不习惯,还带着害羞的表情,便对苏三说着:
  “三儿你给我穿衣服,我怎么好意思呢”。
  苏三便头转了一下,故作害羞的样子,回着:
  “你脱我衣服时,倒没见到你害羞不习惯呢,现在我替你穿下衣服,看你那表情,好像我占了你便宜什么的”。
  说完便系着衣带的两手也停了下来。
  杜不忘以为苏三生气了,便赶紧道歉:
  “三儿,我不是故意的,别生气啊”。
  苏三这时便回了句:
  “我还以为你不喜欢我替你穿衣服呢”!
  杜不忘赶紧回着:
  “喜欢,喜欢,以后天天都给我穿衣服好吗”?
  苏三回了句:
  “你想的真美”!
  待杜不忘穿好衣服后,俩人便与张熜一起吃过早饭。
  不一会,苏三与张熜便送着杜不忘来到了国子监大门口。
  张熜去给国子监守门人说了几句话,拿了一封信交与杜不忘,叫他交给里面的国子监监官,便与苏三一起离开了。
  杜不忘进得国子监大门,里面四处树荫遮日,甚是清雅,待走到大成门前,一蹲孔子石像屹立在身前。
  待进入大成门中,这时多了不少侍卫的身影,眼前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展现在眼前,匾额写着'大成殿'三个大字。
  杜不忘走入大殿,这时殿中坐满了一群正在看着书的学生,在看大殿居中位置一官员正坐于书桌前正拿着一本贞观政要在讲学。
  官员年龄约60岁,表情甚是严肃,俨然有一种高傲和自负。
  待讲到,魏征不惧生死力柬唐太宗时,眼光往殿门前一看,瞬间多了一个人,便马上示意一旁司业,前来询问。
  司业来到杜不忘面前,便趾高气昂问着:
  “你是何处学生,为何不好好学习,而站在此处”?
  杜不忘便赶紧拿出张熜所给书信,递与司业,然后说着:
  “我新来的,不知如何就走到了此处,打扰了,这是我的推荐信”。
  司业把信拆开,看了一眼,便赶紧拿去前方递给台上官员,台上官员一看,赶紧让司业把杜不忘请到台上,然后便让杜不忘自我介绍了。
  待杜不忘介绍完后,司业便在一旁拿了本贞观政要,然杜不忘去台下听讲学习。
  这时杜不忘便偷偷问着旁边一书生:
  “台上官员何人啊,为何感觉如此高傲啊”。
  一旁书生回着:
  “你新来的,不知道吧,这位是帝师,也是当朝大学士,首辅,兼我们国子监祭酒杨延和大人”。
  杜不忘一惊,杨延和,不正是风娘的义父吗,上次还在襄阳与江彬一起围杀王阳明道长,瞬间对他印象差了不少。
  这时杨延和继续讲道:
  “大家听完本辅所讲,贞观政要,还有何异议吗,若没异议,今天本辅讲课就此结束”。
  一连问了两遍,见都没人回答,便准备离开。
  这时杜不忘便站了起来大声说着:
  “我觉得,唐太宗并非虚心纳谏,只是为了博得一好名声而已”。
  杨延和一听有人提出异议,便又坐回,问着:
  “这位学生,尽可提出你所知”。
  杜不忘便细说着:
  “唐太宗若真是虚心纳谏又何至于数次差点砍了魏征脑袋,后面还因为纵欲过度,不听群臣之柬,死于丹药”。
  还有:
  “唐太宗贞观政要中,总拿前代名声不佳的隋炀帝缺点与自己作比较,而有意抬高自己,殊不知隋炀帝这些缺点却都是利国利民之事,只是太过激进而招致民怨沸腾终覆灭而已”。
  然后又说了句:
  “唐太宗最喜欢拿隋炀帝三千佳丽来贬低他,赞扬自己,实则不然,唐太宗自己后宫早已过万人,拿隋炀帝三千佳丽相比不是自欺欺人吗,只是当时世人不敢言而已”。
  杨延和听完杜不忘所说,缓了缓,便说着:
  “看来这位杜学生对史书倒研究颇深呢,但是我们大明是以前代宰相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观点为主,所以你说那些没有用”。
  说完便离开了讲台。
  杜不忘经过刚才杨延和之言,和自己那样反驳他,他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还夸赞了自己。
  瞬间也发现他并不像张熜所说,什么权侵朝野,刚才自己一眼所感觉的自负之人。
  这时便悄悄一个人走出了大成殿。
  正想着此事,没想到突然间撞到了一个人。
  抬头一看,居然是陈旺后。
  只见陈旺后笑嘻嘻对自己说着:
  “杜不忘,我们又见面了,你可想通了”?
  杜不忘便回了句:
  “你妻子莹莹我已经替你送回家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陈旺后一听,满脸开心说着:
  “是你救她回去的吗,其实我一路上也想通了,就算与他不合,也不能丢下他肚子里我的骨肉呢,我正找了人去寻他们母子也没寻着呢,原来你救了他们,谢谢你了”。
  然后便对着杜不忘鞠了一躬。
  杜不忘便回了句:
  “算你还是个人”。
  陈旺后便拍了下杜不忘肩膀说着:
  “我一定要请你出去喝一杯,作答谢你救我妻儿之命”。
  杜不忘见陈旺后居然也在乎莹莹了,不好在拒绝他,便只得答应陈旺后。
  又回了一句:
  “我们忘记以前恩怨吧,旧事不提”。
  陈旺后也笑着的点了点头,两人就往京城中酒楼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