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苏厨> 苏厨 第989节

苏厨 第989节

  苏油说道:“臣倒是有些想法。”
  “细细道来。”
  “是。”
  苏油这才缓缓说道:“臣观司马学士之议,其旨在大开言路,广采言论,求取真实民情,废除恶法,进用贤臣。”
  “这些臣都是大力支持的,不过在操作上有些细议。”
  “先帝改制,恢复唐代制章,第一件事情就是分设台谏。”
  “台谏的功能也因此两分,御史负责纠核官员,谏议负责广采民情。”
  “两者相辅相成,以广天子耳目。”
  “这两件事情,以先帝的本意,是都要做的,只不过缓急先后不同而已。”
  “为政欲畅者,首要官员得任,守职清勤。故先帝首治御史台,设六察以考朝官,设检察以审外朝,如今检察下到县上,对官员的监察力度空前,朝廷的效能也的确因此得到了提升。”
  “从元丰五年至今,官员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御史台也揪出了不少贪官,前知开封府陈绎,就是一例典型。”
  “司马学士见朝廷只重官员检察,不重民情收纳,认为不合理,认为需要大力扩充谏议的人员与权限。臣认为没错。”
  “但是吕公关于取消六察的建议,臣却又不取了。”
  “臣以为,应当承先帝之志,二者未可偏废。”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
  “到今天官员监督体制已然完备,皇宋已经有精力台谏并举,将司马学士所言的大开言路也更张起来,但是同时,也不应该废掉官吏监督。”
  “君子不怕监督,故而制度所立,其实就是在防备小人。小人为恶一方,所害远胜于治六察所需的那一点点俸禄,我大宋如今岁入早过了两亿贯,这点俸禄还怕给不起吗?”
  高滔滔没有说话,赵煦却听得暗自点头,尤其苏油话里的“先帝本意”四个字,让他极度舒适。
  见二人默许,苏油才继续说道:“那接下来臣就要说第二条,司马学士的奏章里边只说了各地奏报都应当及时受理,却没有提到如何处理的后续。”
  “但是臣却认为,如何处理这一点,甚至比广开言路更加重要,其核心是应当避免台谏沦为朝臣们相互攻伐的武器,而失去了其本应该有的功能。”
  “要解决这点其实很简单,就是立案调查。而且这个过程,与司马学士所言大开言路需要公开透明一样,同样需要公开透明!”
  “也就是说,获取证据、证人的过程,必须合法,允许被审查者申诉自辩,不能只采纳审查者一面之词,更不能只采纳投诉者一面之词!”
  “这个权力在法司,和台谏都没有关系,台谏只能是耳目,不能是爪牙!”
  “还有就是台谏的责任问题,谏议大夫负责采纳民情,听民疾苦,风闻奏事,不追责任,这是可以的。”
  “但是御史台受理官吏纠核,如果事后查证告发者乃是诬告的话,真的不需要承担一点责任?”
  “以前的台谏官,因为两权合一,故而常常以‘风闻奏事’之权,避开‘诬告陷害’之责。这种从唐代就兴起的痼疾,在先帝英明地分列台谏之后,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故而臣以为,对于恶意的诬告和攻讦,需要反坐,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公开与透明。这是避免国家陷入朋党之争的必要制衡措施和手段。”
  “司马学士奏议的第二大部分,就是废止恶法,其中重点提到了青苗、保甲、保马、免役、市易五法。”
  “而吕学士的奏议里边,也重点提到了这些,但是要求取长而弃短,缓施而改良。”
  “关于青苗法的利弊,臣在该法初举之时就提出过,贷款给五等户以下,是绝不可行的,他们需要的是赈济,而不是贷款后背上沉重的利息。”
  “在臣所治理过的地区,青苗之法也在推行,但是不入考绩,这一点,和吕公论青苗之议是相合的。”
  “只以五等户和佃户的减少为考量依据,而且还要和挟田诡寄的治理相结合,与农田水利相结合,诸方并举,青苗法方才得有成效。”
  “因此青苗法如果不改,就背离了立法的初衷。”
  “但是将法令拿出来重读就会发现,条文本身没有什么不当,它只是在执行主体,执行对象和执行手段上出了问题。”
  “除了吕公所言的取消比限外,搬掉官员身上的枷锁外,还应当规定,官钱不能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五等户以下,而与此同时,皇家慈善基金,应该启动对五等户的扶持政策,移民授田。”
  “待朝野对青苗法不再关注后,再将之从法令中去除。”
  “再说保甲之法,保甲的本意在于约束乡民,防备盗匪,但是却也有很多弊端——私法盛行;保长无法令约束,对甲丁敲剥;官府无故集练耽误农时,抗阻盗匪无力等等,都是现实存在的弊端。”
  “而市易之法,更是祸及升斗小民,与大宋以仁孝治天下,爱护百姓的国策背道而驰。”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所有的新法,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为了解决大宋百年积弊所设立。”
  “那么问题就来了,司马学士要求废止这些恶法,最多也只是将局面退回到安石相公之前,可以暂时缓解一些当前突出的矛盾。”
  “然而对于解决大宋百年之积弊这个大症结,并没有提供一点点的帮助啊?难道不是吗?”
  “所以臣以为,恶法当去毋庸置疑,但是大宋几代君臣,为了解决百年症结所付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不当去!”
  “去除恶法的同时,我们同样要思索大宋的未来,继续为解决大宋的问题而殚精竭力。”
  “去弊兴利,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让矛盾彻底消失,才是道理。”
  “《保马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即便废除《保马法》,狼渡马场、删丹马场、相州马场、南海诸岛马场,皆可为大宋提供足量的马匹,所有马场加起来,一年能够为大宋提供十万匹以上。”
  “这就是我们废除《保马法》的底气!”
  “同样的,《保甲法》要废除,就不能只顾着百姓农人得解脱之利,也要看到十八名匪徒就可横行数郡之弊。”
  “因此州县必须具备基本的治安保障力量,因此县尉、州军下的兵员,不能任由州官随意添加裁撤,必须成立编制,发放俸禄,纳入国家的管理。”
  “《免役法》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家役务从来不均等,如河北京东,几路河防,漕运,营城,民贫而役重,百姓缴纳免役钱之后,依然难逃役务。”
  “而在民富而役轻的地方,如蜀中,两浙,汴京,百姓都乐于输钱而免役。”
  “要解决这个问题,既不是兴一法可济,也不是毁一法可免,不从根本予以解决,问题会一直摆在那里。”
  高滔滔问道:“那以司徒之见,该当如何?”
  苏油说道:“这个需要具体分析,各州郡都应当列造未来一年的役务预算,由州郡和国家共同分担费用,非州郡可成者,国库拨给钱款补贴,招募专业的工程团队行使役务。”
  “司马学士的建议,我原则上是接受的,而《免役法》从全国来看,如今收效还是不错的。”
  “但是施行效果良好的原因,不在法令,而是因为大宋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
  “朝廷让他们缴纳役钱,他们咬着牙挨着饿,也要报效国家。”
  “然而关于免役钱的收取和使用,多数地方完全是一笔烂账!”
  “这也是臣坚决要求六察继续存在的原因,他们应当有效地行使监督之权,监督好这些款项的用处,这是他们的天然责任,更是朝廷欠百姓的一个交代!”
  “臣的意见,是免役钱可以取消,但是税制就必须同时改良,厘清地税、商税,免除丁税,然后合理调配税收的使用,量入为出,往役务合理偏重,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分析,臣与吕公大致相合,但是吕公所言十事,臣却以为不够。”
  高滔滔有些诧异:“这还不够?”
  苏油躬身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年王太守治郓州时的方案,要让赋税与个人占有的资产财富相匹配,有能者多交,无力者多免。”
  “另外,吕公所言十事,皆是天下对太皇太后、陛下的要求,然天下人,同样应当还有对官员的要求。”
  “臣接下来就要说二公奏议的第三个方面,用人。”
  “二公所举之人,元勋不论,其余多是品德高尚,风议清标之人。但是以治迹观之,多有平平者。”
  “这些人列位于台谏,固然是最佳的人选,但是充斥于实务岗位,臣恐其还需要锻炼。”
  “诸君子入列台谏、讲学之任,司马学士又起大开言路之门,臣不忧其不敢言,而忧其不足任。”
  “设若朝廷大起弹劾之风,原来的朝臣纷纷外任,诸君子自是能够填补上那些空缺的位置,可是他们能保证,在政务上一定做得比前任做得更好吗?中间不会产生资历原本不足,而骤拔高位之人吗?”
  “太皇太后如欲更张布新,臣以为,这些都要考虑到。”
  “当然,臣之所言,也不一定就周全,因此臣想请与司马学士,吕学士在御前共同探讨,分析利弊,待周尽得失之后,方才放敕。”
  说完又对赵煦施礼:“这其中,恐怕最要辛苦的是陛下,如果在听议之时,有所疑问,陛下或当庭发问,或先记下来私下询问,都是可以的。”
  “不过上午的讲学,恐怕就得移到晚间了。”
  赵煦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我不怕。”
  苏油鼓励地对他笑了笑:“陛下虽年岁尚浅,然志向高远,真是我大宋的福分。”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学堂
  说完又对高滔滔施礼:“刚才所议者,是臣对于司马学士和吕学士之议的一些浅陋观点,而臣对太皇太后和陛下,亦有建言。”
  高滔滔还在消化刚刚苏油的一番长篇大论,好一阵才感慨道:“都说司徒平生所学,三个字就能概括——精、细、纯。孰料竟然精微周全如斯。说说你的建言吧。”
  苏油躬身道:“臣以为国家要发展,最重为提高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就是大力培养人才。”
  “大宋自庆历以来兴学数十年,到如今已然成果卓著。然臣以为,大可以更上层楼。”
  “国朝学术,到现在已经面临突破,但是义理如横渠先生,理工如陈昭明、赵宗佑者,依旧过于稀少。”
  “而文事、医学,更是多出于野。”
  “太皇太后,臣在四通商号、皇宋银行的股份,臣想尽数捐献给皇宋慈善基金。”
  “这怎么行!”高滔滔在帘幕后的身子都不由得震动了一下:“此议不妥!”
  高滔滔是皇宋银行和四通商号的掌门人,只有她在内的少数几个人才知道,那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高滔滔虽然占有欲强,但是对财富的欲望却不高,她喜欢的,是权力,是在管理财富的过程中,控制那些替她管理财富的人。
  皇宋银行和四通商号,是掌控大宋经济命脉的两头庞然大物,也是苏油从小努力经营的心血结晶。
  苏油入仕之后,将这部分财富与皇室和勋贵进行了分享,并且主动交出了控制权。
  而到了现在苏油准备从这些产业当中完全退出,这不成了皇室攫夺臣子的财产了?
  高滔滔是非常看重和维系皇室名声的人,就连高氏一门的仕途和俸禄都被她长期打压,怎么会干出这种事儿来?第一时间就是反对。
  苏油的语气却非常平静:“太皇太后,请听臣说完。”
  “四通与皇宋银行,如今的业务过于繁多,结构过于复杂,体量过于庞大,管理起来非常不便。”
  “太皇太后与陛下初掌朝政,天下苍生的政务都那么繁忙,这方面肯定顾及不过来。”
  高滔滔说道:“让苏县君、皇太后、皇后,还有几位长公主来帮忙料理就是。”
  苏油躬身道:“她们如今也各自有各自的慈善事务,太皇太后,臣以为,天下事,最终还是当天下人共同为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