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重启人生1982> 第52章 缓兵之计

第52章 缓兵之计

  “哟,企业计划书都写了,这莫不成是完成本?”
  “嗨,谈不上,毕竟现在还没正式开始动工,只是拟了个草案,我还准备吸收杜行长的宝贵意见,然后再正式成立完成本。”
  当李开阳拿出厚大二十多页的用订书器钉在一起的计划书的时候,两个银行职员不知何时已经凑到了杜松明的身边,刚刚还醉醺醺的眼神此刻却炯炯有神的盯着这份计划书。
  “呵呵,好,我看一看。”
  杜松明慢悠悠的睁开眼睛,几乎是半躺在椅子上的身子费劲的坐起来,拿起桌子上的一粒葡萄吃到嘴里,戴上眼睛,拿起计划书抖了两下后翻着页看了起来。
  一开始杜松明看得还有点儿不以为意的意思,但看到后面,他的眉头渐渐紧蹙,面色也是认真起来。
  杜松明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人,和想要来银行拉投资的企业家也会面过不少次,但是像这种规格完整,正式的企划书他却是头一回见。
  但这也怪不了杜松明,改革开放开始还没过多久,在这大多数老百姓对成为个体户都还抱有恐惧的时代,80年代的商人自然不可能掌握体系完整,知识点覆盖全面的关于企业与经济学的理念。
  李开阳虽然也没正经上过大学,是个半路出家的企业家,但这不代表他在成功以后放弃了学习,相反正因为在学历上有着遗憾,他学起来的动力要比其他人更加的充足。
  而且现在比较的对象还是80年代的商人,光从一个企业计划书草案之中,自然也会展现出巨大的差距。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杜松明在这方面可是内行中的内行,特别是当他看到那针对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写的内容,都有点儿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居然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写的?他怎么感觉李开阳对于企业的理解都已经超过自己了?这份企划书他能看懂的地方李开阳考虑的是滴水不漏,而他看不懂的地方,人家依旧能拿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李老板……你刚才说这只是草案?我看着这份计划书怎么离成型就差你签个名字盖个章了呢?”
  “杜行长又开玩笑了,没有的事儿,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呢。”
  “呵呵,我可不会拿正事儿开玩笑,李老板,有一说一啊,你这一份企划书要是在去年我们瓦坊市的招商大会上拿出来,那肯定是有关部分重点扶持投资的候选对象。”
  杜松明的话多少是有着水分的,但李开阳知道的确有着可能性。
  改革开放的大浪潮虽已经形成,重点建设城市能够在政策大方针的引导下快速发展,但李开阳很清楚,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城市,所有的省份乃至县市都能够搭上这一班足以改变时代面貌的列车。
  所以,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要发展经济,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能将多少企业和投资拉到自己的城市。同时,致力于培养本地企业家,大力扶植本地公司也是另一个重要目标。
  “嗨,过去的事情就算过去了,杜行长,您要真觉得我这方案可行的话,那我可真得承蒙您的好意,借一借您的光了。”
  杜松明挑挑眉,看看李开阳,那双醉醺醺的,带着笑意的眼眸之中很难看出真实情感。只不过,李开阳能感觉到,杜松明对于自己的提案并不显得很抗拒。
  同时,也不显得很惊讶。而这一点,让李开阳心中微微产生了一丝不安。
  因为目前这一时点,正是利益博弈最凶猛的阶段,但杜松明显得太过平静了。
  “李老板,既然你已经把话说明了,我也就和你直说了吧。今年我们惠普银行的投资额度实际上因为去年的过度支出,剩下的份额已经连往年的五成都不到了。像你这种年轻的精英才俊,当然是我们银行的重点投资对象……但现在这时机,实在算不上好。”
  李开阳没答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的表情。
  杜松明将一切都收入眼底,嘴角一扯,故意将沉默的时间拖到一分多钟,之后才仿佛一副十分惋惜的模样,伸手拍了拍低着头的李开阳的肩膀,缓缓道:“但是,我身为银行系统工作人员,也很清楚对你们这些生意人来说,时机二字更为重要。”
  说罢,杜松明温和的望向李开阳,道:“李老板,我想你这份计划书,到了明天这个时候,恐怕就不再具有时效性了吧。”
  关于企业规划经营的部分虽然他不是很理解,但关于风投这个理财模式,他自然是个中好手。
  根据李开阳提供的计划书,杜松明看出他要建设公司的意图是不假,但却隐藏着一个前提,这当然没逃过他的眼睛。
  李开阳没把话写明,可意思却很明确——他需要借银行的前来进行一次风投,积累大量的原始资金,之后才会正式开始考虑在本地家乡建设公司的事情。
  那么既然如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这个风投计划成功的概率会有多高。风投计划的关键部分李开阳是一点儿都没提,但也很正常,关于风投的信息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的“稀有性”。
  知道的人少,分蛋糕的人也少,所以风口才能产生暴利,这个流程一旦被打破,参与的玩家暴增,那么,所有的参与者都将迎来巨大的亏损,而不是大家平摊暴利。
  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我就知道瞒不过杜行长。”
  李开阳苦笑了一下,旋即道:“目前据我所知,这个风口一旦到了明年,十有八九就会消失,届时这堆计划书也将成为一堆废纸,所以……杜行长,我希望您能信我一次,给我一次就会。我愿意和您签一份协议,一旦投资成功,日后建立了公司,我一定会将惠普人民银行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尽可能将这方面的优先权全部转交给您。”
  杜松明一阵苦思冥想过后,似乎是有了主意,用一种试探性的语气说道:“李老板,你需要的额度大概在多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