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仙侠>大魔王娇养指南>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641节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641节

  拢沙宗的传功长老死在了安涞。
  尽管这件事被宣王廷捂得很紧,没有传入民间,可是平民也能感受到,安涞城最近有些不对劲了。
  街坊们的生活照旧,但气氛渐渐紧张而凝滞,有些小道消息长了脚一般在市井疯传,比如又有一批官员落马、南边镇压起义失利,等等。
  复七日,又一记重磅在安涞城炸开,引发层层回响:
  青芝镇起义!
  这些年来,铎人对宣王廷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各地暴乱时有发生。从前,宣国境内长年风调雨顺,百姓们最差还有口饭吃,因此响应不甚热烈。但神物石碑被偷走之后,蝗灾、水患、和瘟疫在短短半年内都出现了,像是要把前些年拖欠的份额一次性补上。
  至此,民心开始不稳。加上童渊族和铎、奚两族的摩擦从未消减,叛乱也有了基础。
  童渊族派兵,几次都剿灭下去了。
  可是青芝镇离安涞城只有十余里,算是正儿八经的宣国腹地。
  距离首都这么近的地方发生起义,那不啻于在人心口边上扎了一刀,引发的伤害和影响注定不同寻常。
  更令王廷震怒的是,这场暴乱毫无预兆,说来就来,官方事先居然没有捕捉到任何苗头。
  金羽等人混于市井,听外来客聊起进城前的见闻,说是起义军有五千之众,武备非常精良,那刀枪寒光闪闪,那铠甲油亮锃锃,直接将镇守的脑袋都割下来,挂在小镇正中的柱子示众呢。
  “青芝镇啊?”千岁记得自己这一行人还是从青芝镇走到安涞城的哩,这才过了几天,小镇就暴动了?“看来是早有预谋。你说,他们的装备哪来的?”
  市井传言多半夸大,说人数五千,那实际上有个一两千就不错了。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叛军的装备至少比以往都好。
  平民起义容易被镇压,最直接的原因无非是两个:普通人不曾受过军事化训练、只是乌合之众,以及武器太过简陋,跟官兵死磕不起。
  现在青芝镇民除了锄头铁锹之外还有铠甲、刀枪,战斗力至少提升了一大截。平民手里不会常备这些,必定是有人暗中赞助。
  因此千岁才说,这起叛乱有预谋。
  “铎人的暗藏和偷运。别忘了,安涞城一直潜藏着暗中势力。”燕三郎给出了两个可能,“或者,有外人援助。”
  他接着分析道:“关键在于,青芝镇为什么叛乱?起义一般不在国都附近爆发是有原因的,身陷腹地、孤掌难鸣,很容易就被剿灭下去。”
  如果叛乱并非热血上头一时偶发,那么选在哪里不好,偏是青芝镇?
  这一天端方回来,千岁就撺掇燕三郎去问他。
  第1078章 如愿以偿
  卫国的闲人清乐伯足不能出明月楼,可拢沙宗的贵宾依旧可以满城乱走,甚至进宫去见宣王。
  世间就是这样不平等。
  端方的消息源无疑要可靠得多,并且燕三郎也不认为眼下是扩展自己在安涞城人脉的好时机。
  “叛乱啊?前天夜里爆发的。”端方果然是早就知道了,“叛军的确是武备精良。有个姓杨的都尉就住在青芝镇,结果全家被杀。叛军把他脑袋挂在镇子当中的立柱上示众,据说人人拍手叫好。”
  他讲到这里,给燕三郎解释道:“我听说青芝镇民是奚人、铎人混居,童渊族只有寥寥几户。”
  “我知道。”少年对青芝镇还有印象,“童渊族在那里虽是人少,可不是官儿就是财主,要么有权要么有钱,都要高人一等。”
  当初被他收拾掉的“刘爷”等就是童渊人,那还只是杨都尉的亲兵,就可以在镇里横着走,欺压“贱民”。
  “如今局势如何?”
  尽管已经布下结界,端方也是下意识压低了声音:“我听说宣王廷已经调派城畿戍军前去围剿,结果未知。”
  “青芝镇本身是个隘口,地形上也算易守难攻。”燕三郎知道,安涞附近没几个险要地形可守,青芝镇算一个。它背靠山峦,半个月前燕三郎就是走山路抵达青芝镇的。“但无论如何,镇民就算能暂时抵挡戍军进攻,也支撑不了太久。”
  童渊人要对付一个小镇太容易了,轻易就能切断它的道路和水源。
  “对了,莫不是安涞城或者王宫里又发生什么大事?”千岁给燕三郎提示了一句,后者照问端方。
  这回端方目光闪烁一下,答得就没有那么痛快了:“这个嘛……不好说。”
  不好说的意思,就是有喽?而且不便对外人道。
  燕三郎秒懂,也不问了。
  祸不单行。
  这天霍东进从外头溜弯回来,顺便带回了两个消息:
  首先,王廷突然任命了龙牙书院的新山长,此人名为侯南柱。
  “侯南柱?”燕三郎点头,“我听过。”
  这一位也是名士,称得上文韬武略,据说颜枭登基后颁下的民政有许多就出自他的建议。但论名气的话,他不如前山长布库。
  最重要的是,“他也是拢沙宗门下,是外来者,并且还是土生土长的云城人。”
  是端方的同门。
  燕三郎听到这里,就明白了:“宣王廷妥协了。”
  霍东进看着他,真是有些佩服。
  小少爷来宣国不到两个月,就将表面和背地里错综复杂的关系摸了个门儿清,真是了得。
  拢沙宗曾助童渊人吞并铎、奚两国,颜枭虽然建立了宣国,拢沙宗也趁机将自己的力量渗透进入宣王廷。
  双方各取所需。
  二十年过去了,拢沙宗的势力越发庞大。颜枭死后,摄政王独揽大权,大概视这些拢沙宗人为眼中钉,藉着肃清贪腐、无能之机,革掉一大批出身拢沙宗的官员,替换上自己的势力。
  布吉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拢沙宗一定对颜烈好生不满。
  神物石碑被盗之后,天灾随之而现,史无前例的大起义于是在宣国西部爆发,铎人打算自立为国。
  宣国断不能忍,但它不能一下就将所有对手都得罪个遍。按照拉一派又打一派的原则,颜烈得安抚拢沙宗,弥合双方之间已经产生的裂痕。
  因此他只查抄布吉伦一家,却没有立刻斩首示众。这不符合他向来“嫉恶如仇”的作派,燕三郎早就推断,这是他和拢沙宗谈判的筹码。
  果然,拢沙宗派来了端方。
  端方表面上是陪着裘娇娇来解救舅舅布吉伦,实际上却是要跟宣王廷争取拢沙宗在安涞城的重要利益——
  龙牙书院。
  龙牙书院是培育英才之地,也是把拢沙宗的大名刻入每一个学子脑海的重要据点,毕竟人对于母校总是格外有情。
  千岁笑道:“颜烈一定气炸了,快到手的大肥肉又吐还给拢沙宗。”
  颜烈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布库拉下山长之位,这还多亏了他有个贪腐受贿、专坑儿子的老爹。空出来的山长之位,颜烈本来必定想安排自己的心腹担任,哪知道裘娇娇这时候突然死了。
  传功长老在宣王宫暴毙,还是在给布吉伦之死讨说法的时候,因时、因地、因事而言,宣王廷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事儿若不处理得又快又好又及时,拢沙宗必定暴怒。
  强如宣国,也没有把握同时对战西边的叛乱和东边的拢沙宗啊,更何况拢沙宗在王廷势力强大,反对颜烈的声浪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这几个月来也越发地响亮。
  纠结来纠结去,最能安抚拢沙宗的办法,也就是龙牙书院山长的任免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想到这里,燕三郎目光下意识穿过窗子,往端方的房间看去。
  “端方要如愿以偿了啊。”
  裘娇娇死了,但端方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功将龙牙书院的山长一职替拢沙宗要了回来。
  这些天,他一定没少在宣王廷游说、谈判。
  千岁呵呵一笑:“现在,你还觉得他没有杀人嫌疑么?”
  燕三郎摇了摇头。
  面对旁人,他或许还有疑虑。可端方是什么人?
  端方暗算杨衡西,给柳肇庆一家报了仇,又花了好多年时间才弄死梅晶,准备夺取她的韵秀峰峰长之位,最可怕的是瞒过了拢沙宗上下,或者至少没人抓到过他的把柄。
  这人的心计和城府都是首屈一指,还特别冷血。若说他为了谈成龙牙书院山长之事而弄死裘娇娇,燕三郎也是一点儿都不惊讶。
  不过他也道:“端方虽然无情,但杀死裘娇娇不该是他达成目标的上上之策。所以,这中间大概发生什么变故?”
  端方应该与他一样,都知道杀人通常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裘娇娇做了什么事,让端方猝起杀心?
  而后,霍东进就说起了第二个消息:
  因为都城附近发生暴乱,宣王宫严查出入,以免奸人混入其中,戒备水准至少提升了两个等级,这么一来,忍冬出宫的难度也直线上升,并且容易引起盘查。
  玉太妃第二次前往铁府的行程,也被摄政王以“不安全”为由给否决了,后定无期。
  她出不来了。
  第1079章 务必擒拿归案
  稳重如霍东进,这时也有些着急:“只怕后头安涞城越发戒严,我们的计划更不好实行。”
  燕三郎同感:“恐怕安涞城最近就有大事发生,如能趁乱……”
  最麻烦的便是他们和玉太妃通联不便,想“趁乱”都不好把握时机。
  最后他道:“传讯给忍冬,让玉太妃想个办法,这两天无论如何也要出来一趟。”
  计划哪有变化快?
  霍东进点头:“好,一会儿我就有个机会递消息给忍冬。”
  他离开后,燕三郎还是慢慢悠悠吃早餐。
  既然要强行动手,千岁提醒他:“劫走玉太妃后,咱们队伍里的人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容易招徕怀疑。”
  玉太妃若是失踪,安涞城一定严查外客。
  燕三郎若有所思。
  早餐是明月楼特色,也是方圆五里最有名的鱼肉煎饺。附近的港口出产一种海鱼,肥厚少刺,但肉质不够细嫩,当地人遂将它剁成细馅儿,和碎葧荠一起包进饺子里去。下油锅那么一煎以后,只要咬开金黄酥脆的外皮就能吃到满口鱼香。
  这煎饺秀气,每个也就中指长短。
  燕三郎才吃完十个,外头忽然起了骚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