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20章 王安石回朝

第420章 王安石回朝

  政事堂在拟订讲武堂章程之后,便很快的下了诏令。
  整个国朝就开始动起来了。
  不止是武将,因为各方都想方设法的往讲武堂塞人,就连文臣也动起来了。
  几乎成了国朝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
  赵曦在政事堂拟订的人事变动中,看到了许多自己在后世熟悉的人名。
  狄青也回来了。
  “官家…~”
  狄青有点情绪激动,刚开口就语塞了。
  “汉臣,我知道你醉心于军伍。但就国朝如今之境况,虽然转向了战略进攻,但仍达不到攻伐西夏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程度。”
  “同样,由于国朝军力的提升,近些年,不管是西夏还是北辽,骚扰边境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我认为你如其在秦州闲着,不如为国朝培养些后继之人。”
  “因为你早年致仕,封赏几乎到了武将的顶峰,我也没法再封赏你了,至于异姓王,除了开朝,再没有过,我也不想封异姓王。”
  “筹建讲武堂,并将你放在武院长的职位上,我的心你能懂!”
  跟狄青这样的人,赵曦不会去藏着掖着,都是直白的说。
  “臣明白。谢陛下恩重。”
  或许会有人认为官家对狄青是鸟尽弓藏,可狄青是清楚官家抱负的,也懂得官家这样做的目的。
  国朝的军力,不是靠一将一帅来体现的。
  早年官家曾与他谈论过。一个狄青,就是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几十上百万的辽夏骑兵,唯有满国朝都是狄青,都是种家折家将,才能平灭西夏收复燕云。
  国朝抑武扬文的国策,狄青当时听了也只是听了。
  这次回朝,看到讲武堂的筹建,狄青知道,官家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都挺好,从政事堂的章程,到讲武堂文武合建,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赵曦也算是有了少许轻松的时间。
  这次南征,又一次痛揍了安南,也彻底稳固了粮食交易的本源。
  大理就更别说了,除了段思廉这个大理王,其他的跟国朝的州府没两样,还为朝廷解决了一点点冗官的负担。
  税入在逐年递增,轨道在继续延伸,地方乡绅凑热闹,轨道几乎链接了国朝的所有州府和上县。
  真有了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赵曦也知道,这绝不是真实的国朝。
  赵曦能看到的,只是臣工们看到并想告诉他的。真实的黎民生态,赵曦没法看到。
  自来到这个时代,就没真正接触过底层,所谓接触民间,也最多是汴梁。
  即便是到后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底层依然是大众,更何况如今呢?
  为时尚早?赵曦却不得不想了。
  在这档口,本来富弼配合的挺好,却因为母亲病逝,需要丁忧了。
  说真的,现在政事堂这帮相公,唯有富弼是最适合做宰相的。
  识大体,明事理,懂进退,性格圆润,德性高尚。
  “富相……富相可能夺情?”
  尽孝不再时长,赵曦不认为丁忧就是孝顺。
  “陛下,恕臣不能遵令。少小离家近四十年,未能在母亲身前尽孝。”
  “如今,母亲身逝,弼不丁忧即为不孝。国朝以孝治国,弼位居中枢宰辅,不守孝丁忧,为国朝开此先例,从而导致贪恋权势者有例可循,是为不忠。此事弼绝不可为。”
  “如今,因官家励精图治,国朝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非朝廷动荡之时,实无须弼夺情。还望陛下恩准……”
  富弼说的是实情,赵曦也真没理由夺情。
  只是……怎么说呢,自自己即位以来,虽然刚过两年,期间的事务真的不少。
  之所以如此稳妥的推行各项事务,赵曦清楚,富弼中间调和的作用不可忽视。
  富弼有声望,有资历,有能力,还有他成熟的心智和圆润的性格,在朝堂是真的不可缺。
  接下来……
  “富相,丁忧期间,何人可接任宰辅?”
  或许在富弼看来这是客气,可赵曦是真心的请教。
  后世对这些名相的记载,经过这些年赵曦的揣摩,还真的不靠谱。
  比如司马光,后世偌大的名声,在赵曦看来也就德性能对得起他的名声。
  比如欧阳修,八大家之一,可朝廷需要的不仅仅是文采。
  比如韩琦,比如文彦博等等,能力是有,操守上却比不上司马和欧阳。
  不涉及利益,他们就是能臣,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了,他们也是能臣,无非是立场不同。
  即便是再不同的立场,他们一样有站住脚的理由。
  还比如韩绛、吕公弼等人,若不是利益上捆绑的太紧密,赵曦敢肯定,朝廷会再多几个韩琦文彦博。
  这么多年以来,赵曦其实一直在回避跟这些名相交锋,基本上是背后运作的差不多以后,才会摆在台面上。
  即便是他们有所怀疑,真正自己把势做成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去针对去。
  可能是一种胆怯,反正赵曦一直回避着正面交锋。
  能把朝堂日常公务处理的妥妥贴贴的,足可见他们的能力。
  “陛下,老臣以为韩稚圭可担此重任。且,老臣建议,可召王介甫回朝,同时将韩子华、吕宝臣召回。”
  不得不说,富弼确实相当的老到。就这个建议,信息量就很大。
  他也知道韩琦强势,没他那样圆润,所以,便建议把一个更执拗的王安石召回朝堂。
  王安石跟司马光亲厚…~最起码现在亲厚,能抗衡一下韩琦。
  同时,富弼也了解自己跟吕家、韩家的关系,为避免政事堂与自己对立,就建议召回韩绛和吕公弼。
  吕公著资历稍浅,在枢密院跟文彦博不是一个层级的。如今又重心放在讲武堂了,所以让吕公弼回来,到枢密院任职。
  吕公著带着枢密院同知的本官,主持讲武堂的事务,又不存在兄弟同为执宰的忌讳。
  这样,与自己相近,绝对支持自己施政的,东西两府都有人了。
  韩琦、文彦博、欧阳修、司马光、韩绛、王安石、吕公弼……错综复杂,这该是怎样一个政事堂?
  富弼设定这样混乱的政事堂,可能有利于赵曦高高在上做一个裁决者和调停者。
  还可以利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推行自己想要推动的政策。
  富弼不知道的是,这时候王安石回朝,根本用不着赵曦去面对臣工了,他将带着三十年士林名望,开创他王安石主导的时代。
  也罢,那就让王安石回朝吧,也差不多该动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