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丞相保重> 第384章 一步之遥

第384章 一步之遥

  羊检第一封劝进的奏本呈上之后,接着,整个神都都躁动了起来。
  本是隐藏在深海之中的暗涌,一下子呈现在了海面之上,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一时间,这神都之中的文武百官,各地的郡县长官,乃至于梁军中的诸多大将、几位上将军,梁国内外,有份上奏本的官员都送来了奏本,要桓武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只是,身处在漩涡中心的桓武,却始终没有开口答应。
  星夜低垂,含章殿的大门缓缓打开,走进的是一个身形佝偻的老人。
  这座大周帝国曾经的中枢之地,经过一场破坏,如今已经修补完整。
  桓武走了进来,他的身边搀扶着的则是赵业,这个与他合作数十年的老友。
  众星拱月,桓武一步步走进这座殿堂,看着大殿之中那高拱的帝座。自太祖开国,神都作为大周的东都,这帝座便屹立在那里,经历八百年的风雨,见证了帝国的兴衰。
  四十多年前,桓武不过是一军校尉,连进入含章殿的资格都没有。
  三十多年前,桓武已经是一郡之长,秩二千石,可也只能在偏远角落里,看着那个曾经让他惧怕的大将军是如何走过最后的人生。
  直到启帝崩逝,三位辅政因帝位的人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而后便是各地诸侯进入神都,三位辅政之一杨忠率军退避关中,之后渭水大战,天下大乱,大周的一切都陷入了无序之中。
  当时的桓武也是进入神都的一路诸侯,尽管只有数千兵马,可他的位置要比原来靠前了许多。虽然还是无法进入核心,可桓武至少能够看着陈士、段恢、卢氏等一众顶尖的诸侯是如何在那帝座之前交锋博弈。
  而现在,桓武在赵业的搀扶下,静静地向前走着,走到离那帝座十步的距离,兀然停了下来。
  赵业有些讶异,可终究还是低下了头颅。
  看着这位近在咫尺的帝座,桓武心中的情绪有些复杂。他不是第一次站在这个位置,可却从来没有离这张位置这么近过。
  只有一步之遥!
  可以说,如今的桓武想要跨过这一步,登上这张帝位,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然而,此时的桓武却是踌躇着。
  “当初杨幼庵离这张位置也不过一步之遥,为何他没有坐上去?”
  一个问题,在这殿宇之中响彻。
  赵业抬起头来,拱手而道。
  “四十年前,人心在周。杨幼庵纵然手握天下兵马,执掌天下大政,可终究是借天子之名。他若是登帝位,怕是顷刻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将会相继勤王,动乱将会比渭水大战更甚。”
  赵业的答案很是标准,但却不是桓武所想要的。
  “文昌侯乃是大周忠臣,自然不会窥伺大位。”
  清悦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一身简服,夏云杺在一名中常侍的搀扶下从一旁的侧门走了进来,登上了陛台,站在了桓武面前。
  夏云杺身旁的中常侍姓方,与蹇常侍一样,资格相当老。他跟随在夏云杺身后,看着桓武,面容相当戒备。
  “臣拜见陛下!”
  桓武老迈的身躯重重复着二十年来的动作,向着眼前的陛下跪了下来。
  赵业本在一旁,动作慢了一拍,却也跟着跪了下去。尽管在赵业看来,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桓武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必要。
  “起来吧!”
  夏云杺并没有为难桓武,也没有想羞辱他,轻轻地说了这一句,亦如二十年来一样。
  “臣多谢陛下!”
  不过,桓武的身躯终究老迈,便在赵业的搀扶下,颤抖着身子,几乎站不起来。
  “老臣不中用了,陛下见笑了。”桓武自嘲地说了一句,便如一个暮年的老人家一般,可眼睛中却是精芒毕露,“只是陛下真的认为杨慈是忠臣么?”
  “昭昭青史,早已经盖棺定论。梁侯以为呢?”
  夏云杺居高临下地看着桓武,年逾四十的她还保留着少女一般的面容。只是看向桓武的目光,却是相当平静,丝毫不像面对一位将要夺取她帝位的逆贼。
  “是啊!他是忠臣。”
  桓武无力地说了一句。正如夏云杺所说,便是桓武此刻是天下最为强大的霸主,依然无法改变这一切。
  “可我桓武亦非逆贼。”桓武吐出了这一句,便像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一般,“不管陛下相不相信,二十多年前,我护陛下重返神都时,并没有篡位之心,亦有存周兴周之念。”
  “朕知道!”
  短短的三个字,从夏云杺的口中说出,却比一万把刀扎入心中更让桓武痛苦。
  桓武的声音变得激亢,他抬起头来,直视夏云杺。
  “可陛下终究还是伤了臣的心。就在陛下进入神都,坐稳了那张帝位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要招杨忠进京。陛下天资聪睿,仁德明哲,是一代雄主。若与臣联手,这天下早在十数年前便已经平定。可是陛下终究选择了杨忠,背叛了老臣。”
  当年夏云杺下令杨忠进入神都辅政,乃是夏氏与桓氏决裂的标志。
  “天下从来只有臣负君,哪有君负臣?”
  方常侍在一旁开口道,阴恻恻的声音中不乏杀意,可桓武并没有理会他。
  “试问,便是杨忠没有早逝,真的率兵进入神都,那么他做的真的能够比臣更好?陛下又怎么知道,如今坐在这张帝位之上的人不姓杨?陛下别忘了,当年渭水大战,杨忠选择救的不是陛下,而是蜀王夏云桦。”
  桓武问得很是赤裸,根本不像是一位臣子在问君王。他的话语之中满是不平之气。这么多年了,桓武一直想要向夏云杺讨一个答案。
  而如今,他也没有了顾忌。
  “朕不知道大司马当年若是进入神都,如今会不会比梁侯做得更好?也不知道大司马若是掌握了朝政,如今坐在这帝位之上究竟是谁家?但朕知道的是,大司马入蜀之后,扫除群邪,扶立皇姐,拥护夏氏社稷,至死也没有立国称侯之念!梁侯以为然否?”
  桓武听着夏云杺的话,心中忽然感到有些空荡。他无法和杨忠去比,因为杨忠已经死了。
  “所以,便因为杨羡是杨慈之孙,杨忠之子,陛下便信任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