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魔临> 第660章 侯爷问罪!

第660章 侯爷问罪!

  颖都的风,终于平息了;
  成亲王府的事,
  高高地拿起,
  又重重地放下。
  之所以说高,是因为那一夜,各部大员城内巡城司城外大营的兵马全都涌入,当真是好大的阵仗。
  放下就放下,为何还是重重?
  因为成亲王府,是放下了没错;
  成亲王没传出突发恶疾薨逝的消息,也没传出具体的治罪名目,
  王府里的人,被抓了不少,当然,在王府护卫早早地被砍了之后,这些宦官宫女之流,抓多拿少的,引起不了波澜;
  可随之而来的,
  是新任太守许文祖真正的手段;
  刺杀事件在前,是铺垫;兵马入城,这是热场;平西侯爷在城内,这是镇纸;王府的事,透着扑朔迷离,但背后显然会牵扯出一大堆不干净的东西。
  突破口,借口,缺口,
  太多太多;
  许文祖抓一批,拿一批,贬一批,罚一批,
  让苟莫离都看得极为惊奇;
  许是野人王当年先是学的军事,再在雪原上收拢人心拉拢部族,因为条件有限,所以玩儿的,还是糙活儿;
  真正的朝堂,真正的官场,是有秩序有制衡,不能随随便便喊一句:来人,拉出去砍了。
  它不是烧烤,也不是乱炖,
  而是对着一块豆腐,花上很多的精力搭上深厚的功夫雕刻出惟妙惟肖的物件儿;
  许文祖向苟莫离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官场手段,
  平西侯爷是昏昏欲睡,
  苟莫离则大呼过瘾!
  这一波连削带打,许文祖迅速控制住了局面,接下来,需要花一段时间小火慢炖继续深入调理了。
  许胖胖赴任时,
  心中早有了方略,且已经做好了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花费很长时间的准备;
  谁晓得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阵东南西北风乱吹一通后,
  自己竟然就这般将削弱颖都旧有官僚体系的计划给完成了泰半。
  原本,他是想着在自己这一任上,花上个几年时间,慢慢去做,然后剩下个小半年时间,在颖都,喝喝茶,回回味,等待着这一任满了,事儿也干好了,回燕京入朝。
  现在,许文祖当然不会因为事情提前做好了而感到沮丧和手足无措,事实上,他很开心也很满足,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去做更多的事了,去实现牧守一方更多的政治抱负以及蓝图描绘。
  所以,
  在送别平西侯爷的晚餐桌旁,
  许文祖动情了。
  没法不动情,和一个懂得人情世故又具备出色做事情能力的人搭档,真的是太幸福了。
  这种感觉,在南望城时,许文祖曾拥有过;
  几年后,来到颖都,他再次重温到了这种感觉。
  所以,许文祖一点都不奇怪靖南王会这般看重自家的郑老弟,这种手下,不看重或者冷藏才叫真正的奇怪。
  郑侯爷也和许文祖在最后一个晚上把酒言欢,
  二人一起重温了过去的辉煌岁月,
  然后又携手憧憬了美好未来;
  许文祖喝得有点多,
  最后拍着自己沉甸甸的胸脯,
  像是喝醉了又像是依旧清醒般地说道:
  “郑老弟,你放心,你侯府初立,不容易,颖都这里,有哥哥我在呢。”
  这算是一种政治上的承诺了,地方藩镇军阀和封疆大吏达成了某种同盟关系。
  其实,在镇北王放弃对那个椅子的争夺后,许文祖,也很难再算得上是镇北王府的人,甚至,可以说,他现在是一个“素人”;
  这里的素,是纯粹指的干净。
  和大皇子关系莫逆,
  和六爷党眉来眼去,
  对太子党恭恭敬敬,
  他其实不算谁的人,但谁家都觉得这胖子,不错。
  也因此,
  在这个时候,许文祖选择和郑凡联手,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燕的上层建筑,早就倾斜得一塌糊涂,燕皇、镇北王以及靖南王这三位,形成了一种在他国看来极为畸形的政治军事体系。
  若是在乾国,
  许文祖来颖都,他的第一要务不是去削什么颖都的权贵,而是死死地盯着新建立的平西侯府,分化、拉拢、打压,最终目的是将这个新兴的军事集团给瓦解掉。
  在燕国,不会这么玩儿,确切地说,是只要燕皇还在位一天,这风气,就不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得到了许文祖的承诺后,郑侯爷也是心满意足,他清楚,除非自己扯旗造反,否则,自己和许文祖将一直保持着一种政治上的同盟默契,互为外援。
  这不是六爷党,也不是太子党,而是在侯府建立后,撇开军事方面的投靠不谈,政治上,官场上,必然会有主动被吸引过来的力量。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晋东之地的发展,离不开颖都,不仅仅是朝廷对晋东每一季的钱粮输送,还有商贸、人力、运输等等方面,颖都一旦要卡你脖子,侯府就会很不舒服,这个隐患,因为许文祖,被排除了。
  接下来,
  就是闷头做自己的事儿了;
  种田,
  锻造,
  商贸,
  就差在平西侯府大门口立块碑,上书:发展才是硬道理!
  就这样,
  翌日上午,
  郑侯爷就领着自己的亲卫,出了颖都,开始返程。
  过了望江,过了玉盘城后,却没有再继续向奉新城进发。
  在回去之前,
  他还有一件事要料理。
  以前,
  自己驻守雪海关时,靠颖都孙家的关系以及朝廷上小六子的户部关系,吃得是满嘴流油,享受着比其他兄弟部队好翻倍甚至更多的待遇;
  但有些事,
  他郑凡自己能做,
  并不意味着他会愿意让自己的手下,去重复自己当年的故事。
  老子辛辛苦苦多少次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豁出命打下来的基业,拉扯出来的队伍,怎么可能由得你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开小灶?
  在这件事上,
  平西侯爷,是零容忍。
  ………
  “少将主好!”
  “少将主回来啦!”
  “哈哈,少将主。”
  宫璘一边和诸位叔叔伯伯们打着招呼一边走入自己父亲的帅帐。
  其实,宫望这一镇兵马是有驻地之城的,但那座县城现在还在翻修,暂时不适合大军入驻,所以帅帐依旧安置在军营里。
  再者,
  平西侯爷去了颖都,他宫望和北面的公孙志,理所应当的带兵出来,压一压玉盘城,为侯爷壮一壮声势。
  宫璘进来时,
  宫望正在吃着饭,三菜一汤,伙食还算可以。
  见到自己长子归来,宫望很高兴,招手道;
  “吃了没,一起吃吧。”
  宫璘是宫望长子,自幼就被宫望带在身边,其实早早地就已经独领一军了。
  但自打拜了平西侯府的山头后,宫望就将自己这个长子送到侯爷身边,美名其曰受其教诲,实则也有做质子的意思。
  只是,
  父子相离日久,老子自然是想儿子得很。
  面对和颜悦色的父亲,
  再看着父亲两鬓已经出现的两抹白,
  宫璘深吸一口气,
  却没选择入座陪着父亲一起用食,
  而是很严肃甚至带着点冷冰冰地意味开口道;
  “平西侯府麾下总兵宫望跪接侯爷令!”
  宫望先是一愣,
  认真看了自己儿子一会儿,见自己儿子一动不动;
  帅帐内,还有几个文书和一些亲兵,见到这一幕,大家也都面面相觑。
  最终,
  宫望放下筷子,走了下来。
  宫璘依旧用严肃的目光盯着自己的老子,不带丝毫退让,其手中拿着的,正是平西侯爷的令牌。
  大成国还在时,宫望就是大将。
  这些年,也是久经战阵,其身上的威势,自是不可小觑。
  更别提,还有这一层父子关系,父为子纲。
  但宫璘仍然笔直地站在那里,眼里,没太多的情绪波动。
  宫望笑了,
  双手抓住自己儿子的肩膀,捏了捏,
  很是欣慰道;
  “我儿,长大了。”
  作为父亲,看见自己儿子成熟了,心里,自然少不了欣慰。
  感慨完后,
  宫望收回双手,后退了两步,对着自己的儿子,单膝下跪:
  “末将宫望,听候侯爷令!”
  一时间,
  帅帐内的文书和亲卫们也全都跪伏下来。
  宫璘捏着令牌,脸朝着令牌,道:
  “侯爷问,宫望,你可知本侯最不喜欢什么?”
  宫望没回答,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宫璘继续道:
  “本侯,最不喜欢自己的手下人,有其他心思。”
  “末将不敢,还请侯爷明察!”
  “宫望,你自己给本侯好好想清楚,念在你我曾一同上阵厮杀过的份儿上,本侯,给你一个当面说清楚的机会。”
  “末将领命!”
  宫璘长舒一口气,将令牌收了回去,随即,自己后退三步,对着自己的爹跪伏下来,用力且庄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青了。
  先前,他是在传令,他知道,自己爹跪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手中的侯爷令。
  但看着自己亲爹向自己跪下,当儿子的,心里是真的很煎熬,只有用这种方式加倍还回去了。
  宫望笑了,起身过来搀扶起儿子,道:
  “傻孩子,这算什么,咱爷俩,一码归一码的算。”
  帅帐内,其余人也都起身。
  “爹,你犯事儿了。”宫璘说道。
  宫望叹了口气,道:“我听到了一些风声,这次王府,看似没事,但被削得很惨,颖都官场上,也有不少人倒了大霉。
  其实,爹我也在寻思着,会不会轮到自己。
  这不是仗打完了嘛,
  燕人也稳定住晋地局面了,
  就开始清理了。”
  宫望眨了眨眼,摇摇头,
  “轮到爹了,是么?”
  宫璘摇头道:“侯爷不是这样子的人。”
  宫望不置可否,退到自己帅桌后,坐下,挥挥手,帅帐内其他人全都告退走出去。
  “你爹我当初为何投靠侯爷,所图的,不就是当这一天来临时,有个靠山罩着么。
  燕晋有别,至少在这两代,燕晋之分,还是很明显的,燕人也会一直留意燕晋之防。
  先前打仗时,一切矛盾都能压下去,现在……呵呵,说白了,还是卸磨杀驴。”
  “爹,我跟着侯爷,也有些日子了,在侯爷眼里,真的没有燕晋之分,甚至是野人,在侯爷那里也能得到重用,侯爷的格局,很大。”
  如果是其他的父子,儿子敢当面反驳父亲的观点,父亲很可能会给一个不屑的笑容,再评价一句:
  儿啊,你太天真了。
  但这次,
  宫望明显是听进去了。
  主要原因,不是多相信自己儿子的眼光,而是根据自己对平西侯爷的了解。
  先前,颖都的风,吹到他这里来时,作为晋人大将的本能,他产生了源自于自身血统差别上的不安全感;
  这是最大也是最基础更是无法动摇的世界观。
  现在,
  因为儿子的话,他可以稍微缓一缓,去思索这一层之下的事情了。
  然后,
  再联想到自己儿子传来的侯爷的话,
  宫望觉得,自己应该是抓到问题的本质了。
  “为父,明白是什么事了。”
  有些事,你做起来时,不觉得有什么;
  正如当初平西侯爷在雪海关吃得满嘴流油时,只觉得是靠自己的本事多要来了钱粮,给谁吃不是吃不是?
  但反过来,尝试站在侯爷角度去推一下,宫望才意识到,这种事对于真正的上位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侯府这尊新建立的体系,意味着什么。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
  当初郑侯爷“损公肥私”占大头时,头上的,是田无镜,老田对这种凭本事吃饭的一幕,就算知道了,也是默许的。
  不仅仅默许这个,
  连当郑侯爷说野人王在自己手中时,
  老田也只是回一句:
  知道了。
  而宫望头上的,是郑侯爷自己。
  “咳咳………”
  宫望开始咳嗽起来,
  道:
  “是为父,欠考虑了。”
  当弄清楚真正的问题所在后,宫望反而卸下了负担;
  毕竟,犯错,还有认错的机会,且侯爷的传话里,也给了自己去认错的铺垫;大不了受罚,自己还能改正,谁能一辈子不犯错呢?
  比起这个,那种纯粹因为晋人身份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才是真正地会让宫望感到绝望。
  现在,反而好了。
  宫望长舒一口气,
  道:
  “为父先前是被吓到了,呵呵。”
  这是自嘲,因为先前的他,哪怕在儿子面前,也没能完全掩藏好自己惊弓之鸟的状态。
  “公孙志部,向南压了几十里,梁将军部,向西,压了八十里。这两支兵马,像是两把钳子,已经靠上了为父。
  为父还以为,是侯爷,想要对为父动手了。
  现在看来,
  是侯爷还在给为父一个机会啊。”
  宫璘马上道:“父亲,如果侯爷不打算给您机会,就不会让儿子过来传这个令了,侯爷这人,最不喜欢麻烦的。”
  可以听出来,
  自己这儿子,在侯爷身边待久了,就开始崇拜侯爷了。
  宫望心里难免有些唏嘘,儿子原本崇拜的,应该是自己才是;
  这当爹的,心里难免会有些吃醋。
  “为父知道了,为父这就准备准备,兵马全都留在这里,你我父子,去奉新城,为父要当面向侯爷请罪,请求宽恕。”
  放下兵马,孤身入奉新,进侯府,是最好的姿态,比千言万语还顶用,尤其是对于一个将领而言。
  宫璘却摇摇头,
  道:
  “父亲,不必了。”
  “什么不必了?”宫望有些疑惑。
  宫璘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痕,笑着道;
  “侯爷说了,如果父亲打算孤身去奉新城的话,就请父亲出帅帐。”
  “出帅帐?”
  宫望马上意识到什么,离开帅座,径直走出帅帐。
  一出来,
  他就看见先前从自己帅帐里出去的文书和亲卫被制服在地上,脖颈上架着刀;
  而在自己前方,
  站着好几排身穿飞鱼服的侯府亲卫,这些亲卫外围,则站着自己麾下一部嫡系兵马士卒。
  他们持刀,他们张弓搭箭,
  但刀口和箭口所对准的,不是这些飞鱼服,而是自己所在的帅帐!
  甲士中央,
  有一把椅子,
  椅子上坐着一个男子,
  男子正剥着花生,时不时地吹一吹,再丢入嘴里咀嚼。
  正是平西侯爷!
  而在侯爷身旁站着的,是他宫望一手带出来的嫡系部将,套用燕人的标准,比如镇北侯府,这个部将,相当于他宫望的义子了。
  这个义子,手头兵马其实并不算多,但平日里,却承担着拱卫自己帅帐充当中军砥柱的职责。
  这个义子,背叛了自己。
  在自己于帅帐内和儿子说话时,
  他带着侯爷进来了,还悄无声息间,控制了自己的帅帐外围。
  只不过,也不能说是背叛吧,因为自己本就是侯府下的总兵,他这个义子,其实也是侯府下的将领,听命于侯爷,也是理所应当。
  另外,在更远处,宫望还看见了一众自己麾下的其他将领,他们的表情,很纠结,但他们没有被束缚和看押住,他们其实也是自由着的,但很显然,他们不会去为自己调动麾下兵马了。
  因为,
  大燕平西侯爷,
  他人,
  已经坐在了那里。
  平西侯爷在颖都,颖都的浪,就翻不起来;
  谁都知道,侯爷真正的威望,其实在军中。
  没道理他在颖都可以压得住场子,在军中,就压不住了,哪怕,这是晋营。
  宫望没有再犹豫,
  很干脆走上前,
  两侧飞鱼服护卫没阻拦他,
  待得走近后,
  宫望对着坐在椅子上的郑侯爷跪伏下来:
  “罪将宫望,犯下大错,请侯爷责罚!”
  郑侯爷没急着做声,
  而是摊开手,
  手掌里,有一把剥好的花生,
  他吹了吹,吹起了一片“红妆”,
  然后,
  将手摊送到跪伏在自己脚下的宫望面前,
  轻声道:
  “来,吃花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