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农家小福女> 农家小福女 第1641节

农家小福女 第1641节

  京城正在封印过年中,年前各种请安折子都清理过了,现在还会送来的折子多半都是事折。
  俞大人想着他们反正已经没可能回去过年了,干脆没催送信的公差,让他慢悠悠的送去。
  于是三到五天的路程他就第五天送到的,朝廷已经开印处理公务。
  折子送到中书省,白善一眼就看到了洛州送来的折子,于是先将折子抽了出来,一目十行的扫过后没有写下建议,而是转手压到了方大人的案上。
  见方大人一头雾水的抬头看他,他便笑道:“亲隐。”
  方大人:……既然要亲隐,有本事你倒是不看呀,看见洛州的折子就避开不懂吗?
  他瞥了白善一眼,先拿起来看过洛州的折子,想了想后写了处理意见夹在其中,放到了已经右手边次一等重要的折子里去。
  所以皇帝直到下午才看到这封折子,里面已经有中书省写下的处理意见,但皇帝只扫了一眼,他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皇帝召见了萧院正,“地方医署问题甚多,与地方县衙关系有些紧张,这三年里,光是御史台收到的关于地方医署的弹劾折子就有一百六十八封,如果加上你们地方医署弹劾地方县衙的折子,那总计二百十二章。”
  萧院正就叹息,“我们弹劾的还是少了,比地方县衙弹劾我们的少了许多。”
  皇帝:“……朕想说的是,这些矛盾总积攒着不行,他们之间权责部分相交,利益纠缠,很难谁服谁。”
  “但总体来说,医署底气不足,这也有你们太医署的原因在,你们派到地方上的全是学生,他们在治病救人上都不是很有经验,更不要说管理地方医署之能了。”皇帝道:“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底气不足,压不住手底下的人,更不要说和地方县衙合作了,你细算一算,你们设立的地方医署,现在还有几个不受地方县衙挟制的?”
  萧院正沉默了下来。
  第一批设立的地方医署其实不多,就十三个,其中做得最优秀的是郑辜,他占有天然的优势。
  他在济世堂当过小掌柜,有经验,背后是济世堂和周满,底气足,也有手段和才能,医术也不错,所以洛州医署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只是没想到也是第一个遭遇重大打击的一个。
  萧院正叹息一声,觉得管理太医署可比太医院难太多了,这个太医署令当得好辛苦。
  他虚心的请教皇帝,“请陛下教臣。”
  皇帝就颔首道:“在再扩大前,你们需要派一个有能耐的人到地方上撸清了和地方县衙的关系,至少要和地方将最基本的守则和规矩定下,这样便可推广之,有了框架,地方医署和地方县衙再相处那就大差不差了。”
  说到这里,皇帝脸色微沉的道:“以后自然也不会再有这种地方县衙为了赶走医署而掺假药陷害之事。”
  萧院正也不是傻子,把他太医署和太医院里的人都拉出来过一遍就知道皇帝指的有才能的人是谁了。
  地方县衙里的官员,不说县令,就是下面的主簿和县尉就不是吃素的,虽然不太开心,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太医署和太医院里的太医们治病救人还可以,但在管理地方之能和与人交际的能力上还是与这些县令、主簿和县尉差了好大的一截。
  尤其是在朝廷法度的理解和规章制度上,他们这些人相差更多。
  毕竟,太医们读《素问》《本草》之类的书是正常的,读《大晋律》之类的才是不正常的。
  地方县令都有越级向皇帝上折的权力,但太医院的太医们,他们就在京城,品级够了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汇报之类的,要么是报到他这里来,要么是直接面见皇帝回话了。
  口语汇报和书面议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何况他们谈的内容还有这么大的区别。
  他在脑海中翻遍了整个太医院和太医署,目前明显可见能够斗得过那些县令的只有周满了。
  她和他们不一样,她和文官们一样,是从《千字文》启蒙的,不仅读过《论语》《礼记》和《尚书》,史书和历朝律法也是翻过的,完全是照着文臣的路子来培养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说最了解文臣的,那肯定是文臣,所以就让周满去吧。
  萧院正悄悄的抬头看了皇帝一眼,便也试探性的提出道:“陛下认为周满如何?”
  皇帝叹息着点头,“她不错……”
  既然不错您叹什么气啊。
  “就是太不错了,她这一走,京城这边可也需要她的医术呢。”
  萧院正:“……陛下宽心,周太医去西域的时候京城不也一向都好吗?”
  他们的医术也不是摆设好不好?
  皇帝一想也是,萧院正和刘太医等人的医术也很不错了的。
  有了章程,又定下了人选,萧院正也放松了许多,很干脆的问道:“陛下是要把周太医放在洛州吗?”
  “不,”皇帝直接摇头道:“洛州不合适他们。”
  萧院正不解。
  皇帝道:“洛州富庶,上面的大家之族不少,更是不少官员的故乡,想在那里先铺展开来可不容易,郑辜便是前车之鉴。”
  失去一个郑辜皇帝不是很心疼,可要是失去周满,那他可就心疼了。
  皇帝道:“朕给他们选了一个好去处。”
  萧院正喃喃,“他们?”
  “不错,就是他们,”皇帝从旁边拿过一封折子道:“白善上的折子,他请求外放。”
  皇帝道:“医署在地方上之所以举步维艰,就是因为和县衙更多的是竞争的关系,唉,朕明明是想让他们改善民生的,也不知怎么自己一窝蜂的斗起来了。朕现在给了他们机会,就看他们会进展得怎么样了。”
  萧院正纠结起来,“陛下,这样会不会对夫妻关系不好?”
  皇帝一听,没好气的道:“当年太医署的折子上也有白善的一份,既然也是他的提议,怎么会不好?”
  这样才更容易吵架吧?
  不过萧院正想了想没说出来,罢了,再吵能吵到哪里去?大不了和离自己过,到时候多的是大好男儿给周太医选。
  第2820章 安排
  这件事皇帝还未在朝堂上公开说,也未与其他大臣商议,只和太子提了一下,萧院正是第三个知道的人。
  之所以告诉萧院正,还是因为要他准备一下周满离开后的事。
  萧院正果然回去找刘太医等人商量起来,“周满一离开,宫中和京城这边的女医就不够用了,仅靠刘医助一人是不够的。”
  他看向刘太医道:“等周满一走就提刘医助做太医,暂定品阶七品吧,再从太医署中挑选两个女学生进太医院做医助。”
  刘太医立即投桃报李,“周立君不错,她的医术在众多女学生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萧院正想了想后点头,他也属意周立君,一是对方医术的确好;二来周满外放肯定要降级的,虽然罪名皇帝都给她想好了,但打了一棒子也要给人一个甜枣,应在周立君身上也不错;三来,他们太医院需要培养更多的女医,周立君跟着周满见识过不少,面对贵人并不怂,比其他女学生更有优势。
  “还有谁?”
  郑太医对太医署里的学生也比较熟悉,想了想后道:“陈半夏和苏叶也都不错,这一次东征之战中她们也立下了功劳。”
  “那就暂时定下她们三个,回头筛选一下,选两个进太医院,剩下的还能安排进京城医署中,我已经和陛下上书要在京城中建一所医署,和地方一样,专门负责四品官以下的身体健康,还有辖地内贫苦百姓的求医之事。”
  郑太医心一紧,问道:“求医的标准是什么,若是谁都可以,医署这边要耗费的药材很大吧?”
  “只免下户的药费和诊断费,”萧院正道:“都还只是普通病症,大的病症要耗费的药材贵重,我们肯定开不了方子,但除此外,最主要的还是种痘,如今禁军侍卫能接种痘苗的都接种了,接下来该轮到普通百姓了。”
  郑太医恍然大悟,京城的人口可不少,就是去掉流动人口,常住的也有几十万,这么多人没个两三年根本接种不完,这样大家的事情就不小了。
  萧院正道:“东郊的那个皇庄依旧给我们太医署用。”
  他顿了顿后道:“陛下说派去地方医署的都是学生,没有管理之能和经验,而京城医署就在京城,在陛下和朝臣们的眼皮子底下,我们要是再出错,太医署真的无脸立足于朝中了。”
  其他人一听,不由面面相觑起来,小心的问道:“所以院正的意思是?”
  “派个人去接手京城医署,”他道:“从太医署调到京城医署,太医院这边的职位依旧保留着。”
  毕竟,地方医署可没有职田可分,他们只有俸禄。要分职田还是得看太医院的职位。
  大家互相看起来,都不太愿意开口去,虽然京城医署还是在京城,但毕竟已经属于地方医署了,和太医署还是不能比的。
  萧院正见他们无一人开口,便起身道:“你们回去可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告诉我。”
  刘太医便慢悠悠的跟在萧院正身后出去了,谁去也不可能他去,一来他年纪太大了,在太医署里都很少管事,更多的是和周满一样教书而已;
  二来,他在宫中坐诊的时间更多,萧院正不在的情况下,帝后和太子那边要是叫,基本都是叫的他;
  三来,他官大!
  刘太医仗着脸够老,追上去问萧院正,“院正让他们自荐,心中没有人选吗?”
  “有。”
  刘太医便笑问:“是谁?”
  “郑太医不错。”
  刘太医失笑,“那您还让他们自荐,直接点了郑太医不好吗?”
  “一来是看看有没有愿意到地方上去,要是有人开口了,以后找了机会把人派到地方上去,现在我们医署在地方上的处境可不太好;二来,郑太医要是自己愿意,开口请了,那我顺势给他岂不是更好?”
  萧院正和刘太医并排走,叹息道:“济世堂在京城还算有名,虽然太医署这几年没少组织义诊,为平民百姓看病,但和建立医署还是有点儿不一样。哪怕医署只给下户免掉诊费和药费,但其他人肯定也会来医署求医,甚至,这样的病人还会比免费的下户还要多。”
  “这势必会抢走医馆药铺的生意,由郑太医来做这京城医署的第一任署令,就看济世堂怎么选择了,但不管怎么样,郑太医去做这件事要比其他没有根基的太医去做要容易得多。”
  刘太医点头,却冷不丁的浇了一盆冷水问,“那要是郑太医反过来选择了济世堂呢?‘
  萧院正脸上的笑容就微僵,然后扯着笑道:“那就只能对不起了。”
  官场有人情,但无情更不会少。
  刘太医便不再说话了。
  太医院在做着准备,皇帝便将洛州的折子压了压,直到周满每一旬一次的折子也送到京城,拆开看得知恭王的减重事业进行得很好,而且洛阳这段时间阳光不错后便将俞大人的折子批了下去。
  他没让郑辜留在洛阳,既然要周满外放,那就得有借口,所以他让俞大人和夏大人处理好洛阳的事务后就将一干人等押送回京。
  至于周满这边,皇帝给恭王写了一封信,和他道:“洛阳即将化雪,雪灾刚过,未必不会回寒,你既要减重不如回京来住。”
  又道:“太极宫潮湿,住着不舒服,你可以去城外的汤泉别院居住,既有利于腿疾,也利于减重。”
  皇帝道:“正月底可以启程,说不定还能与家人共度龙抬头。”
  皇帝将信寄出去后便和太子道:“朕给你圈的三个地方你选得怎么样了?”
  太子道:“儿臣还在想。”
  皇帝颔首,“你好好的想,白善有才能,但还需历练,如今国泰民安,不似我那时候是战乱,随便将人丢到一个地方,各种纷乱都占齐了,捋顺了一个地方,该会的也都会了,不会的,基本都死了。”
  “所以你养臣与我培养臣子的法子是不一样的,”皇帝叹息道:“可惜现在朕得用的左右手也都老了,不知最后能给你留下几个来,所以你得自己养臣。”
  皇帝敲了敲桌子道:“好好的选一选。”
  太子沉思着应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