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162章 东西方剑术一

第162章 东西方剑术一

  这时的张六少,也正如他对公众所说的:“我只希望我的同胞们能够理解我的诚意,原谅我愚蠢无能。虽然我已铸成了许多大错,理应受到最强烈的指责,但我确实已经为我国的利益进行了奋斗,尽管它是徒劳无用的!”
  处于被迫下野困境中的张六少,自然很急于去寻找一条东山再起的自强振兴之路,在这种急迫心态的促使下,使他将赴欧考察的第一站选在意大利。
  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飞速发展,仰望大名很久,听说德国学习的也是这套。
  英法等国,更是世界列强,一定要去学习。
  如果能去苏联观摩学习一下,就更加完美了。
  张六少觉得,如果想重新指挥东北军,就必须向这些欧洲强国学习求经。
  他的这些想法,在船上无聊的时候,已经与王洪聊了几次。
  王洪听了好几回,除了知道张六少与意大利的驸马爷关系非常好,对其他的却不感兴趣。
  张六少也知道他与王洪说这些,实在是对牛弹琴,却总忍不住激动的心情,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
  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女婿阿佐·齐亚诺伯爵,曾当过驻华公使,与张六少是至交好友,于夫人与齐亚诺的妻子爱达·齐亚诺也是密友。
  张六少抵达罗马时受到意大利官方的热烈欢迎。
  他几年前就在齐亚诺这里,听说了***是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衰败转为振兴的根本原因。齐亚诺所吹嘘的墨索里尼,一下便成了张六少憧憬的偶像。
  而现在改任意大利外交部长的齐亚诺,更希望借此机会向张六少鼓吹与宣传***主义,所以他数次致电致函,敦请张六少早日来访意大利。
  齐亚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郊安排一幢宫廷式的小洋楼,作为张六少一行人的下榻之处。
  三天后,齐亚诺亲自陪同张六少前往意大利首相官邸,拜访墨索里尼。
  可是,在与墨索里尼面对面的几次交谈中,张六少才明白自己找错老师了。
  墨索里尼的几个观点,让张六少由崇拜变成了反感。
  特别是“***就是通过武装暴力对敌对者的镇压!”这句话,让张六少极为不悦,他联想到了日本关东军的武士道。
  此外,他一方面看到***主义表面上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实质上是凶残、野蛮与暴力的代名词,从内心里产生了抵触与厌恶。
  当看透这些时,墨索里尼再邀请张六少交谈,他就以生病为由推却了。
  这些都与王洪无关,他已经沦陷在与西洋剑法的交流中。
  张六少在意大利一共待了三个月,由于都是官方接待,高官陪同,反倒没王洪什么事情。
  王洪便找个了机会,与齐亚诺谈起,想与意大利的剑术高手做一下交流。
  齐亚诺了解了王洪的身份后,认为这是东西文化在剑术上的高级别交流,立刻把这个消息转给了意大利的文化部门,于是王洪便迎来了一批批古剑术研究学者和古剑术练习者的到访。
  于是,在张六少越来越不满意的时候,王洪却发现了越来越有意思的一些事情。
  意大利的剑术也是源远流长,古老的流派众多,风格打法迥异。可不象意大利面那么柔软,更不象意利大人的浪漫。
  象意大利刺剑术,虽然只能用于公认的规则约束下的决斗,可剑招实用而凶狠,剑式更是发展到了可利用的极端。
  著名的菲奥雷流派剑术,与中国剑法相比,有很多类似的理论。这个流派同样有阴柔卸力的技法,避开对手剑刃而攻其空门,看上去有些花哨一些。其卸力、滑剑、侧击、低身侧闪、抢中线、剑格与剑柄的运用,少了很多中国剑法中的花哨动作,招简意骇,并且也有精致的步伐和距离控制技术。在本质上,与王洪的剑法十分相似。
  这让王洪大为惊讶。
  他在中央国术馆的时候,还真有‘论武技诸夷皆不如’的大中华思想,而达到了明劲的程度后,更有‘中原武术,博大精深,细致缜密’的想法。
  但出国这一看,外国的东西同样也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各有各的精华,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适用。
  反而中国武术,假大空的太多,没断了实战的门派更是少的可怜,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说祖宗的厉害。
  欧洲的剑法大致的脉络没断过,武技不甚精细,却足够实用,更有足够的物证,让后人去推敲。
  王洪还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意大利只研究剑术,而不去参与实践的学者很多。他们可能不擅长运用剑术,却能把剑术发展历史及其衍变的因原说的清清楚楚,完全是做学问的学者。
  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你都不练,怎么能研究的明白?
  事实偏偏是这些不练的人,做起学问研究来,没有更多的主观,采用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研究方法。这对王洪的帮助非常大,让他从脱离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剑术,能更宏观的去把握剑术的本质。
  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方面找来与王洪见面的,都是这样的学者。
  学术上的收获是双方的,这些研究者也开始了解中国剑术的风格与特点,与欧洲的剑术研究互相参照起来。
  直到意大利政府方面找到了几个可以代表一国脸面的剑术高手时,这才准备做技术层面的交流。
  ------
  每章一说:进入清朝后,拳师间交手的拳脚功夫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搭手类,推搡一样。象太极的推手、八卦的搭手、形意的搓手、咏春的黏手,以不伤和气分输赢为主。另一类是脱手类,距离比推搡类稍远,使用踢、打、摔、拿四技。推搡类的武艺的确是追求身体‘良能’的一个好办法,却只能集中在武师间,放大,就成了太极拳现在的样子,能玩不能用。而脱手类的武艺,却也只能在拳师间交流,大家比试的是武艺上的能耐,评价是:“你这招好,我不如你”的服气感,而不是打倒人就算赢的现代竞技。因为要追求单纯的输赢,剑刀枪棍更能达成“我站着,你倒了,你永远没机会赢我了”那一击毙命一劳永逸的结果。现代竞技比赛,在宋朝时就有一个词说的非常形象:“臝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