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临安美食录> 临安美食录 第63节

临安美食录 第63节

  蹄髈炖得软烂,筷子轻轻一挑上面一层肉皮就脱离了肉质,颤巍巍在筷子间打战。
  邓行老拿起给勺子给福冬筷子上油亮亮的肥厚肉皮浇一勺盘子里的蘸汁:“这样才解腻。”
  福冬终于将这肉皮送进嘴里——
  肥厚,丰饶的肉皮,吃起来软软的,滑滑的,满口胶质。
  肉皮下面还带着一点脂肪层,又肥又厚。
  而那层蘸汁果然解腻,卤香中有浓郁蒜香,还带着些许微辣,格外开胃。
  邓行老满意地看着福冬瞪大了眼睛,自己也夹起一筷子肉送进嘴里。
  边咀嚼边说:“嗯,肉质不错,细嫩,看来是火候把握得好!”
  “蘸料酸辣开胃,调制的时候用了心思!”
  福冬不懂那些烹饪技艺,他只觉得这道菜可真好吃。
  吃多了以后有些腻,再喝一口鱼面的汤汁。
  鱼面的汤汁全部是鱼汤,又浓又稠,喝起来鲜味十足。
  白歌阑啧啧称奇:“这道菜怕是要费好些银子罢。”
  曼娘狡黠一笑:“倒不用,这是每日西湖边上渔夫那里买来的下脚料小鱼小虾。”
  “收拾后鱼肉下锅炖煮,长时间炖煮后鱼肉都脱骨煮入了汤中,有碎骨鱼刺也无妨,上菜前用纱布过滤鱼刺便是。”
  “稍微大些的鱼则剔出鱼肉拿来放入面粉中做成鱼面。”
  “小虾嘛,全部裹了面下锅油炸,做成下酒菜油炸河虾。”
  白歌阑瞠目结舌。
  曼娘笑道:“从前那座八珍楼多是海味,来往至少也是小康之家,新开这座八珍楼便是以平民为主,因此我少不得要在用料上精打细算些。”
  白歌阑啧了一声,忽然发现一个疑点:“这菜固然原料不费什么银子,可是人工呢?你雇人也要花钱呢。”
  “这你就有所不知。”曼娘笑眯眯,“多亏永嘉侯府大咧咧提亲帮我扬名,许多人便慕名要来我酒楼学厨艺。”
  “只不过那么多人鱼龙混杂,我实在不知里头有多少人是永嘉侯府的探子,又有多少人是想浑水摸鱼,索性将他们都送去剥鱼虾,真想用心学艺的,便是剥十年都能忍,可那些宵小之徒,只怕剥两天就撑不住了。”
  白歌阑至此是心服口服,竖起了大拇指:“姐妹,从此临安城里我只服你。”
  第五十九章 茭白拌柔鱼丝、黄焖茭白鸡……
  第二天是个风和日朗的好日子, 曼娘命人将八珍楼的牌匾挂了上去:“这牌匾是请了太平坊一位状元郎书写,如今上过金漆才好抵御今后百年风雨侵蚀。”
  福冬跟在后头,一口一个“大娘子”, 这孩子性子虽然胆怯却胜在做事用心。
  他原先忐忑于今后的日子因而自打曼娘来了就跑前跑后,似乎有了主心骨。
  李山早按照曼娘的叮嘱,将当日太后赏赐的绫子、绢花都物都用大红锦缎铺就的红漆木盘盛了, 摆在大厅正堂条案上,旁边布置着香花瓜果。
  这样一是为着显得恭敬皇家, 二来是为着震慑前来找茬的宵小。
  西湖边上的酒楼林立, 能在这里立足至今的无不势力丰厚, 不同上一座八珍楼在街市里的平静, 只怕今后还有的麻烦呢。
  几转鞭炮噼里啪啦响过, 八珍楼算是开张了。
  因着恒家娘子被两家提亲的奇闻传遍了临安,酒楼里不缺客人, 早早就聚集了一大批看热闹的百姓。
  眼看酒楼开门,自然一个两个涌了进来。
  酒楼布置看似与其他酒楼并无不同, 可奇就奇在点菜时店小二却不点菜,反而问他们:“我们酒楼的菜式每日不同, 皆是配好的定食, 不知客人还要一尝么?”
  配好的定食?
  这又是什么花样?
  店小二便耐心解释:“每人一份,一共三个菜或五个菜, 有荤有素,三个菜的是三十文, 五个菜的是五十文。”
  食客一听先瞪大眼睛:“三十文?一共三十文?”
  有那恒家酒楼的熟客,知道底细,问起了店小二:“原先你家那栋八珍楼,一道菜也至少三十文呢, 怎的今儿三个菜才三十文?”
  还有急性子的嚷嚷了起来:“你家可是假冒的八珍楼?”
  “对啊,是不是有人眼红恒娘子就又开了一家假冒的八珍楼!”
  “诸位且慢。”声音响动处,原来恒曼娘从后头走了出来,她安抚诸人,“且放心,这家八珍楼正是我开的。”
  “恒娘子!”
  “少东家!”
  熟悉的食客们纷纷与曼娘打着招呼,但满腹都是疑惑。
  曼娘似乎看穿了他们的疑惑,笑道:“第一座八珍楼是海味八珍楼,楼里俱是海物,主打海里八珍,今儿这座八珍楼是水中八珍,主打的是水八珍,自然价格也便宜些。”
  “水八珍?”
  “正是。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菱(引用备注,见注释1)八样被唤做水八珍。”李山在旁解释道。
  食客们又问:“那为何我们无法点菜呢?”
  “就是啊,恒娘子,我想今儿就吃尽水八珍。”
  “那可不成。”曼娘笑道,“这家酒楼价格低廉,一来是因着食材便宜,二来是想叫更多平民百姓也尝到水中八珍。可为了低成本,我们便只能用定食,大厨去市场上采购,哪种新鲜便买哪种,当日想吃什么只能看运气。”
  这老饕们是懂得的,水八珍产自水中,讲究的便是一口鲜。
  去市场购买,哪种水八珍新鲜还真是要碰运气,或许今天的莲藕水汪汪,或许今天的莼菜鲜嫩,都要讲究运道,急不得。
  这般一解释,诸人便踏实了:“那便听恒娘子的。”
  “就是,有少东家用这法子把控着食材的新鲜,怎么也难吃不了。”
  话是解释清楚了,可门口有些围观看热闹的百姓还是没懂规则。
  黄文渐便是个迷瞪的,他从外地贩卖了丝进京,卖了个好价格将银钱存在了银装,这才放下心来想在临安转转。
  听人说西湖边上风景好,他便往西湖边上走,果然翠柳摇摆暖风拂面。
  到了饭点肚子咕咕叫便往周围寻找吃饭的地方。
  可这一找却发现不妙。
  为何?
  西湖边上的地价不菲,是以建在此处的酒楼皆布置得金碧辉煌,里头的菜品也都是高价出售,为的就是瞄准富人。
  反正西湖边不缺整个临安乃至整个大宋的有钱人。
  至于穷人也不傻,来逛西湖时常自己带些点心茶水充饥。
  大家和和气气,你去你的高价酒楼,我在湖边吃我自带的炊饼粉面蒸糕,共赏同一片西湖,多少年来相安无事。
  难就难在黄文渐是个外乡人。
  他可不知道这其中的缘故,身上除了钱袋并未带饮食,等到了饭点问了两家酒楼是一家都不敢进去。
  正揉着肚子愁眉苦脸,忽听得旁边百姓招呼同伴:“去瞧瞧,三十文就能吃饱!”
  什么?三十文?
  黄文渐忙跟着走上去。
  走到一家“八珍楼”的酒楼前头,这家酒楼与周围的酒楼并无不同,一样的彩楼欢门,黄文渐便有些犹豫起来:
  莫不是自己听错了?
  他迟疑不前,可肚子实在是饿,便小心问旁边往酒楼里走的一对女子:“请问这酒楼三十文能吃饱是怎么回事?”
  那两位女子显然是热心的老食客,便自发给他们讲解一番:“酒楼有定食哩,你交三十文,店家便端上来三道菜,有荤有素,虽然每份量都不大,但能保证能吃饱。”
  黄文渐一听,这不是久旱逢寒霖么?!
  他忙给两位食客唱了个大喏,走了进去,要了一份定食。
  不多时,饭菜便端了上来。
  只见三个巴掌大的小盘,分别是茭白拌柔鱼丝、黄焖茭白鸡块、辣炒梅干菜肉末。
  旁边一个小碗盛了一碗二米饭,小二许是见他是个壮年人,还特意提醒一句:“客官若是吃不饱还可添饭,一碗饭八文。”
  黄文渐道过谢便尝了起来。
  他肚子空空,先夹起一块子黄焖茭白裹着米饭送进口里。
  热气腾腾的滚刀块茭白裹挟着鲜美的鸡汁,一咬便觉肉味十足,裹上小米和大米一同蒸就的米饭,登时抚慰了空空的肠肚。
  黄文渐心满意足。
  这才仔细欣赏起这道菜来,原来这道菜是将鸡块和茭白一并黄焖,再听旁边那桌食客在议论:“今日的八珍是茭白!”
  “少东家真是兰心蕙质,居然能想到将水八珍一一做来。”
  黄文渐定睛一瞧,原来这桌食客是刚才在门口热心向他解释的两位女子,当即微微颔首向对方打招呼。
  他这才察觉到今日这几道菜里头皆有茭白。
  他是姑苏人士,自然知道水八珍,因而也来了兴致。
  再看辣炒梅干菜肉末,里头茭白和梅干菜被切成了短短的细末,被红茱萸辣油炒制过后,盘子里一汪红油。
  瞧这应当很下饭吧?
  黄文渐忍不住用筷子头夹起一小嘬辣炒梅干菜肉末,梅干菜被肉末里的荤油浸泡过,吸满了肉汁,不复干枯,放进嘴里肥厚的油脂与梅干菜柴柴的口感想反差。
  如此一来油脂不显油腻梅干菜也丰腴好吃起来。
  里头的茭白丁也清脆可口,格外下饭。
  第三道茭白拌柔鱼丝用的是凉拌的法子,将茭白切丝后与柔鱼丝一起烫煮后凉拌。
  里头有香芹丝,瞧着整道菜粉的粉,白的白,绿的绿,煞是好看。
  吃起来也脆生生的,各有各的滋味,满口脆爽。
  旁边那两位食客正是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庄家姑嫂二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