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大唐侦察兵> 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聚幽州

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聚幽州

  一日,这些侦察兵正披着伪装网躲在一棵树上,遥遥注视着高丽军军营的动向。忽然,他们发现一批手里拿着铁锹锄头等农具的高丽平民在高丽士卒的驱赶下从外面回到营中。看这批平民的数量,恐怕有五六百人吧!
  他们手中拿着的农具侦察兵们莫名其妙,感到不解。这些农具能干什么?
  虽然不解,但是侦察兵也不会跑去抓个平民来问问。在几万人的大营中找到人,然后无声无息的带走,这种难度太大,几乎不可能完成。
  第二日,这些平民再次被驱赶出营,带着农具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侦察兵见机不可失,赶紧派出几人尾随其后。
  当这几名侦察兵跟着这些高丽平民一直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却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一条大约两张宽的小河边上,一道由木桩和泥土砌成的大坝隐然成形。小河边上,正有七百多平民正在劳作,修筑大坝。而这新来的五六百人也在士卒的驱赶下,加入到了劳动的行列。
  几名侦察兵对望一眼,然而悄悄退开,沿着这条小河的下游潜行。
  走了四五里路,赫然看见了这小河的尽头,却是汇入到了辽水之中。
  虽说这辽水附近,乃是一片平原,然而,在辽河东面,仍旧有不少的小河小溪直接或是间接的汇入到辽水之中。如今初夏多雨,这些小河小溪也是水位暴涨,但和辽水一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高丽军才得以拦河筑坝,以蓄河水。
  等到唐军渡河之时,再破开大坝放水,定会形成一次大的人造洪峰。
  见识到了高丽军的做法,这些侦察兵们深知此事重大,需要迅速回报。可是辽水水流依然很急,暂时过去不了。
  继续在这里潜伏了数日,辽水水位终于回复到了正常。趁着夜色,侦察兵们依旧凫水过江。结束了这次渡江侦察。
  回到军营之中。张俭见到众人回来,正要以违反军令之由施以军法,重重杖责他们一顿,也好让他们长长记性时,那侦察兵们却拿出了他们在辽水东岸的侦察成果来。这才免去了皮肉之苦。
  其实张俭也是舍不得杖责这些侦察兵,毕竟他们个个都是精锐,而且有一部分侦察兵是从幽州暂时调过来的,张俭也要给幽州那边一个面子。如今,这些侦察兵拿出来了侦察情报,也到让张俭找到了台阶下。
  不过当张俭看到这情报上所言之事,不由面色一变,急急将这些侦察来的情报加入到军报之中,向李绩发了过去。
  虽然发了一份军报,但是张俭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那便是要发动试探性进攻,了解高丽兵战斗实力。
  于是,在准备了大量的舟楫和盾牌之后,张俭开始了第一次渡河之战。
  穿着铁甲的士卒在一人高的大盾牌的掩护之下,乘着舟船往辽河对岸行驶而去。霎时间,数百艘舟船同时出发。船夫飞快的划着桨。
  高丽那边早就严阵以待了。无数的羽箭从天而降,无数的弩箭平射过来,箭头和盾牌撞击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来。
  不到一刻钟,那舟船外侧便插着大量的羽箭。河面之上,羽箭随着河水往下游漂去。
  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中,唐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伤亡,不时可以听见那士卒的叫喊声。
  而在唐军控制的辽河西岸,唐军士卒也举起手中弓箭,射出一支支没有箭头的箭簇。这些箭簇的作用,仅仅是挡住那些飞射过来的羽箭,在空中和高丽人的箭支碰撞之后,坠落之时,减小力道。无论是唐军还是高丽军,隔着宽阔的辽河,都无法将箭支射倒对岸。最多射在河中央。
  船只终于靠岸了。这些船只大小不一,大的可以装载二十多人,小的仅仅能装载四五人。粗粗算下来,这渡过辽水的唐军有一千五百多人。
  冲上对岸,这一千五百多唐军个个如同下山猛虎。毕竟在渡河之时,饱受箭雨摧残,人人心头都憋着一口气。
  “杀——”唐军冲入高丽军军阵之中,展开了厮杀。
  这些唐军皆是精锐,加上个个身上穿着铁甲,防御力超强,一时间竟然突破高丽军军阵,在里面杀了个来回。
  然而,没过多久,便听得阵阵马蹄声传来。却是那高丽人出动了骑兵。
  和唐军纠缠的高丽步兵迅速退开,骑兵冲了上来,将唐军士卒往河中驱赶。
  根本没有办法面对骑兵的冲击,唐军不由渐渐后退,一直退到河边。而那些高丽弓弩手,又开始发箭了。
  面对这种情况,渡过辽水的唐军只好又登上船,往回撤。见到唐军往回撤,高丽军也没有继续追杀的意思,放唐军回到了西岸。
  此战,唐军阵亡一百八十六人。
  李世民一到达幽州,便受到了这份军报。细细看了之后,不由皱起眉头来。
  这宽阔的辽水横亘在营州与辽城之间,确实是一道障碍啊!若是凭舟楫渡河,将会面临高丽军的压制,而若是搭建桥梁,先不说所耗时间甚长,若是那高丽前来破坏,也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疼的事。
  沉吟片刻之后,李世民决定先将此事丢到一边,毕竟要自己亲眼看了之后才能做出决断来。而自己现在还在幽州,看不到实际情况,也就不好做决断了。不过他还是下令记了那些渡过辽河侦察的侦察兵一记大功。
  这是表彰他们不顾生死到辽河东岸侦察的事情。不仅画出了这一带的山川地形,而且还侦察到了高丽人筑坝之事。这确实值得表彰。
  李世民到达幽州之后,两股大军合并一处,在补充了一次补给,休整三日之后,又开始往营州方向行军了。这时候,整个大军的规模便达到了十万之众。
  大军一路行来,逶迤不绝,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其声势之壮,风云色变。
  看到唐军的这般军容,那些突厥、奚族、契丹等仆从军首领不由相顾色变。
  当大军到达营州城外,那留守营州的长史带着官员出城相迎。
  李世民带着一些因赶路而显得疲惫的文官在营州城内歇下,而大军,依旧朝着东面的辽水大营出发。
  在营州休息了一日,李世民又带着大臣轻骑追上大队。
  到达辽水大营的时候,张俭领着手下将领出营迎接,正要将李世民和众将领迎进大营,李世民却突然对张俭道:“走,诸位爱卿随朕前往辽水一看!张爱卿,前面带路!”
  李世民带着三十多名将领和长孙无忌等文官在张俭的带领之下,来到了辽水边,望着滔滔辽水,李世民默默不语。
  “此处便是上下游百里之内最适合渡江之处!但是,对面有近五万高丽士卒把守着。这些人乃是渊盖苏文之死忠心腹,战斗力也是不差!”看着李世民望着辽水对岸,张俭连忙解释道。
  默默的观察了半日之后,李世民一挥手中马鞭:“走,回营商量一下如何过这辽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