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百合>逼良为妃> 逼良为妃_分卷阅读_34

逼良为妃_分卷阅读_34

  “叫市舶司想法子招西洋机械工匠,朕听说西洋人听洋和尚的话,告诉那些洋和尚,送来10个工匠,朕就许他们在镇宁府建一所西洋教堂。”
  “教堂?”林远想了想,“这也未免太给他们脸面了吧?要是这帮洋和尚蛊惑人心——”
  “不妨事。”皇帝笑盈盈的,心情似乎很好,“镇宁府知府上折,说是想要用西洋人租镇明岛的租金翻修学宫,朕已经准了。镇宁府渔民们想要建妈祖庙,朕也准了。听说如今那里市井繁盛商贾云集,几处荒废的庙观都有人出来化缘重修,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的事,朕也都随他们去。虽说远道的和尚会念经,可这么多神佛聚到一处,总不见得只有洋和尚灵验吧?”
  林远哑然,她不及答话,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地又加上了一句:“这主意是阿沅和朕一起商量的,卿以为如何?”
  林远只见过顾沅两次,一次是皇帝忤逆太后,她和郑鸾前去劝说,一次是顾沅与端王对质,她列席旁听,两次对顾沅的印象都很不错,抛开顾沅的相貌不谈,无论举止谈吐,都甚有分寸,看得出是个谨慎细心的人,心思也甚是清正,说句不该说的话,甚至有些过于拘谨,太过书生意气,并不像个通达机变的人。
  可这样离经叛道的刁钻主意,却又明明白白是她和皇帝一同想出来的。林远看着眼前得意扬扬的皇帝,想起平日阁臣翰林们对皇帝沉稳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评断,不由得在赞扬称颂的话后面又加上一句暗地里的腹诽:郑鸾私底下曾说过皇帝与顾沅甚是相配,如今看来,这两人表里不一糊弄臣下的功夫,也当真如出一家。
  ☆、第60章
  冬狩最终是以大宴结束的,场面极其盛大。君臣接连尽欢三日,外藩使臣们启程归国,大驾也返回行宫,主持承爵考的文试。御营五更拔营起身,掌灯时正好到了庆王府的庄子上。接驾规格是事先早演练好的,打头是管事,后头是一干庄丁奴婢,都候在庄子门口,见了御驾便齐整整跪下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皇帝心情极好,笑吟吟地在马上用鞭子指了指:“天儿冷,都各自起来办差去吧。”说着又向庆王道,“今天算是家宴,王兄也不必太过拘礼。”
  事到临头,才知道举重若轻是件天大的难事。庆王面上轻松,内里却紧张得手微微发抖,又担心皇帝看出什么破绽,咬着牙强绷出个笑容来:“君臣分际如此,臣虽好武,可不想被旁人说成是不识礼数的莽夫,还请陛下成全了臣吧。”
  皇帝微微一笑:“怎么成全?王兄莫非要在即席作诗论文?”
  “那也太费心思,臣怎么做得来?”庆王引导皇帝进了正厅,厅上席地铺了红底白心八宝如意地毡,中间大火盆上架了一个极大的铜盆,内注滚水,里面飘着许多漆盘,盘上放着各色酒杯,皇帝在居中的黄绫云龙纹坐毡上坐下,朝铜盆里看了看,莞尔一笑:“朕只听说过酒池,却没见过,不想今日在王兄这里开了眼界。”
  皇帝脸上只有好奇,没有半点戒心,庆王松了一口气,看着皇帝身边的几位重臣也毫无芥蒂地落座,才彻底放下心来,在皇帝下手落座,又向皇帝和众人解释:“臣怎么敢做那样的事?不说被御史知道了啰嗦,就是太后老娘娘知道了,也饶不了臣。这不过是臣的一个幕僚想出来的一个酒令花样儿,漆盘底事先写了各色谜语和对联儿,”他说着一招手,火盆边侍酒的使女们各自捞起一杯,翻过漆盘底,亮给众人看,“每人各取一杯,答不出来者罚酒三杯。”
  “这倒是有趣。”皇帝随手取了一杯,待众人各自取过,翻过漆盘看了一眼,蹙起眉道:“朕不擅长对对子——王兄的是什么?”
  “臣的是谜语。”皇帝既然犯难,臣子们自当抛砖引玉,林远向庆王使了个眼色,席中人先后一一将自己漆盘上的题目答出来,皇帝却依旧蹙眉盯着漆盘不语,显然是十分为难。
  漆盘上的题目每一条庆王都亲自检过,因为席上武臣居多,故此题目都浅显有趣,并没用什么生僻的典故。皇帝居然这样犯难,庆王心中更是不屑,恨不得眼睁睁看着皇帝出丑,攥着酒杯想了又想,最终还是违心替皇帝圆场:“可是漆盘上的字模糊了?陛下要不要换一杯?”
  皇帝的眉头松开了,欣然向着庆王点头:“这一回,朕自己来,换一换手气。”
  庆王还不及拦阻,皇帝已经起身离席,到了铜盆边,朝里面仔细审视,仿佛在猜测里面哪一个漆盘的题目能合自己的心意。庆王攥着酒杯的手松了松,又停住了:皇帝此刻离席甚远,倘若发难,未必能把皇帝一举成擒。当初怎么没想到,在铜盆这里也安排几个人呢?他略带懊恼地盯着皇帝的背影想,不然只要略有几分力气的人,就能把皇帝整个人掀进铜盆里去,这么滚的水,不死也得彻底脱一层皮,不是比刀剑还省事得多么?
  他这头还在浮想联翩,皇帝已经选定了一杯,两个使女将漆盘用特制的铜笊篱捞了上来,又沥过一遍温水,才拭干了跪奉给皇帝。皇帝接在手里看了看,还不及说话,许欢捧着文书匣子自外头进来,似乎是跑了一路,一张脸上汗津津的:“陛下,海州六百里加紧的文书,内阁自京里送过来的,请陛下即见即拆!”
  国家驿递有制度,六百里加紧,非大事不得擅用,庆王听得心里一动,见皇帝自许欢手里启匣接过文书看过,又放回匣子里,脸上依旧是八风不动,没有一丝特别的表示,恨不得自己把奏折抢过来看上一眼:“陛下?”
  “看来今天朕是叨扰不成了。”皇帝将那杯酒擎在手里,扫了庆王一眼,又看了一眼林远,“只是王兄一派盛情,这一席酒,就让鸾仪局替朕领了吧!”她说着将酒杯随手连酒丢进铜盆,转身便向外走。
  “陛下!”眼看着皇帝头也不回地出了正厅,庆王拦阻不及,心里一阵空荡荡的失落,却又不好发作,强笑着才要向林远劝酒,却见林远已经先朝自己举杯:“殿下盛情,微臣愧不敢当,只是这杯酒之前,臣还有句话想要问殿下。”她朝左右使了个眼色,眼见侍卫们已经悄悄把住厅门,才伸手指了指脚下,“这下头密道里头的壮士,要不要也请他们上来喝一杯?”
  庆王府厅外的死士早在许欢入门前就被京营全数拿下,里头的人也一样不堪一击,不过大半个时辰,里面人自庆王以下便都如数被擒,有那么一瞬间,看着脸色惨白的庆王,林远几乎好笑起来:就这么点本事,也想谋朝篡位,不是痴心妄想么!
  宗室萧墙相争,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皇帝选在庆王庄院里发难,也有不欲招人眼目的意思在里面。林远按照皇帝事先的计划,分派人将相干人等分别遴选,就地关押,另派人递急报入京查抄庆王府,待文书将名单整理出来,才揣进袖子里到大帐里觐见皇帝。
  崔成秀守在帐门口,见了林远如释重负,借着一躬身的功夫,压低了声音叮嘱:“正生着气,膳也没进,林大人奏对可得和缓着些。”
  林远点了点头,撩帘入帐,果见皇帝坐在御案后,手里拿着海州晴雨文书正和折子比对,闻声抬起头来看了林远一眼,目光又落回文书上:“事情了结了?”
  皇帝声音平静得几近呆板,显见心绪极坏,林远想了想,便略过长篇奏对,只道:“匪人皆已擒获,臣已经按名单核对过了,没有漏网之鱼。庆王本要拼死相争,听臣说陛下许他一条生路,也就束手就擒。臣已按先前的旨意派人入京查抄,其他人犯都暂时关在庄子里,庆王嚷着要见陛下分辨,陛下可要见一见?”
  “跳梁小丑,朕没那个功夫。”皇帝头也不抬,“即刻廷寄傅昭,叫他不必回京,微服去海州昌乐府,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形,据实回报!”
  “是。”林远略一犹豫,“可否要注明要他查证何事?”
  “哪里还用写?”皇帝微微冷笑,“海州流民食不果腹,竟至人相食,全天下都知道了,只有朕不知道!”
  “什么?”林远也不由得吃惊,“海州虽然遭灾,但朝廷早免了税,又放粮赈济,外州府也没见流民,怎么会——”
  “各处都被派兵把住了,不许灾民出外趁食,外州府自然不知道。”皇帝微微冷笑,声音也渐渐高了起来,“朕知道,天高皇帝远,朕的圣旨未必作数,那些奏章也都是骗朕的,可朕还是想着,早一点批了准了,宽些手指放粮给银子,百姓总能少饿一点。朝中那些个御史每日聒噪,为一点小事就上折子骂朕,朕也忍了,想着他们风闻奏事,偶尔也能说一些底下的实话,可,可为什么还是出了这样的事?!”她一扬手,案上一摞折子都被她扫到了地上,“内阁,鸾仪司,还有市舶司,公里私下,不都和海州有来往么!是你们和朕一样,任人欺瞒摆布不知道,还是明明知道了,都还在装聋作哑!”
  “朕每天,每日里从早到晚地批折子见人办事,”回想到自己当初比对着地图户籍册子和水陆地图,与阁臣和鸾仪司商量了数次,才回给海州布政司的诸多批文,皇帝更是气得浑身发抖,“你们为什么半句实话都不跟朕说?朝廷里大臣如此,地方官员就更是肆无忌惮!、逛戏园子,打茶围,打马吊,斗鸡走狗养小老婆!他们根本用不着管,饿死的是百姓,上史书的是朕!”
  其实鸾仪局掌管禁城宿卫,与海州并不相干,然而皇帝盛怒之下迁怒,林远也无从分辨,只得唯唯连声地请罪,还没想出什么话来解劝,身后帐帘一动,顾沅已经捧着茶盘进来,送到皇帝案头,又俯身将奏折一件件拾起来,低声向皇帝道:“小爷,当初先帝下过旨,鸾仪局不得结交外臣。”
  皇帝抿了抿唇,神色稍缓,挥手令林远起身:“朕一时怒极失口,卿别放在心上。庆王的事了结得利落,就先这么着,等朕回京处置也不迟。海州如今情形甚是紧迫,听说已经有几处流民造反,朕已经令鸾仪司会同阁臣立时调人调粮,先安抚下来。”她说着又看了一眼顾沅,“如今漕运时间太长,朕听说海运过去更快些,不知道是不是?”
  ☆、第61章
  因为担心皇帝年轻好事,贸然改漕运为海运,故此海运的好处虽然群臣私底下谈论过许多回,却都还不曾向皇帝提过,林远看了顾沅一眼,见她低眉立在御案边磨墨,神色沉静,身侧皇帝正在御座上饮茶,眉目间也已收敛了怒气,回复一派平和,两人这副声色不动的做派几乎是一式一样,让她几乎起了一种错觉,仿佛顾沅并非是新近入宫,而是早已经陪在皇帝身边多年,连气息都已经耳濡目染得相近起来。
  她心里如是想,脸上却不敢怠慢,略一沉吟道:“海运快捷方便,但风险也大,故此历来只有兵部运粮运兵,走海路多些,一是军情如火,不能耽搁,一是借此历练水师。”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好。内阁和鸾仪司奏报,前几年免了几次税赋,漕粮又尽数北上,如今临近州府存粮不足支持海州人过冬,即刻传旨定江口水营,先自军粮里拨五万石火速运往海州,另拨兵船三十只护送。另外,传旨海州卫指挥使严寿:本人革职留任,等朝廷的发落,千户以上将官全数留在所属卫所办差,不许私自串通传递消息,百户以下驻军全数入营,有一兵一卒妄动则斩,这件事处置不好便要生变,须得选个德高望重压得住又能临事有机变的人去才行。”
  “是。”林远又想了想,“这样要紧的事,官位小资历浅的不顶用,只有派正副指挥使去,臣的意思,京营都指挥使断然动不得,五卫里头京卫指挥使王中玄祖上是海州卫起家,对海州熟悉些,又是几十年的老军务,论军功威望在五人里头居首,倒还合适。只是如今陛下在行宫,倘若再有什么变故——”
  皇帝微微一哂:“如今庆王已经落网,还能有什么变故?朕这里不妨事,传旨王中玄,要他立时起程罢。”她说着又看了看顾沅,突然微微一笑,“原本咱们君臣该在庆王那里好好吃一顿,可如今卿只能去定江口吃大伙房了,朕食言而肥,卿该不会怪罪朕吧?”
  皇帝素来于朝政之外并不轻易谈笑,林远才一怔,却听皇帝又道:“阿沅替朕送林大人到营门口,就算是朕的赔罪了。”她又是一怔,已经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叩头辞谢出来,吩咐从人到营门口准备,回首见顾沅一步不落随在自己身后,不由得苦笑:“顾女史可有什么话要问?”
  顾沅摇了摇头:“小爷命奴婢来送大人,奴婢便来相送。”
  “陛下可曾对女史说过,想要让女史转入鸾仪司当差的话?”
  顾沅讶然摇头:“小爷不曾对奴婢提过。”
  林远注目顾沅半晌,见她神色不似伪装,才继续道:“那陛下可曾对女史提过,今年七月里,她曾两次下旨令礼部议太祖立后礼仪,却两次都被内阁封还旨意?”
  顾沅猛地全身一震,抬起头直视林远,林远见她眼睛里没有半点喜色,心里暗自点了点头:“顾女史以为陛下此举如何?”
  “小爷才自亲政,万事以稳当大局为上。”顾沅这一次再掩不住忧心忡忡,“这件事并不紧要,倘若为此和阁臣起生分,恐怕会有人借此生事。奴婢惶恐,想要僭越再问一句,这件事后来是怎么处置的?”
  大事上倒也看得明白,懂得顾全大局,就不会有恃无恐横生事端。林远心里又点了点头:“鸾仪司两头说和,陛下收回给内阁的旨意,大婚也推到三年之后。只是虽说事缓则圆,这件事回旋余地却不多。当年太祖皇帝英明睿断,只因为自身无子,落了那样的下场。储位之争最易动摇国本,前车之鉴不远,于情于理,臣子们必定要力争,倘若陛下不改初衷,风波也绝小不了。常言道,月满则盈,暴福不祥,留些余地给他人,也不失为明哲之举,是不是?”
  顾沅的脸白得没了血色,她咬了咬唇,才重新抬头看向林远:“这些话,是小爷的意思?是太后老娘娘的意思?还是林大人自己的意思?”
  “是我自己胡思乱想。”林远微微一笑,“阿鸾向我提过你,说是个可造之材,倘若进了鸾仪司,必定前途无量。只是鸾仪司里虽然也出过几位妃嫔主子,却还没出过皇后,也断不能出。这几日陛下屡屡向我提到你,才干确实有,可鱼与熊掌总不能兼得,不知道顾女史想要选哪一样?”
  她眼看营门在望,便不再耽搁,肃容看向顾沅,“三年之后,立后纳夫,陛下必须要下个决断。倘若内阁和陛下再次相争不下,鸾仪司便还要两下和息,倘若鸾仪司的人在其中有了牵连,就没了立场,更不能插手,这其中的利害,以顾女史的聪明,想必能想得明白。我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趁着如今在行宫,有些事还没张扬出去,顾女史自己决断吧!”
  她说着朝顾沅一揖,几步上前自从人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下马,扬手一鞭道:“走!”快马加鞭而去,只是等她一气登上一个小山坡,驻马回望时,大营门口顾沅身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点,却依旧孤零零地戳在那里,显得伶仃万分,不由得也暗自叹气——这么聪明识大体的年轻人,倘若能和旁人一样应试,进鸾仪司是万无一失的事,步步稳当升迁,前途无量也是看得见的事,可怎么就偏偏被皇帝看上了呢?
  “祸福难料啊!”她叹息一声,拨转马头走了。
  顾沅回去得很迟,一溜侍膳太监顶着黄绫包袱候在帐门前,她正想回避,候在门口的崔成秀一眼看见,几步抢上前道:“顾女史,小爷问了几遍了,正等着您呢!”说着回身一挑帘,低声催促,“快请进吧!”
  顾沅撩帘入帐,里头却并无膳桌,皇帝瞥见她进帐,一面不抬头地看折子,一面吩咐:“送进来。”
  侍膳太监应声而入,驾轻就熟地在大帐一边罗汉榻上布好两荤两素四汤粥的小膳桌,另有一桌子宫点小菜放在一边,拔起银牌子,不言声地退了出去。大帐里只剩下皇帝和顾沅两个人,皇帝撂下折子坐到膳桌边,见顾沅不动,也不言声,亲自动手盛了碗鸡汤,回头见顾沅还立在帐中呆望着自己,蹙眉道:“怎么了?林远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林大人没说什么。”顾沅回过神来,趋前替皇帝挽袖掖好怀挡,正要替皇帝布菜,却见皇帝把那碗鸡汤推到自己对面,又指了指,“坐。”
  顾沅心里一紧,朝着皇帝一屈膝,“奴婢有份例,待会儿去小伙房——”
  “朕今天不想一个人进膳。阿沅,你陪我。”皇帝扯住顾沅的袖子,声音和往常别无两样,却让顾沅心里微微一疼。她点了点头,在罗汉榻另一边坐下,提起筷子,先替皇帝布菜:“那奴婢不恭了。”
  虽然口里是答应了,但顾沅身子在榻上只沾了半边,除了那碗鸡汤,也只顾着给皇帝布菜。皇帝蹙了蹙眉,却没再说什么,草草用了一碗饭便站了起来,将另一碗推到顾沅面前她见顾沅不动,干脆抄起筷子替顾沅布菜:“阿沅,你吃。”
  顾沅是南方人,口味和皇帝一样偏好清淡,皇帝将几样菜蔬夹进她的碗里,她才明白皇帝的用意,心里酸酸软软的,说不清滋味:“奴婢的份例也不差,小爷何必这么费周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