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血火河山>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 俘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 俘

  儿玉源太郎的头依然高高抬着,但他的眼神开始逐渐暗淡下来,双腿也不自禁地微微有些哆嗦。
  萧若秋站了起来,平静地看了一眼儿玉源太郎和底下的台湾民众,说道:“现在宣判,甲级战犯儿玉源太郎14项罪名全部成立,判处绞刑,立即执行!”
  当两名党卫军军官将他拖出去的时候,儿玉源太郎已经没有了那么强硬,只是在不停的大声狂叫:“我是大日本帝国的军官,你们没有权杀我!”
  没有人理会他,到处都是愤怒的眼光,到出都是唾弃的骂声。
  儿玉源太郎被绞死了,在他死亡的地方,帝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三个字:“镇寇碑”,这是纪念着日本耻辱的地方,这是告诉所有意图染指中国的侵略者,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大年初六的早上,在南京街头元首府外,简直是人山人海,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授衔仪式将在这里举行,早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南京市民早早的就赶到了这里。由于事前没有预料到会来这么多人,安保工作将会非常困难,帝国元首在警察部长张则的强烈抗议下,不得不第一次对自己的老百姓食言了,将授衔仪式从室外移到了室内,这让南京的民众非常不满,当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个建议是张则提出的后,可怜的帝国警察部长成了元首的替罪羊。
  虽然转移到了室内,但老百姓依然热情不减,能够亲眼看到帝国的那些将军们的风采也能稍稍弥补下遗憾了。
  在大队武装党卫军的护卫下,几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元首府外,中国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将一个个从车上走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帝国总参谋长蒋百里,跟在后面的是风流名将蔡锷、转战新疆西藏的张孝淮、素有“疯子将军”之称的吴佩孚、歼灭日本联合舰队的赵灿薛。这些人引来了市民们一阵阵的欢呼,而当帝国最年轻的将军,“帝国战神”柳波成走来时,简直点爆了人群的气氛,这个脸上写满了腼腆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谁能相信就是他转战千里,强渡黄河,第一个进入北京;就是他一手收复了东北,亲自打败了让中国人曾经以为不可战胜的日本。市民们为他送出毫不吝啬,最最热情的掌声和呼声,他让无数的少女为之疯狂尖叫。
  站在窗口看着这一切的李国勇深切感受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明星效应,偶像崇拜,这时的柳波成,就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明星,最大的偶像,甚至连自己在这时候也比不上。
  南京的市民一边鼓掌,一边议论纷纷:
  “知道吗,柳司令今年才二十二岁?”
  “怎么不知道,人家那是战神,是玉皇大帝赐给咱们的宝贝!”
  “我可听说了,他到现在还没有成家,我的大舅子的表哥在元首府当差,我托他帮我保个媒,没准柳司令就能看上我家丫头。”
  ……
  唯一受到邀请参加授衔仪式的德国公使克纳佩很多年以后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军人们》,这篇文章这么描写了帝国的将军和当天的场景:
  “在中国老百姓近乎于狂热的气氛中,走过来的中国将军们神采飞扬。你无法相信这些将军有多年轻,其中年纪最大的吴佩孚将军才三十三岁,而最年轻的是柳波成将军,让人吃惊的才仅仅只有二十二岁。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此年轻的搭配都是不合理的,但偏偏就是这样年龄构架搭建起来的军队,却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
  上帝可以证明我对中国元首李国勇的感激,正是他的无限信任,放心使用,让中国的将军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迅速地成长起来。在几年后的大战中,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将军以他们的锐气和丰富的经验在欧洲战场取得了无数的奇迹,也许这才是李国勇元首用人的最高明之处吧……”
  进入元首府内的将军们同样受到了工作人员热烈的掌声,在四名卫兵展开的帝国国旗下,每一个走过的将军都会跪下一条腿,庄严地亲吻一下国旗,然后才会站起接受帝国元首李国勇颁发的荣誉。
  本次授勋共有10人获得帝国上将称号,同时荣获一级自由勋章,一级中华独立勋章,一级帝国荣誉勋章。
  这10人是:国防部部长赵声;陆军最多为6人,总参谋长蒋百里,第1至第4集团军总司令蔡锷、柳波成、张孝淮和吴佩孚,中央集团军总司令谷学宾;海军1人,海军部长,帝国海军总司令赵灿薛;空军一人,空军司令萧龙资;党卫军一人,党卫军武装力量副总司令刘汉英。
  其中萧龙资当选为上将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空军在历次战斗中毫无表现,萧龙资虽然出身于民族独立军的老底子,但战功并不卓著,最后还是李国勇靠着在军队中的巨大威望力排众议才最后定了下来,只有他才知道日后空军会发挥多么重大的作用。
  而从江苏独立以来的帝国功臣,国防军将领,警察部队和党卫军军官也都分别得到了提升。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防部再次追赠牺牲的前情报部长陈其美为陆军荣誉上将。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中国国内热热闹闹的时候,一海之隔的日本却是愁云惨淡。巨额的赔款压的日本政府喘不过气来,而很快中国政府公布的战俘名单更让日本国内乱成了一团。多少还有点家底的日本家庭紧赶慢赶的筹钱送到中国设在日本的代办处;而早就一贫如洗的人,则愁得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亲人在中国受着罪,自己却一点办法没有。
  还好,这时候一条消息却通过各种途径流传开来,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为了早日让日本战俘回家,同意以日本女人折抵成现金来换回俘虏。这消息让日本人象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本来就地位低下的日本女性被抱着将信将疑态度的日本人送到了中国代办处。没有想到,代办处的中国人竟然默认了这个传闻,收下了送来的日本女人。
  当然,女人和女人也有区别,年轻貌美的,基本上两个能折抵换回一个战俘,年纪大的,没什么姿色的可就难说的,有的时候往往四五个都换不回一个。
  一时,日本的奇特景象出现了,一个个日本女人主动走进了中国代办处,代办处门口排起了长龙,让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来往于日本的中国商船也更加频繁起来,整船整船的日本女人被运上了船,有的直接运往中国国内,有的被转卖到了各个国家。
  日本的绑架案也明显多了起来,主要是针对女性,上至五六十岁,下到七八岁,只要是个母的就有可能遭到绑架,搞得日本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女人在走动。一筹莫展的日本政府数次向中国代办处提出了抗议,但代办处的负责人往往是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些都是他们自愿的啊。”
  日本这样,他们的主子英国也好不到哪去,印度国内的民族起义来势凶猛,明显比第一次起义规模来得还要大。英国军队在各地受到袭击,伤亡日益增加,英国政府一连几次向印度增兵,总算勉强把劣势一点点在扭转过来。
  引起英国军队注意的是,这些起义的印度人,都非常有组织,而且弹药补给充足。几次他们对英国阵地发起的冲锋,重机枪的子弹象是打不完,士兵的冲锋也完全不是英国教官所教的队列冲锋。有几次英军阵地险些被冲垮,多亏了大炮的支援才把这些头上裹着白布的印度叛兵给打下去。
  警觉起来的英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中国人参与到了其中,在整个亚洲,能给印度支援的也只有中国,但是从中国政府对待印度问题的强硬立场来看,又不太象。远在南京的英国公使霍必澜,在接到了国内指示后,本着试探的态度要求中国加紧对西藏边界的防范工作,避免被打散的印度叛军流窜到中国境内。谁想到不知道中国是反应过敏,还是对英国的意见高度重视,不仅对中印边境严加防守,有几次甚至还以绞杀印度叛军为名深入印度境内上百公里。这让英国政府急忙叫停的同时,也初步打消了对李国勇的怀疑。
  不是中国人又会是谁呢,德国人?俄国人?英国情报部队对此一无所获。而被抓获的印度俘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是他们的最高长官让他们这么做的。
  中国,东北。
  从鞍山通往朝鲜境内的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一队队穿着破烂军装的日本俘虏,在国防军明晃晃的刺刀下忙碌着,几个穿着黑色制服,手拿马鞭的党卫军军官来回巡视。自从当了俘虏后,这些日军俘虏就被勒令在赎金没有到来之前从事着修路,挖矿之类的重体力劳动,给帝国带来的好处是不用付出任何的工资,以最低廉的代价创造出最多的财富。当然副作用也是有的,东北当地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这一做法很是不满,认为日本俘虏剥夺了他们大量的工作机会,好在随后一座座开工的工厂解决了这一矛盾。
  俘虏们一天大约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环境极其恶劣,有的俘虏甚至在严寒的东北还穿着夏季的军装。吃的也很差,每天两餐,总是一个黑糊糊的窝窝头加一小碗发出异味的菜汤,恶劣的环境加饮食的不足,天天都有战俘倒下,而得不到救助的他们往往很快就会死去。曾经也有日本军官郑重提出过抗议,但他们很快就会被党卫军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任何消息。
  战俘营也发生过暴动,但中国军人架起来的重机枪却毫不留情,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将暴动的俘虏打到再也没有一个活人为止。
  俘虏的死亡传到元首耳朵里之后,李国勇大发雷霆,一连几封电报发了过去,再三说明这些俘虏随便怎么用都行,用到全身瘫痪他都不管,但就是别死人,他们将来都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得到元首的指示,战俘们的待遇稍稍好了一些,起码生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了,工作时间也缩短了整整一个小时。
  随着哨子的响起,精疲力竭的日本战俘终于听到了开饭的哨音,在国防军士兵的指挥下,有秩序的以十个人为一组等待着今天的伙食。
  一个看起来是少校的党卫军军官大声说道:“今天,为了庆祝中华帝国授衔,庆祝东北战区总司令,也就是打败你们的柳波成总司令升任上将,所以给你们改善下伙食,大家要记得中国人对你们的恩德,一刻也不能够忘记!”
  今天的伙食果然改善了,端上来的汤最少没有了异味,运气好的士兵还偶尔能在汤里找到一根肉丝,窝窝头也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不远处中国士兵那也开饭了,一阵阵的肉香味传来,伴随着米饭的香气,让日本战俘暗暗咽着口水,都说中国军队待遇好,果然名不虚传。
  伊地知彦次郎双目无神的坐在那里,自从他遵照东乡平八郎司令官的遗命投降后,怎么也想不到会遇到如此的待遇,如果不是担负着重振日本海军的重任,他早就准备一死来追随他的长官东乡平八郎了。
  “阁下,请吃点东西吧,今天是您的生日。”他原来的勤务兵端着一碗汤和两个看起来稍微大些的窝窝头走到了他的面前。
  “哦,我的生日啊。”伊地知接过了勤务兵手里吃的,自己的生日竟然都忘记了,以往这个时候,就算不在家中,也会接到妻子发来的信件向他祝贺,现在远在日本的妻子和女儿不知道怎么样了。
  日本,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啊。
  (蜘蛛自己觉得自己在信用方面没得说的,重感冒下依然信守诺言一天三更,一字不少,佩服自己下,拿票票给蜘蛛当治疗良药吧,嘎嘎)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