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476章 赚点零花钱

第476章 赚点零花钱

  不过这一次林光华拿出来的中央翼盒并不是传统的嵌入机身内部的小型翼盒,而是安放在机体外部的置顶式中央翼盒。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做大限度的保证机舱的完整性,增加机舱内的容积,确保货物的装载量,赋予更多的运输任务弹性。
  与此同时大型的置顶式中央翼盒还是整架飞机中最大的油箱所在,因为是置顶的缘故,不用像以往那般需要考虑整个机舱段的结构承受问题,所以较之传统的嵌入式中央翼盒可以做得更大。
  尽管这样一来在飞机的外形上,好似有一种驼背的既视感,但这种驼背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但能够让机翼可以承受更大的外部作用力,而且在机翼的翼型选择上更加灵活,承载力也更大,换句话说可以增加机翼油箱的载油量。
  如此一系列优化下来,先进轻型运输飞机即便起飞重量与运7和安—26同级,但载油量却是前两者的1.5到2倍,再配合油耗率为0.308公斤千瓦每小时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先进轻型运输飞机想飞到五千公里的航程真的不是问题。
  只是……
  “老钱~~”庄建业把车门关上,然后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门儿,稍微舒服了些后才开口说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不说别的,d—50测试的时候大修间隔是1860小时,你敢保证送到发电厂去就跟试车台上一样?”
  “这个……”
  钱强被庄建业一句话说的是哑口无言,试车台上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但实际应用就是另一回事儿,有时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试车台能够照顾到的。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困扰腾飞航空动力的老毛病抱轴卡死始终无法解决,哪怕应用了诸多先进复合材料,依旧各种卡巴斯基,钱强等人不是没想过办法去解决,可一番尝试之后无一例外全都无效,最后只能无奈的先维持现状。
  看着钱强不说话,庄建业伸手拍了拍钱强消瘦的肩膀:“其实老林那边跟你这边差不多,置顶式的中央翼盒不可否认好处多多,不然美国、苏联的战略运输机上怎么都用这种结构?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能做出这种结构的除了美国和苏联在没有其他国家了,为什么?很简单,第一材料跟不上,第二工艺不过关。”
  钱强皱了下眉头,虽然无奈,但还是承认庄建业说的没错,林光华提出的置顶式中央翼盒结构好是好,可这个想法就跟钱强想要寻找一种可以承受1600摄氏度涡轮前温度的涡轮叶片材料一样,存在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
  首先置顶的翼盒无异于增加了整个飞机的结构重量,影响飞机的飞行品质和基本性能;其次作为飞机最重要的主承力结构,整个部件的强度必须十分强大。
  这两点一叠加,便出现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那就是怎样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找到一个降低结构重量的绝佳平衡点。
  在这方面美国和苏联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将其应用到了自己的战略运输及上,比如说美国的c5“银河”,c141“联合星”;苏联的安—124,伊尔76都不同程度上应用了置顶式中央翼盒结构。
  就算是欧洲在这方面都差了些火候,至于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差距更大。
  如此大背景下,腾飞航空总公司哪怕在另类,也抵不过大环境的影响,最多最多不过是摸到置顶式中央翼盒技术的边儿而已。
  哪怕手上已经有不少可以使用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但极低的产能和昂贵的价格却是困扰其大规模使用的最大阻碍,除此之外新材料的一系列加工工艺也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至关重要的电子束焊接工艺。
  这个在航空发动机,飞机制造上至关重要的焊接技术是目前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不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腾飞航空动力的发动机老毛病迟迟解决不了,置顶式中央翼盒无法进入实质性研究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没有这项工艺的介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切美好的规划都无法变成现实。
  而美国和苏联之所以能在大飞机领域独步全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掌握了大型电子束焊接设备的制造技术。
  不说别的,苏联轰炸机的巅峰之作图—160战略轰炸机的翼盒便是采用大型电子束焊接设备,完成的基本焊接,若非如此图—160战略轰炸机绝不可能有那么优雅的身子,和霸气的战斗力。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咱们现在什么情况,你觉得那三位心里不清楚吗?他们常年在各个生产厂打转儿,研究其他国家的装备,不说是哪方面的专家吧,但也算是资深人士了,心里跟明镜似的,能不点破就已经算是给咱们面子了。”
  钱强这边还是皱眉沉吟,庄建业苦笑一声补充道,钱强立马抬起头,郁闷的看着庄建业:“这么说,咱们这次吃亏了?”
  “怎么可能?”庄建业诧异的看着钱强:“虽然飞机的投资没拉来,但发动机和复合材料也能赚个零花钱。”
  闻言钱强颇为失落的叹了口气:“那还是吃亏了,海军的安—26才十五架,唉~~~只能算是零花钱。”
  ……
  庄建业和钱强嘴里的零花钱,落在海军和航天部门眼里却十分的肉疼,用于安—26改装的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功率和轴马力与现如今安—26装备的发动机大体相同,但单价却需要二百二十四人民币,整整比同级别的涡桨—5贵了40%。
  至于用于船用燃气轮机的d—50的价格更是高达三百七十六万人民币,差不多是一条小型鱼雷艇的造价了。
  航天部门订购的碳纤维增强型的铝复合材料同样没好到哪里去,每公斤一千五百千人民币的报价,一吨就要一千五百万,这价格在国内的材料中算是定格的天价了。
  两个部门说不肉疼那是假的,但依旧咬着牙拿出贴别经费向腾飞航空总公司疯狂剁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