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其他>曹魏> 第745章 选官制度!

第745章 选官制度!

  “若是如此的话,战马之事倒是可以先放置一边了。”
  曹冲点了点头,对着赵焱问道:“德水,你可有什么事情禀告?”
  赵焱因为本事不够,才能比之郭逍这些人来说,就差了一些,所以曹冲没让他成为参谋长,而是让他负责后院琐屑之事。
  当然,所谓的琐屑之事并非是不重要。
  实际上,曹冲所谓的琐屑之事,只是不用怎么动脑筋罢了,说起重要程度,不亚于郭逍徐庶陆嵩等人给曹冲的出谋划策。
  像是人事安排,虽然不是远程布局,当时若是做的不好,却是难事多多。
  赵焱向前走了一步,笑着说道:“大事倒是没有,只是有不少世家子弟要出仕,希望君侯行个方便,这些人的名单在此。”
  说着赵焱递上来了一卷厚厚的竹简。
  一手都握不过来的那种。
  曹冲眉头一皱,却是没有说什么话,把竹简拿到手上了。
  虽然对这类事情曹冲不是很待见,但这本身就是他与世家之间的交易。
  自己得到世家的支持,每年世家都需要向曹冲“进贡”,同时听从曹冲的安排。
  而作为交易,曹冲得庇佑这些世家,然后让世家里面的一些人在朝堂上占得一定的位置。
  既然都是先说好的,曹冲心中虽然不喜,但也没有太抗拒,当即展开竹简看了起来。
  竹简里面的内容看上去多,实际上不多。
  总的也就是十多个人的名额。
  之所以占的篇幅多了,是因为后面加了这个人的详细介绍。
  曹冲跪坐下来,倒是在认认真真的看着手上的竹简。
  而周不疑郭逍赵焱等人则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静静的等着曹冲把竹简看完。
  对于选拔世家子弟入仕的把控,曹冲还是很严格的。
  这个严格不是曹冲见到了不满意的人选便让他入不了仕,当不了官。
  并非如此。
  只是曹冲在看这些名字有没有自己知道的、熟悉的。
  若是有的话,其中自然是有大佬的,自己趁他还没出名之时便让他成为自己人,倒是少了日后收服的麻烦事。
  这也算是投资。
  而且还是百分百保值的投资。
  可惜...
  曹冲看完这十多个名字,却是没有发现一个是自己耳熟的名字。
  当然,也有可能其中有未来的大佬,只是曹冲不认识罢了。
  不过这样无所谓了。
  这些人年纪尚小,即使日后有大用,在这个时候还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而等到多年之后。
  自己与曹丕的胜负也早就分出来了。
  曹冲看着赵焱收集的这些人的资料,指出了几个人的名字。
  “这个张玮、李雄、黄祐,还干过欺凌弱小的事情,在当地也半点孝廉都无,这几个世家居然还敢把他推举出来,简直可笑!”
  而赵焱,也只是在一边傻笑而已。
  在一开始的时候,赵焱遇到现在这种情况,还会瑟瑟发抖。
  但是现在嘛...
  都已经习惯了,甚至他连曹冲下一步的举动都知道了。
  狠狠的将竹简摔下去...
  啪!
  赵焱的这个念头刚出来,曹冲就把竹简摔下去了。
  接着再说将这几个人安排些蛋疼不要紧的位置过去。
  “德水,随便安置几个不要紧的位置,应付应付这些个世家,真是什么人都敢拿来用。”
  今天曹冲说话居然还有些创新,倒是让赵焱一愣,但事他旋即对着曹冲行了一礼,说道:“属下知晓。”
  “至于其他人,便按照照例罢。”
  “诺!”
  看着赵焱缓缓的退回自己的位置之后,曹冲才明白为什么操蛋的九品中正制能够代替察举制,并且成为这篇土地上实行数百年的选官制度了。
  这都是有原因的。
  因为应时代潮流,察举制经历了两汉四百余年,已经是彻底腐烂了。
  西汉还好,因为民风淳朴,察举制适应当时社会。
  但是到了东汉,所谓的「孝」、「廉」成为纯粹的参政资格,失去原有淳化风俗的美意。
  顺帝时,采纳尚书令左雄之议,规定孝廉限年课试的法则,应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在公卿及郡太守荐举后,亦须参加考核甄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汉代的选官制度了。
  与后来的朝代不同,汉代的选官制度并非只有一样。
  而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当官。
  这些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征辟制。
  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像是贾长沙、主父偃这些人,都是被皇帝征辟过来的。
  这种选官制度,汉武帝时期就很是常见。
  第二个便是察举制。
  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第三个则是举孝廉。
  举孝廉这个制度,举的是好人,而好人未必是能人,也就造成了这类出身的官员背起四书五经来眉飞色舞,而到了具体事情上却一筹莫展的现象。
  到了东汉,举的甚至连好人都说不上了。
  世家膏粱子弟,能人不少,但是纨绔子弟却是更多。
  地方举的孝廉,早就失去了本意了。
  其实九品官人法本身,其创制初衷恰恰是为了矫正察举渠道选官被郡国长官决定、并彻底沦为郡国望族推举子弟、门生与故吏的“绿色通道”而创制的。
  其制度要点为二
  一是以资(父兄官爵)、行(道德操行)、能(才智能力)为品状内容,且重视后两者。
  二是品状由州中正签署、中央负责审核,杜绝郡国望族上下其手。
  奈何以古代社会的情况,行、能二项毫无标准可依,唯有资项是毫无浮动的硬指标,且中央审核依然无法避免州中正的任意裁度。
  九品官人法便不得不依赖主君、吏部与州中正全体人员的明察、公允、睿智等个人品德来实现其防弊功能。
  换言之,九品官人法必须经由圣人团体来执行,才能防范世族化之流弊。
  显然,圣人团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不可避免的,九品中正制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是成了世家把握权力的途径。
  从此便进入了世家的时代。
  想到这里,曹冲心中还有些唏嘘。
  然而,就算是曹冲想对世家下手,但是将来当上了皇帝之后,还是得忍这些世家好几年。
  直到自己能够将这些世家拿到手上肆意捏完为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