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104节

不良臣(科举) 第104节

  众人谢恩过后起身,正待坐回原位,上头那太监却又笑着朝谢良臣开口道:“谢侍郎且慢,陛下口谕,请谢大人随咱家入内亲见陛下,陛下有话要问大人。”
  听说融景帝要见自己,谢良臣便只好整了整衣冠,随这太监去了内殿。
  而等他一走,原本安静了片刻的宴会厅立马就沸腾了起来,他们全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谢良臣成了文渊阁大学士。
  如今朝中能领某殿大学士之职的,除了内阁的几位大人,其余人皆无此荣幸。
  也就是说,现在他有了这个称谓,可能很快也要入阁了,但是内阁都是有定数的,即六部的几位尚书大人,谢良臣不过六部副官,若是他要入阁,那么就得有人要被降职了。
  考虑到对方现在在工部任侍郎,众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工部尚书陈大人,觉得他即将要被挖墙脚。
  陈大人在内阁里几乎就是小透明般的存在,不仅很少发言,而且也得不到重视,若要挤一人下来,显然非他莫属。
  见无数道目光皆同情的看着自己,陈大人的脸也一阵青一阵白,可他又不能说什么,只好脸色极臭的自己一个人喝酒,同时诅/咒谢良臣触怒融景帝,然后被打出来。
  不过他着实是想多了,因为内殿里,融景帝不仅没有把谢良臣打出去,而且待他十分亲厚。
  “咳咳,听说爱卿已经将那杨庆......咳咳,杨庆秘密关押了起来,不知可审出什么了?”
  融景帝拿帕子捂着嘴,时不时咳嗽两声,那声音比起以往更加虚弱,似有什么东西堵在喉间一般,生气极弱。
  “陛下保重龙体。” 谢良臣躬身站在离龙榻数步之外,闻言便先关心道。
  “臣虽是已将其打发何人办理此事,以及北桑那边又是如何接应都查清楚了,但在问及幕后主使之人是谁时,他却一直不曾开口,态度十分抵触,臣不好用刑,因此暂无结果。”
  融景帝斜靠在软垫上,厉目透过朦胧的纱帐看向外头立着的人,审视了他好一会,后才继续道:“既是对方未曾说出是何人指使,恐怕此事皆为此人胆大妄为私之,谢爱卿以为呢?”
  谢良臣脸色不变,听融景帝这么说,他便也从善如流的接话道:“陛下所虑甚是,杨庆在开阳任知府十多年,当地情况早已了然于心,要私贩粮食往北桑,于他而言再是容易不过。”
  话音既落,融景帝却仍未开口。
  谢良臣想了想,便愈发恭敬道:“陛下,此番杨庆已被押解入京,既是他一人胆大妄为,那么不如此番便将人移交刑部审结处理,开阳那边也好由吏部尽快派官员过去接任。”
  之所以说要交给刑部处理而非大理寺,便是因为江牧正是大理寺卿,若是杨庆入大理寺,则绝不可能如此简单结案,可要是刑部嘛,那就不一样了。
  现任刑部尚书钱大人原为山东巡抚,既不是王霄的人也不是江尚书的人,他大体是听融景帝的话的。
  所以只要人被带到刑部,要宽还是要严,是就此放过还是追究到底,都是融景帝一句话的事。
  至于他为何要提此意见,自然是融景帝刚才那话透露出了不想深究的意思,既是这样,谢良臣便也乖觉的表示不查也挺好。
  因此说完这个建议后,他就也不再开口,只能等着对方的吩咐。
  可他也说不查之后,融景帝反而又想查了,于是对方再次开口就变成此人先关入刑部,然后着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
  聊完此事,谢良臣本以为融景帝便再无其他话说了,哪知就在他准备退下之时,他却又开口道:“朕听闻你有一女聪慧非常,贵妃曾在朕跟前说过,说令媛冰雪可爱,想让她与七皇子定亲,不知爱卿可舍得?”
  听他提到女儿,谢良臣心里就是一咯噔。
  张贵妃曾经多次通过身边的冯公公向他表示结亲之意,当然这不是他家的野丫头真个人见人爱,而是两方既然利益绑定,所以对方在不放心之余便想再加厚一层。
  因为大事未成,谢良臣倒是没有明确拒绝,甚至也表现出了十分感兴趣的模样,只是道自家小女配不上七皇子,恐怕陛下不允。
  张贵妃也对谢存墨之顽劣稍有耳闻,知她当年才不过四岁时就敢上树掏鸟,下海捉鱼,很是有些看不上,也有些犹豫。
  可是到底架不住身边人的一再怂恿,说谢良臣就这一个女儿,要是娶了她,还怕谢良臣敢不尽心吗?
  再说便是此女顽劣,七皇子成年以后再娶温柔贤惠之女就是,此事对他们是百利而无一害,张贵妃也就此真动了心,在融景帝跟前吹了许久的枕边风。
  “贵妃娘娘看得起小女,是小女的福气,只是说来惭愧,臣因着只有此一女,因此溺爱非常,便将其胆子养得大了些,虽外人在臣面前时多有夸奖,但臣却不敢欺瞒陛下。”
  谢良臣尽量让自己语气显得羞愧,仿佛真因女儿太过粗陋而感到丢脸。
  融景帝闻言先是一愣,后看向身边服侍的大太监,见对方微微点头,便知谢良臣此话不假,又有点犹豫起来。
  毕竟七皇子是他最宠爱的儿子,如今岁才十一岁,却已经十分聪颖,是最像他的儿子,让他以后娶一个野丫头做正妃,融景帝也觉得亏待了他。
  可贵妃在他跟前已经磨了许久,若是不应下,他又恐惹贵妃伤心,于是只好找个了折中的法子,开口道:“谢爱卿实在过谦了,既是这样,不如三日后你将令爱领进宫来,朕看看七儿与令爱是否合得来再说。”
  作者有话说:
  改一处错,端王是四皇子,成王是五皇子。
  第76章 驾崩
  从内殿出来之后, 宴席也将散了。
  不少人都想知道融景帝对他说了什么,只是谢良臣是不可能说的,至于要三司会审杨庆的事, 等到明日,他们自然就知晓了。
  所以面对围上来拐弯抹角套话的人,谢良臣只道陛下怜前线士兵辛苦,问了些优抚之事。
  特地喊他进去就为了问抚恤士兵之事?这借口谁能信?
  不过既知此乃借口,众人也就不问了,纷纷散去。
  回到家时夜色已深, 谢良臣见盛瑗还带着人在门口等他,立刻翻身下马,上前拉了她的手道:“天气寒凉, 我不是已经派人回来说了会晚归吗?小心你再冻着。”
  盛瑗温婉一笑,摇头道:“我也刚出来一会罢了, 并没有一直在门外等你,冻不着。”
  夫妻二人相携进了里屋,谢良臣今晚喝了不少的酒,又是从外头刚回来, 于是盛瑗便帮着他更衣, 而他则把融景帝下旨, 要他带女儿去相亲的事说了。
  盛瑗把外裳搭在衣架上,闻言就是一愣, 担忧道:“这该如何是好,陛下不会真要给墨儿定亲吧?”
  谢存墨今年刚满五岁, 人说七岁看老, 她是五岁就能看老了。
  小人儿性格又倔又刚强, 还受不得委屈, 要她以后给七皇子当正妃,恐怕女儿是学不来那种贤惠大度和委曲求全的。
  谢良臣当然知晓女儿的性子,而且他也并不想女儿嫁进皇宫,不过对于相亲之事,他是一点也不担心。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知道融景帝欣赏的是温柔娴静的世家女子,对于“过于”活泼以及性子野的小姑娘,虽谈不上讨厌,但也绝对不喜欢。
  至于七皇子,两人一个是才五岁的混世魔王,一个是十一岁正直骄傲叛逆期的少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共同话题,更别说他对自家刁蛮闺女生出什么好感了。
  恐怕在他眼中,谢存墨不过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就是张贵妃强压着他跟女儿亲近,他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又能有什么城府?喜怒还不是都在脸上。
  因此要想融景帝打消或者暂缓这个念头,实在太容易了。
  “夫人不必担心,三日后皇后娘娘要宴请各位大臣的家眷,去的人必定不少,你只管看着女儿不犯大错就行,至于其他,不如随了墨儿的天性任她发挥,时不时再表现出一点溺爱纵容之态,想必皇后娘娘必定会将院中之事转告给皇上知晓。”
  盛瑗一听也觉得有理,虽然此举可能会让女儿在京城权贵圈子里的名声更不好,但是比起让她嫁入皇宫,盛瑗宁愿如此。
  于是三天后,她便带着穿着打扮十分利于奔跑的谢存墨进宫了。
  至于谢良臣,从回来后的第二日起,他便回了工部上班。
  此次一走近一年,工部事务几乎都由底下几个主事在处理,所以这次他回来,首先便要先过问冶矿的情况还有纺织、军械两处的进度,看有没有人懈怠敷衍。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些问题。
  主要就是卖往各处的铁丝主要都集中在了几人手中,其中便有两个商行并非沿海以及附近的客商,而是关中人。
  修路、建房这种事,向来耗费的时间都很长且造价昂贵,因此据谢明章所言,如今全国的道路几乎都是从两广附近往内陆延伸,其他地方想跟上进度必然缓慢,所需材料也少。
  所以关中有客商订购如此多的铁丝,谢良臣直觉对方可能不是用此物来建房子,而是用来干别的。
  至于生铁在古代多用于造什么,他自然也明白,因此便特意留心了这两名客商的名字,准备私下再让人查其底细。
  见谢良臣只知埋首处理工部事务,工部众人皆在私下打着眼色,讨论谢良臣到底参与了那事没有。
  “我看谢大人恐怕对此并不知情,应是陛下察觉了什么,这才让他顺便将人捉回审问。”一个主事小声道。
  “我看未必。”另一个参与讨论的小官摇着头,一脸的高深莫测,“谢大人奉旨监军而已,又不负责巡查地方官贪赃枉法,开阳离京有千里之遥,对方又只一个四品知府罢了,陛下哪里会关注得到他?若说不是有心人特地收集证据,那知府又怎么会被捉回京中?”
  如今不论朝上还是朝下,最轰动的消息便是开阳知府杨庆倒卖粮草往北桑,资敌叛国,融景帝着三司会审一事。
  因为性质太过恶劣,以及朝廷一查到底的态度,所以京中都在猜测又将有哪位大人要被拉下马。
  而除了讨论杨庆之外,谢良臣也是被议论之人,毕竟杨庆是他带回来的,而且在融景帝下旨之前,一直都是秘密关押。
  所以坊间都在传,说谢良臣恐怕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幕后推手,至于目的,自然是要拉某一位大人下马然后自己顶上。
  有阴谋论的,自然也有替他说话的。
  替他说话的自然是以前在国子监的学生们,他们认为杨庆倒卖粮食往北桑,通敌叛国的罪名是逃不掉的,便真是谢良臣将他揪了出来,那也是为名除害,怎么反倒惹了闲话?
  京中各种传言纷纷扰扰,可身处舆论中心的谢良臣本人却似毫不在意一般,每日只按部就班的去工部上值,对于明里暗里的试探全不理会,甚至连帖子都不接了。
  于是随着案件的深入,以及他本人的低调,大家便又把视线重新转移到了案件本身。
  谢良臣处理完公务,便一心等着御花园那边的消息。
  那日他安慰盛瑗时虽态度笃定,但也怕万一,毕竟事无绝对。
  甚至他还在想,要是融景帝真给女儿定亲了,他也得想办法在谢存墨出嫁前把这桩婚事搅黄。
  与此同时,景阳宫内。
  谢存墨端着小金碗吃得十分开心,圆乎乎的脸颊一鼓一鼓的,跟只小仓鼠一样。
  皇宫里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尤其是那道酸酸甜甜的肉丁,最是合她心意,她已经让身边的宫女帮着夹了好几筷子,完完全全就是个干饭人。
  再加上谢存墨从小就是个十分自立的小姑娘,从三岁起便不用人喂了,此刻进了宫,她也是自己端着碗吃饭,而不像其他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小姑娘一样,由嬷嬷们喂。
  所以,她也是这些小姑娘里吃饭吃得最快也最香的。
  盛瑗坐在另外一桌,也没有管女儿,只让丫头看着别让她掉下凳子去就行,而不像其他夫人,虽有嬷嬷照看,但仍时不时留心。
  对于她的这种放养态度,不少贵妇人都表示不赞同,比如进来做陪客的礼部尚书夫人张氏就道:“谢夫人爱女之心虽是难得,但须知女儿家最重教养,若是一味放任,将来只会害了她。”
  盛瑗此行目的本不是为着炫耀女儿,因此闻言也不恼,只微蹙了眉头道:“秦夫人说得在理,只是我家墨儿生来性子倔强,我也管她不住,若是能如秦夫人外孙女一般乖巧可人,我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礼部尚书的外孙女即江牧的长女,今年九岁,是个十分乖巧的小姑娘,虽年纪不大,但却已经看得出来以后是个美人坯子,性格也文静,很讨李皇后的喜欢。
  听她夸外孙女,张氏很开心,虽然听盛瑗的意思,似乎并没有打算听从自己的建议,但是别家的事情她也管不着,提一嘴就算了。
  见她纵容女儿,在场众位夫人暗暗交换个眼色,其中不少人还拿帕子挡着嘴轻笑,似乎是在笑谢家母女上不得台面。
  李皇后见状也在心里摇头,自她长子夭折之后,她就已绝了争权夺利之心,反正不管是哪个皇子登基,她都是嫡母,是太后,所以并不存在偏心一说。
  因此对于融景帝让她过来帮着相一相人这件事,李皇后也是带了真心的,想给七皇子找个合适的人。
  但是一整天下来,她却觉得谢存墨实在不怎么合适,不仅仅是两人年纪相差六岁,在她看来,谢存墨与七皇子的性格也不合适。
  今日在御花园中,七皇子明显对于这个过于跳脱的小姑娘不甚耐烦,期间好几次皱眉,反倒是对着江家的江婉时一直十分有耐心,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想到这,她又暗自打量那边的谢存墨,见她圆鼓鼓的脸上还沾了米粒,更是摇头。
  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皇子正妃?
  于是吃过午饭,李皇后又留众位夫人坐了片刻之后,便端茶送客了。
  出了宫门,盛瑗领着还什么都不懂的女儿,暗舒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