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三千界(穿越)> 三千界(穿越) 第145节

三千界(穿越) 第145节

  不过这些推论卢子钰并没有告诉弟弟,现在不能打扰他,让他一心备考好了。
  卢家到了京城不久后就入了冬,卢子钰忙着备下粮食柴炭等物。
  在上辈子,让卢子钰囤米粮对她来讲就是个笑话,好几次的谣言,跟风囤货的人最后还不是当了一波韭菜。
  可现在,她囤货囤的不亦乐乎,米粮盐巴等物不囤够一年吃的她就心里没底。
  好在杭州那里的粮仓已经建好,里面的米粮盐巴足够,就是京里没得买,只要路途不断,也能从杭州运来粮食。
  别看卢子钰热衷囤粮,她根基浅薄,手里的粮目前也只够自己吃的,她手里也差不多有上百个下人呢,这些人的吃喝都是她负责,米粮自然不能少。
  这回跟着卢子钰和卢子琅姐弟进京的下人一共也就十几人,囤上三五个月的粮也要两三千斤,这些就不用备个粮仓了,只要收拾一个屋子出来就行。
  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目前社会还算平稳,虽然天冷了粮价有波动,也不算离谱,卢家一点点也囤够了粮食。
  卢子钰给穆婉写信,告诉她过年她不能回杭州,让穆婉主持给员工发年货,等明年春闱结束了她会去杭州。
  穆婉的信来的也快,并且给卢子钰送了几车东西,粮食布料等物都有,这里一部分是给卢子钰过年用的,还有一些是备了给她出售送礼用的。
  长途送银子并不保险,穆婉给卢子钰送银票都是安排了亲信的人亲自跑的,给卢子钰送那些珐琅玻璃杯和骨瓷器皿就是让她在京城试一下水,看看好不好卖。
  京城有名的铺子背后都有人,也很傲气,他们不会接受寄卖,卢子钰也不急着出手。
  她问卢子琅,“你们翰林院的先生教的如何?”
  卢子琅意犹未尽,“很好,很多地方听了讲解让人豁然开朗。”
  卢子钰拿出几套包装好的珐琅玻璃对杯,“拿去送人吧,哪个先生看得顺眼就送谁。”
  卢子琅听了就笑了,怎么能看得顺眼送谁,当然是教他的先生一人一盒了。
  在翰林院里教书的都是天之骄子,举子们送礼的也不少,又是年关,先生们收的挺坦然。
  花纹珐琅玻璃杯对男子没有吸引力,对家中女眷的吸引力很强,有个夫人就想入手几套送人,让丈夫去问卢子琅哪里能购买。
  这个翰林的夫人是世家女,家中不缺银子,他本身也是世家出身,于是问卢子琅这杯子哪里来的,夫人想求购。
  卢子琅认真道,“若是先生自用,学生在送几套也行,若是想要送人,那还请先生见谅,只能收银子了。”
  成翰林笑道,“这是应当的。”
  卢子琅就道,“这是家兄从杭州购来的,一套三千两。”
  成翰林挑了挑眉毛,没说什么,回去问夫人,“两个杯子三千两,值不值?”
  夫人却道,“如何不值,你且看,杯身如此通透,器型也好看,这珐琅花纹活灵活现,用来喝香露果露最是相得益彰,比我表妹那套水晶杯好看得多了,你买副画成千上万我都没说你!”
  成翰林赶紧告饶。
  珐琅玻璃杯两只三千两,比卢子钰一开始卖掉的花瓶便宜许多,但当初那花瓶卖这么贵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
  寅阳不比京城,京城物品丰富,各地好的新奇的玩意都会涌来京城,珐琅玻璃杯想要开出更高价并不容易。
  而且那时候那知府要玻璃花瓶是用来跑官的,要的急切,中人又故意造成花瓶买不到的假象,几下里这价格就高了,而且那对花瓶比杯子也大的多。
  就这样卢子钰出手了几套珐琅玻璃杯,入手了一些银子,在京城的花销是不用愁了。
  有个翰林家里并不富裕,得知卢子琅送的杯子这么值钱,就私下里转卖,居然卖了近四千两的价格,咋舌不已。
  这样一来,这些先生对卢子琅当然越发照顾,传授考试心得也更无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04 20:47:06~2021-12-05 20:57: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紫色山岚 80瓶;北东人 23瓶;趴着的猪、木糖 20瓶;不爱吃苹果 10瓶;千山旭日、晓燕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5章 第四界十一
  新年一天天接近, 卢家年货早就备齐了,原本卢子钰觉得可以感受一下京城过年的氛围,谁知道街上忽然开始戒严了。
  小老百姓个个缩在屋子里不敢露头, 卢子钰, “……”搞什么?
  卢子琅原本也不知道,不过他现如今和几个翰林先生关系不错,成翰林就私底下提醒他,“和你们无关的,听说摄政王被人偷袭暗杀, 所以戒严呢。”
  卢子琅赶紧道谢, 回去告诉了卢子钰, 卢子钰, “……那有没有成功?”
  卢子琅道, “怎么可能,摄政王身边多少护卫,刺客连他的衣角都摸不到。”
  卢子钰哦了一声,“哎, 京城真乱,反正不关我们的事, 你好好读书,我们过我们的。”
  卢子琅点点头。
  慈宁宫里,谢太后坐在凤座上, 面色阴沉, 说是太后, 其实她年纪并不大,今年也不过二十六七罢了。
  谢太后是先帝第三个皇后,那时她刚刚及笄, 彼时先帝已经五十多岁了,谢太后的内心无人知道,她进宫是当皇后的,是天下女子尊贵的顶点,冲着这个,她就不能有丝毫怨言。
  只是谢太后也没能生下皇儿,倒是她带进宫固宠的侍女一夜承恩诞下了皇子,从此朝廷就开始风起云涌。
  谢太后坐着一动不动,有人过来通报,说是谢樵求见,谢太后终于动了,“快请!”
  摄政王谢樵大步而来,进来后也没行礼,直接坐在太后左手边,宫人上前倒茶,谢樵一饮而尽。
  谢太后看着哥哥,“没事吧?”
  谢樵放下杯子,“有事还能见你,别担心,跳梁小丑罢了。”
  谢太后还是皱着眉,“这次他们又想干什么!”
  谢樵冷笑道,“开春就是春闱了,闹出事让春闱不利,给我添堵呗。”
  谢太后捶桌,“可恶!”
  谢樵看着妹妹,“前面有我,你把皇上照顾好就行了,要知道,我们现在能依靠的也只有皇上。”
  有皇帝才有摄政王,要是皇上不小心没了,谢樵除了造反就只能等死了,偏谢家目前还没有造反的能力,所以只能尽力平衡各方势力。
  造反可不是把皇帝砍了自己上台就行,不要说颖王还在虎视眈眈,谢家也不是没有政见不合的敌人。
  要是谢家果然一家独大,先帝也不会挑选谢樵当摄政大臣。
  朝堂上除了谢樵这个摄政王,还有四位辅政大臣,哦,现在只剩下三个了,杨家被谢樵灭了。
  谢太后垂下眼睑,嗯了一声。
  谢樵主要就是让太后安心,很快就告辞了。
  谢太后看着哥哥离开,身形又凝固住了,宫人们更是一动不敢动。
  哥哥说的轻巧,可他不知道,进宫这么多年,自己过得是什么日子,至尊之位,锦衣玉食,有了这些自己就该满足吗?
  谢太后进宫时皇帝已经是老年人,且因为子嗣困扰,没心思呵护小姑娘的心情,只希望皇后能担起责任。
  再后来有了唯一一个儿子,先帝又在殚精竭力为儿子铺路,谢太后浓缩成了一个叫皇后的符号。
  她的寂寞,幽怨,长夜里被无边的孤寂吞噬,这些有谁知道?
  皇帝?哼,皇帝又不是她生的,她虽然贵为太后,可皇帝的生母也是太妃,而且皇帝明显亲近生母多过于她。
  有时候谢太后就想,她这一辈子到底过了个什么?
  日影西斜,谢太后的慈宁宫里寂静无声。
  卢家姐弟现在接触不到摄政王那个阶段的争斗,就是卢子琅中了进士,想入局也还早呢。
  因为摄政王谢樵被暗杀,虽然没成功,也让京城过年的气氛沉闷了不少,各种检查也严密了很多,据说现在城门口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进来。
  也因为戒严,导致京城的粮价也跟着涨了,好在卢家已经不缺粮,就不用怕饿肚子。
  只负责厨房的焦师傅叽咕,“贵的离谱,鸡蛋十个钱都买不来一个,要命呢!”
  包壮道,“你这里鸡蛋这么大一筐呢。”
  焦师傅生气,“你这小子一顿要吃五个呢,下一顿你别吃了。”
  卢子钰从不会卡员工的肚子,这也是他们死心塌地的一个原因,现如今能让他们敞开了吃的主子可不多。
  就是没鸡蛋,白面馒头也管够。
  入冬还有棉袄皮褂子皮靴等衣物御寒,屋子里也有炭火,主家对他们很慷慨,做下人的当然也不会躲懒,个个精神的很。
  紧张的气氛直到过完了年才好些,各地举子正纷纷赶来,这时候继续戒严,只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对比这些新来的,卢子琅这种早就到的人优势就明显很多,他们吃到了小灶,虽然不是免费的,那也比新来的有底气多了。
  茶馆酒楼里文会也多了起来。
  卢子钰对文会不感冒,“没多大用,有这功夫还不如锻炼一下身体,别考到一半被抬出来。”
  这又不是笑话,年年都有。
  好些学子在家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会想到科考还需要体能,就连家里人也只会催促“去读书。”
  从不想着让人锻炼一下。
  卢子琅的锻炼是不间断的,跑跳都有,还有卢子钰琢磨出来的简单训练器械,卢子琅并不是个单弱的书生。
  在翰林院开办的学习班中,卢子琅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处在中等偏下,翰林们原本对他的关注也不多,年前他送了礼,才入了这些人的眼。
  接着关注多了之后却发现这个年轻人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沉稳,这倒是很难得。
  如果卢子钰此时是三十多岁,这份沉稳倒也能解释,可他今年也不过才二十,虽然现在的人好些二十岁都当爹了,性子却不一定沉得下来。
  很快又知道卢子琅单身,没娶亲!
  于是暗地里关注他的目光就多了起来。
  三年一次的会试,那些单身才俊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世家大族家里的嫡女用来组建巩固关系网,可一个家族里不可能只有一个嫡女,人丁兴旺的话,家里的女孩子有好几个呢。
  这些女孩子拿来定给中了会试的人才就最好了,这也是世家给自己家注入新鲜血液的一种方法。
  世家挑选进士也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下了,学问人品性格都会考量,弄个只会夸夸其谈的回来,自家女孩子不就白养了。
  卢子琅并不知道他已经是有些人眼里的考察对象了,不管他中不中,等过了会试就会有人前来说媒,如果没中,那就给他偏支庶女,如果中了,那就再考虑合适人选。
  至于卢子钰,不好意思,她现在只不过是卢子琅的哥哥罢了的,进不了旁人的眼。
  时间不会随着人的意志改变,它的步伐坚定不移,很快春闱就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