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08节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08节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
  为他是并州人,虽说他此时还只在大理寺任七品司直,还是随驾至此,跟着并州官员们一起拜见过帝后。
  媚娘早听姜沃说起过,这位让阎立本一见便称‘沧海遗珠’的年轻人才。
  此时一见,也不免开口赞叹:“好人物!”
  另外赐下宝墨十方。
  狄仁杰拜谢皇后。
  *
  皇帝年少时,曾遥领并州多年。
  此番却是第一次到并州。
  又是以帝王身份,亲至皇后故乡,心境格外不同。
  因而停驻并州的日子,赏赐就没断过。
  才赏过百官。
  三日后,又下诏‘以皇后故乡并州长史、司马各加勋级’[2]
  次日再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2]
  原本在暂住宅中专心教孩子的姜沃,闻此信只好将教育工作移交崔朝——
  事关勋级和命妇爵位,姜沃作为唯一一个吏部至此的高级官员,立刻就结束了假期,忙了起来。
  皇帝赏的多愉快,姜沃就忙的多痛苦。
  终于忙过后,姜沃算一算皇帝这次的封赏力度之大,就去寻媚娘道:“姐姐,要不我长安户籍不要了,去找京兆尹改成并州户籍吧。”
  媚娘笑应:“好。”
  皇帝听闻后亦大笑:也是,吏部官员总共没来几个,这几日怕是把她这个吏部侍郎忙坏了。
  帝后便按并州都督的赐物,照例给姜沃送了一份去。
  **
  “杜长史的春日宴。”
  姜沃把玩着手里一张名刺,问崔朝道:“你也收到了此宴之邀?”
  崔朝颔首:“收到了,这回随驾而来的国子监朝臣,只有我自己。杜氏既然想举荐人才,自然不会少了我一份名刺。”
  当然,更不会忘了吏部侍郎,上一回贡举的副考官。
  姜沃原本有点懒怠去,她刚忙完封爵加勋事,只想好好歇两日。且这位杜长史,她从前也完全不认识。别说在并州,就算在长安,这种‘举荐宴’‘诗会宴’她也不知推了多少。
  但不知为何,她看着这张普通的名刺,直觉该去。
  姜沃并没有完全依赖直觉,她从崔朝身上摸了数枚铜钱出来,掷出卦象。
  这场春日宴。
  当去。
  崔朝笑看她掷卦:“原来,我也想劝你去的——这位杜长史你与他虽素昧平生,但他的姨兄,与你却有渊源。”
  姜沃抬头望着他。
  崔朝就道:“他的姨兄是岑相。”
  姜沃叹息:岑文本岑相啊……
  那确实颇有渊源。
  她当年第一次出现在朝臣前,就是一场诗会。
  在诗会上,她被荆王李元景(谋反已故)为难,逼她起卦算魁首,她道出卢照邻之名。
  算是她年少时步入朝堂的起源。
  那场诗会的主办人正是岑文本岑相。
  她还记得岑相对她温和道:“姜太史丞是第一回 参加诗会吧。无妨,圣人未到时,你先跟在我旁边。”
  可惜岑相病逝于先帝亲征高句丽途中,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
  这场春日宴上熟人颇多。
  姜沃见到其中两个时,都没忍住唇边笑意。
  这既然是场‘举荐才子宴’,杜长史杜易简,就还请了此番随驾到并州,专为圣人巡幸作诗的,国子监内素有才名的学子——骆宾王与李敬业。
  骆宾王自然是有才名,李敬业是祖父李勣大将军太有名。
  皇帝亲至并州后,对代他守并州多年,又一直护卫他的大将军,自然更触动君臣旧情,此番也是连连加赏。
  李敬业也跟着祖父受了不少赏赐,俨然随行官员里最风光的一批。
  杜易简哪里敢漏下这位,也单独下了名刺。
  春日宴设在一处精致别院里,风景如画。
  各人各案,面前摆着各色精致酒馔。
  姜沃却也不用赏景,直接就以李敬业和骆宾王言语对掐来下饭。
  看的她心情大好。
  直到杜易简引来第一位才子时,姜沃的心情才低落起来。
  这会子几乎没有什么举贤避亲的,先推荐的都是自家人。杜易简荐上来的第一位,就是他自己的堂弟,杜审言。
  姜沃听到这个颇为熟悉的名字,不由凝神思量,片刻后忽然想了起来。
  然后望着杜审言这张还很年轻的脸,很是惆怅。
  杜审言才这么年轻,自己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他的孙子——诗圣杜甫了。
  姜沃举杯饮了半杯酒平复惆怅心绪,然后将杜审言送与在座各位的投卷慢慢看过。
  **
  杜易简又引出几位才子后,宴席氛围渐热。
  姜沃早惯了这种场合,哪怕怅然也不会让人看出来。
  她依旧去看骆宾王和李敬业唇枪舌剑来缓解心情。
  很快,杜易简作为东道主,起身给在坐各位介绍下一位才子。
  只是这回,杜易简比之前还要郑重些。
  甚至还带了几分神秘道这是位神童,去岁,年不过六岁就能写文,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杜易简还在夸夸,李敬业已经冒出来一句:“坐中还有个七岁作诗的呢。也未见才气如何,不过是鹅鹅鹅。”
  说着还夹了一块鹅翅膀,对着骆宾王晃了晃。
  骆宾王大怒,看起来就要拍案而起当场再作诗骂人了。
  还是作为国子监司业,也就是校长的崔朝出言制止,两人才各自安静闭嘴。
  杜易简:……
  早知道这两位有仇,他就不一起请了啊!
  他连忙在百忙之中对崔司业眼神致谢。
  崔朝对他颔首微笑,又晃的杜易简更加忘词。
  半晌杜易简才重新捡起话头来,也不敢再多说了,一边示意仆从去内间领人,一边干巴巴道:“这是我一位好友,齐州长史王福畤之子,今年才七岁。”
  姜沃忽然安放下竹箸。
  她抬起眼,望着被仆从引出来的七岁童子。
  原来是他。
  耳边传来杜易简的声音:“……我这位好友虽是齐州长史,祖籍却也是太原。”
  “这是他的第三子——王勃。”!
  第118章 姜沃的偏心
  春日宴。
  庭院中栽种着数株西府海棠。
  正时海棠繁盛未雪时节,云霞般灿漫,连着春光都跟着烟艳起来。
  但姜沃闭一闭眼,眼前浮现的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日盛景。[1]
  《滕王阁序》千古骈文啊。
  *
  杜易简还在说些什么,姜沃已经走神到滕王阁上去了。
  说来,后世是《滕王阁序》带动了滕王阁的名气。
  可此时,还是滕王阁,或者说滕王本人名声大。
  滕王李元婴,高祖李渊的幼子,年纪小辈分大,是当今的叔王。先帝贞观十三年间,封滕王,赴任山东滕县,广起楼阁。
  如此说来,滕县才是第一所滕王阁。
  只是滕王性劣,在滕县干出‘驱赶百姓为乐’‘专挑农忙时出去践踏农田打猎’‘拿弹弓打伤人’‘把人埋在雪地里’等种种恶行来,就被先帝贬到苏州做刺史去了——
  滕王这一世,多有贬迁,就开始了去哪儿把滕王阁建在哪儿的一生。
  到了当今登基,滕王依旧不改本色。
  皇帝下书把滕王的恶行数了一遍,然后非常痛心疾首道:“朕因与王叔是骨肉至亲,不忍心治罪于国法,王叔好自为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