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大秦嬴鱼> 大秦嬴鱼 第288节

大秦嬴鱼 第288节

  韩国公主收到消息之后什么都不要了,直接拽着成蛟出宫逃命去了。
  也没逃出多远,她来楚国的使命还没完成呢,且还不能逃。
  她逃到王都之外的一个小邑,然后放出信号弹给蒙嫣和传讯,要她带兵来
  接应。
  她总觉着泾阳君不只毒杀楚国的臣子们为熊启报仇这么简单。
  先楚王任命的辅政大臣全都死了,楚太后摄政,她根本就不能稳定朝政,好在她关闭宫门,短时间内还可以据宫以守。
  蒙嫣和率领的秦军来的很快。
  等蒙嫣和带着秦军从淮水入颖水一路急行至巨阳城外的时候,楚太后直接带着才即位的年幼楚王打开城门投降了。
  楚太后降秦只是一个象征,她左右不了楚权贵们的意志,但有了这个象征,秦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荆楚,在楚太后降秦的那一刻,楚国注定了四分五裂。
  混乱中,熊启的另一个才一岁的儿l子被抢走,然后被立为新的楚王,有的认为小孩子不能成大事,干脆拥立与王室血亲亲近的熊氏宗亲为新的楚王......
  一时间,原楚国各地有了好几个楚王。
  这些被拥立的楚王当然都是伪王。
  楚国疆域广大,虽然被秦国蚕食了很多,但从楚国的故都郢陈至长江北岸仍旧有广阔的土地可供成立多个楚国政权。
  为了消灭这些伪楚政权,秦国出兵六十万就跟犁地一般清理四处逃窜的伪政权和旧日楚国权贵们。
  就如韩国公主承诺的那样,秦国用隆重的国礼迎回了故楚国的太后,秦国的公主。
  等最后一块楚地都被秦国占领之后,秦王政册封韩国公主为巨阳侯,这是秦国第一个女侯。
  同时册封公子成蛟为长安君,没有封地,只有食邑。!
  第247章 正文完结
  给韩国公主封侯,固然有她灭楚国的功劳在,同时秦王政还在向天下人,尤其是那些以灭国的旧贵族和未灭国的燕、齐贵族大臣们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不管你以前的身份如何,完全可以选择来到秦国施展,只要你做出功劳来,官爵一个也不会缺你的。
  但是,秦王政等了大半年,都没等来一个上书自荐的人,他还特地询问王翦、王绾、李斯等他看重的心腹重臣们,是否有人投到他们的门下为舍人,寻求进身之阶的。
  结果,就是没有。
  去投他们门下的不过是些大力士之类的武人,大字不是一箩筐的那种。
  秦王政失望极了。
  他很不高兴,私下里跟秦鱼吐槽那些人都是瞎子聋子,看不到听不到他放出去的诱饵。
  秦鱼失笑:“那些人若是有真本事,他们的国家也就不会亡国了,他们不来秦国,不是不想来,而是不敢来。以他们之能来到秦国能做什么?整日里欺男霸女给你阿谀奉承拍马屁吗?你喜欢这样的臣子?”
  秦王政露出一个厌恶的表情,啐道:“一群蛀国蠹虫,寡人见一个砍一个!”
  秦鱼:“这不就得了。现在科举已开,算是为天下上进之人提供了除军功爵之外的另外一个进身之阶,真有本事的,不用大王特地寻访,自己就会参加科考竞争上来的。那些个不屑参加科举的‘沧海遗珠’们,想来也不屑于功名利禄造福百姓的,这与大王志向相违背,漏了就漏了吧,并不值得可惜。”
  秦王政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把没有“贤才”来投秦的事给放下了。
  如今秦国已灭四国,只剩下燕国和齐国苟延残喘。
  秦国兵强马壮,既没有粮草顾虑也没有天灾堵路,自然要马不停蹄的继续兼并战争。
  在燕国和齐国之间,秦国选择先灭燕国。
  在秦国兵临燕地之外的时候,燕国遣使割地求和,并且承诺会将燕太子丹送到咸阳为质,但都被秦国拒绝了。
  秦国要的是整个燕国,等打败了燕军,燕国献上的国土自然就都是秦国的了。
  秦王政在六岁的时候就被秦昭襄王接回秦国,与当年被送到赵国为质的燕太子
  丹错过,他们未曾谋面,自然没有任何情分可言。
  樊於期没有兵败李牧之手,更没有畏罪逃燕,也没有燕国献舆图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
  秦国稳扎稳打,一切都按照常理常规发展,燕国也毫无悬念的灭亡了。
  相比于历史上燕王喜逃去了辽东躲了几年,这里的燕王喜仍旧成功从蓟城逃脱,但他在逃亡辽东的途中,正好被从海上登陆辽东的蒙嫣和给抓了个正着。
  燕国国灭,只剩一个齐国担惊受怕。
  正当秦国磨刀霍霍向齐国的时候,五月,有彗星在东方天际出现,从北面夜空划过,落入西方。
  秦国的卜筮官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彗星因为身后拖着一个形如扫帚的尾巴被叫做扫帚星,扫帚星出现的地方,通常意味着要有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要死了。
  而这颗彗星从东方过北方落入西方,很可能意味着有一个从东方来到秦国的人要死去了。
  秦鱼听这卜筮听的云里雾里,并且将这当做胡说八道。
  彗星出现只是一个极其自然的天文现象......
  秦鱼正在心中腹诽的时候,有宫侍急急忙忙进来通报,说是蒙家来人急召蒙恬归家,说是蒙大将军要不好了。
  秦鱼猛的站起身,询问道:“你说的蒙大将军是谁?”
  宫侍忙回道:“是蒙骜大将军......”
  蒙恬也同时失声道:“是祖父......”
  蒙恬面露焦急之色:“大王,舅父,我得赶快归家,早上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就要不好了?”
  秦鱼心情异常沉重,他对蒙恬道:“先别急,我与你一起去。”
  他又看向秦王政,秦王政道:“寡人与叔祖一起去蒙家,另,着人去宣太医令带医官去蒙家为大将军看诊......”
  秦鱼在去蒙府的路上几乎都是神情恍惚的。蒙骜,原本是齐国人,年轻时来到秦国谋求出路,通过自己出色的领军作战能力建功立业,娶妻生子,走到如今的地位。
  二年前他还和秦鱼一起去攻打赵国,或许是年纪大了,或许是年轻的时候受过太多次伤,这让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韩魏灭国之后,他就病痛缠身
  ,虽然不妨碍骑马射箭,但秦鱼和蒙武都劝他暂时放下军务,归家修养。
  彗星见东方,过北方,落西方......
  秦鱼的心狠狠揪紧了起来,蒙骜他,可不就是从东方过函谷关来到秦国,现在彗星落,是不是真的意味着,他将要如星辰一般陨灭了?
  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之前坚持不信的那些天香自然科学......
  秦鱼苦笑,他自己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存在,他又怎么能理直气壮的反驳这个时代坚信的上天示警神鬼莫测呢?
  蒙骜确实是不好了,他年轻时候太拼——不拼不行,他孤身来到秦国,无根无依的,不拼的话哪里有今天——给身体留下太多暗伤,如今一朝病发,靠现在的医疗条件,不治身亡是很正常的结果。
  打脸来的猝不及防,卜筮官分解的彗星落西方的说法应验了。
  从蒙武到蒙恬等蒙氏上下都一心为蒙骜治丧。
  对蒙骜的病逝秦鱼非常伤心,蒙骜不仅是他的长辈,更是他的好友,从秦鱼来到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历史名人就是他,他们从栎阳相识相伴一直至今日,蒙骜的离世不说给了他重大打击,但也伤感人生无常,他年纪算小的,大概率可能会一一送走身边至亲。
  大母、母亲、兄嫂,还有白起、荀子、老扁鹊......
  秦王政也很惋惜秦国失去了一位老将,给他追赐官爵一级,算是死后哀荣了。
  蒙骜的死并不能停止秦国用兵的步伐,正当秦王政准备出兵攻打齐国的时候,彗星又在西方夜幕出现。
  这一次,彗星在西/天挂了足足十六天之久。
  难道又要有秦国举足轻重的人物死去了吗?
  但不管谁将要死,此时出兵都不是一个好的预兆,朝中大臣对秦国是否要在此时继续出兵齐国争议不下。
  若是在这之前,秦鱼定会坚持出兵,无他,时机太好了。此时秦国刚攻灭燕国,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二而竭,失去这个出兵的机会实在可惜。
  但在经过蒙骜之死后,秦鱼对自己的坚持也犹豫了起来。
  秦鱼的摇摆不定很快就没有了,因为夏太后薨了。
  夏太后乃是秦王政的血缘
  祖母,她的薨逝算做国丧,正好应了彗星在西方显现的天象。
  夏太后薨逝了,秦国虽然不至于因为夏太后的薨逝就不去攻打齐国了,但至少也要将出兵的计划推后。
  至于推后到什么时候,看情况而定。
  秦王政虽然暂时决定不动刀兵去攻打齐国了,但他要齐王建来秦国给夏太后奔丧,否则......
  否则什么,所有人都懂。
  齐王建要吓死了,他不敢去咸阳,他怕去了就回不来了,但他又不能对秦王政的命令置若罔闻,他给自己出了个馊主意,他自己装病,病的奄奄一息起不来床榻了,只好让齐相后胜替他去咸阳奔丧。
  后胜无法,秦国来的使臣正在等着他们出发呢,他不能将时间拖的太久,否则有怠慢之嫌,齐王建死活不敢去咸阳,他只能自己先去咸阳请罪。
  齐王建没有应邀来咸阳为夏太后奔丧,这让秦王政大怒,认为这是齐王建对他的无视,是对夏太后的冒犯,当即就要点将派兵去攻打齐国为夏太后取回应有的颜面。
  秦鱼:......
  玩政治还得是你秦王政!
  他记得历史上齐国就是不战而降的?
  说不定这回也是呢。
  秦鱼冷眼旁观秦王政的表演,全程不参与、不置喙、不一话。
  秦鱼只有一个态度,他是秦国的臣子,要如何对待齐国,他都听大王的。
  秦王政愤怒的要点兵去攻打齐国,后胜着急忙慌的去找齐国公主求救,齐国公主却是抚着隆起的肚腹忧愁道:“大王或许会看在我腹中孩子份上暂时放过齐国,但以后呢?如今六国已灭五国,只剩齐国一个又能支撑多久呢?”
  后胜神情惶恐喉咙干涩道:“那你说,要该怎么做呢?”
  齐国公主:“......不如降秦。”
  后胜被齐国公主给惊的倒抽一口凉气,齐国公主无视他,继续道:“如果现在主动投降,父王、兄长和舅公还能如韩侯一般得爵降为侯国,若是拼死抵抗,齐国只能像魏国一样,王宫宗庙付之一炬,魏氏王族十不存一,舅公难道也想看到齐国如此下场吗?”后胜是齐王建的舅舅,齐国公主要叫他一声舅公。
  后胜颓然不语,良久,最后也只能哀叹道:“大势如此,大势如此啊......”
  齐国公主向秦王政请命,要亲自回齐国去劝降父兄,王允!
  一月后,齐王建归降秦国。
  齐国灭。
  ......
  公元前240年,秦国荡平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华夏大地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郡县制多民族融合的中央集权国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