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轻兵本来就不适合打攻城战,何况是众志成城的许都?许攸的计策必定失败,到时袁绍不留情面地一顿斥责。相信很快就能见到许攸前来投奔曹操。
  如果袁绍不怒,还可以提醒他一下:当初是许攸力劝他和曹操结盟,养虎为患。
  郭嘉心念一转,瞬间明白了贾诩的谋划,他用衣袖掩去了一声轻咳,唇角微扬:“跟文和共事,真是愉快啊。”
  夏虫一声声聒噪着,几案上的汤药已经不再冒出热气。贾诩将药碗推到郭嘉的面前:“奉孝这身子骨,真让人忧心。”千万要活得久一些,这世上若是没有鬼才郭奉孝,该是多么无趣。可不要让诩这么一把年纪的人,在未来某一年的春天,去奉孝的坟头除草。
  正面战场上,依旧是你来我往,打得热闹。
  袁绍派大将韩荀进攻许都,韩荀麾下都是步兵,前军被吕布的并州铁骑冲散,死伤惨重。后军的运粮队被曹军的斥候发现,禀报给荀攸。
  荀攸立刻去见曹操,说:“袁军的运粮车一天之内即将到达,将领韩荀疏于防范,攻击他可以获胜。”
  曹操:“应该派谁去?”
  荀攸刻意敛去的锋芒微微透出来几许,眉宇间英气勃发:“徐晃。”
  将近一年的两军对峙,大大小小数百战,让以痴愚作为保护色的荀攸,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当年,荀攸谋刺董卓被人告密,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光。最希望他死的,不是董卓,而是那些参与谋划的同伴,甚至是暗中授意他行刺董卓的天子刘协。那时候,那些可憎的面孔,那些阴暗的内心,让荀攸无比厌世。
  幸好,他的人生不只有背叛,还有官渡之战,友人全力配合,主公信任有加。郭嘉和戏璕都在用行动让他知道:真正的同伴,不会在危急的时刻抛下他。甚至,每次需要实地观察、去离袁营很近的地方熟悉地形的时候
  ,郭嘉和戏璕都会争着去,主动承担最危险的事。
  还有钟繇,在曹营物资紧缺的时候,派人从关中送来二千匹战马。
  三天后的夜晚,捷报传来。徐晃和史涣截击韩荀,将袁军的运粮车一把火烧光。
  荀攸将军功记录在册,忽然瞥见赵云领着几个身穿袁军皮甲的士兵,朝着郭嘉的营帐去了。
  荀攸跟过去一看,郭嘉一边询问赵云,以及那几个士兵,一边在舆图上勾勾画画。这是一副墨迹很新的舆图,上面只有五个地点:乌巢、酸枣、匡亭、燕县、故市。
  其中乌巢和故市,刚刚被郭嘉用朱笔圈起来。
  郭嘉:《三国志》中记载,火烧乌巢,是曹操获胜的关键。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袁绍并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袁军的粮草一小部分放在乌巢,大部分都存在故市。故市才是袁军囤积辎重的地方。那么问题来了,火烧乌巢之后,袁绍为什么就一蹶不振了?
  他让那几个士兵先退下,“公达(荀攸)来得正好,帮忙参详参详。”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流逝,刚理清头绪,燃到尽头的烛火摇曳着,几番明明灭灭,最终冒出一缕烟气,熄灭了。
  月华如水,流淌在郭嘉的衣袂上,过于柔和的光线,模糊了苍白消瘦的面庞,只看潇洒放达的举止,倒让人忘了他尚在病中。
  赵云摸索片刻,又点了一支蜡烛。
  荀攸轻推郭嘉的背:“夜已深,去睡吧。奉孝这病要是再养不好,攸就告诉十八叔。”
  郭嘉一阵咳嗽:“文若、已经、够难的了,别给他添乱。”
  某人怕荀攸真的告密,耐着性子配合左俭的治疗,倒真的治愈了咳嗽。
  九月,天气渐渐转凉,荀彧托人捎来两只箱笼。
  拆开来看,一箱是给戏璕和荀攸的书信和厚衣裳,另一箱都是给郭嘉的物件:衣裳、发簪、鞋子、手炉、宫灯、香囊……
  很多东西,想都想不到。
  戏璕和荀攸对视一眼,抬手虚按胸口,幽幽地说:“重色轻友。”
  郭嘉不死心地翻着箱笼,隔了一会儿,才从箱底翻出一只酒囊,和一封书信,美滋滋地捧着:“文若果然疼我。”
  荀攸用眼神说:请麻利地滚。
  郭嘉把书信揣进怀里,提着酒囊去找曹操。军营里禁酒,他偏要拉着曹操一起喝,免得有人说三道四。
  军中多事,军师祭酒总揽全局,从不出错,事事皆称曹操的意。但也仅止于此,不谈公事的时候,郭嘉几乎不会主动来找曹操。
  所以郭嘉当提着酒囊,把一缕清风带进中军帐的刹那,曹操十分欣喜。
  算算日子,不是今夜,就是明夜,不出意外,许攸会来的。
  郭嘉又开始浪了。他模仿着许攸的神态,用手捋着根本不存在的胡须,“现在,我是许子远(许攸)。孟德,袁氏军盛,你打算怎么办,你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呢?”
  曹操:“尚可支撑一年。”托荀彧、荀攸、郭嘉、钟繇、陈群等人的福,颍川大族相当给力,愣是四处求购,东拼西凑,弄了半年的粮草运到前线。
  郭嘉淡淡地瞥他一眼:“不对,哪有这么多?阿瞒,要说实话哦。”
  曹操被郭嘉这一声阿瞒唤得心口怦怦直跳,这浪子的声音,清越又不失柔和,还暗合音律,委实好听。
  曹操:“还能支撑半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