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问鼎十国> 第151章

第151章

  张忠道:“我去通报。”
  “不用了!”罗幼度有心看看张雄在干什么,挥了挥手,让他们忙自己的去。
  走进张雄营帐。
  罗幼度见张雄正趴在地上写字,写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是六甲里的内容。
  六甲是这个时代儿童的启蒙读物,识字基础。
  对于罗幼度的到来,张雄毫无察觉。
  罗幼度在一侧蹲下,看着写得歪歪扭扭的字迹,说道:“不错,张都头有心了。”
  听到声音,张雄这才发现身旁的罗幼度,赶忙起身道:“见过都指挥使!让都指挥使见笑了。”
  罗幼度道:“用心学习,有何可笑。不过你现在识字意义不大,不如让识字的人给你读。三国时期,蜀国有一大将王平,就是听别人念书,念兵法,再通过实战,习得了一身本事。”
  张雄有些惊愕,道:“原来古人也用这招……”他耿直笑道:“以前特爱听说话人讲故事,想着不能辜负兄弟们对我的信任,就找了人给我念兵书。现在还没到时候,就琢磨着自己学学写字。”
  罗幼度登时对张雄有些刮目相看,说道“坐下说话,问你些事情。”
  张雄规规矩矩地在一旁坐下,道:“都指挥使请说。”
  罗幼度示意他放松,笑道:“我翻看庐州的政务档案,发现了有一种叫‘博征’的政策,你与我说说。”
  张雄一听到“博征”二字就来气,愤愤不平地道:“也不知是哪个给恶鬼啃了良心的牲口想出的馊主意。这日子本就没法过了,还强迫我们用粟米、帛布换盐、茶。手上是一点布都没有,一家几口就三套衣服,大郎、二郎干活一人一套,还有一套谁出门谁穿。我的那件麻袋衣,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装尸体用的。”
  “茶叶还有点用,煮着喝,泡着饭吃,能提提味。盐真的一点用的没有,那东西,吃多了伤身。我家的盐,多得无处堆放,好些都直接倒沟河里了。”
  罗幼度目光灼灼地说道:“如果,我低价收盐会如何?”
  张雄霍然起身道:“别人不知道,我家上上下下都会感恩都指挥使大恩大德。”
  盐这东西古来就是朝廷生财之法。
  江淮古来都是产盐之地,淮盐更是早在吴王阖闾时代就开始扬名。
  唐、宋以来,盐课常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两淮盐课又占全国盐课收入之首。清顺治年代,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盐税总数的六成之多。
  可见淮南盐税的暴利。
  但到了南唐这边,居然成了累赘,不得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原因无他,寻其根源,其实就是郭家人搞出来的事情。
  两淮的盐,年产量巨大,最大的销售地就是北方中原。
  但自郭威起,察觉江南李氏不安好心,也担心命脉给江南把控,拒绝两淮盐入中原,以河东盐供给全国。
  宁愿盐价上涨,亦不吃淮盐。
  少了中原北地的消耗,淮盐只能远卖南平、南汉等人口不足的偏远地区。
  仅次于中原、南唐的大国蜀国有自己的井盐,同样拒绝淮盐入境的。
  这样一封锁,从来不愁销售的淮盐居然无处贩卖,越积越多。
  不得已弄出了博征政策,将堆积的盐强行跟百姓换米换帛布,逼得江淮地区人人怨声载道。
  听了张雄这话罗幼度立刻就放心了,起身道:“不妨碍你练字了,回头我赠你几本兵书,能领悟多少,看你自己的本事。记住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得辅以经验,活学活用。”
  张雄不住点头,表示明白。
  罗幼度大步走向府衙,南唐没有本事将淮盐销售到中原,自己却有这能力。
  既然如此,何不从江淮百姓手中将无用之盐,收集上来,再转入中原北地?
  既得民心,又得钱财,两全其美。
  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赵家兄弟
  滁州。
  占据滁州以后,赵匡胤并没有立即出兵再战,而是在滁州休养生息。
  横涧山之战,他们赢得是摧枯拉朽。
  但终究是硬碰硬地对决,三十里的追杀,也让兵士的体力消耗殆尽,需要好好地休息恢复状态,也给受伤的兵士养伤时间。
  滁州军营。
  赵匡胤并没有如罗幼度那样住在州府府衙,依旧住在军营里,跟兵卒在一起,同甘共苦。
  至于滁州的事务,他直接丢给了弟弟赵匡义。
  并非赵匡胤不擅长处理政务,只是相比繁琐的政务,他更喜欢军事也更加擅长军事。
  坐在营帐中央,赵匡胤看着挂在帐内右侧的地形图,目光一动不动,好似要将这幅地图印在眼中。
  他保持这个状态已经一个时辰了,这地图也看了千百遍。
  滁州附近的州府在什么方位,相距多少里,一清二楚。
  是北面的濠州、泗州,还是东北方向的楚州,亦或者南边的和州,东面的建武军还是扬州、泰州?
  但凡兵锋能到之处,赵匡胤都在脑海中演练出无数战术打法。
  只是无一可行。
  这进驻滁州,赵匡胤本想着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罗幼度正阳大破刘彦贞的消息让他心底一慌,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杀得够狠,吓跑了滁州的守将,白白送了一个滁州给自己,不然又要给罗幼度压下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