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灵异>弃智道长> 弃智道长_分卷阅读_100

弃智道长_分卷阅读_100

  “哟,难不成又想出什么有趣的点子了?我很乐意先听一听。”
  六月不语,转身向后。
  “哎,不就是个前世缘份么?有的人,可是有很多前世的,就像你的潘郎。你说不得也有很多前世,又何必仅仅执着于上一世?来,我帮你看看,你的再上一世,又是与谁有过一段缘,说不得你看了之后,就不会再想那什么潘郎了。毕竟,你们在前一世,什么也没有过。潘郎,他对你也并非那种感情。”
  “不必,我不会让你看。”六月面无表情,背对着九城。
  “啧啧,不看可惜啊,旁人找我看我可是要收一两黄金的。难不成,你是看上他这一世的脸蛋了?那姓陶的小兄弟长得虽然俊美,但也算不得顶好看的那类。高昌城里有不少少年胡儿,长相可不比他差。要不然,我去给你捉几个过来,你瞧瞧喜不喜欢。”
  六月继续向前,并没有回答九城。
  “说到底,你是太倔了,为了他变成如今这般,若是再放开,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无生趣了,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没有意义了,对么?所以啊,你要不顾一切,非把人弄到手不可,否则你不甘心……”
  六月停了一下,没有回头,迈开步子,穿墙而过,走在雪地中。
  雪花缓缓下落,落在高昌城。下了几日的雪,积雪已经很厚了。六月踩在雪上,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是么,是他太偏执了?九城说的,或许是对的。他决定的事情,向来是不回头的。他也不懂自己对陶惜年抱着怎样的感情。但心里有个声音,想抓住他,不想放手。
  作者有话要说:
  冉魏是冉闵夺了后赵的权创建的国家,只延续了350年到352年两年左右的时间。352年,冉闵被燕国俘虏,冉魏灭亡。
  ☆、第088章 面圣
  很快到了面圣的日子, 元遥一行人被请入高昌王宫。高昌富庶,王宫的布置尤为华丽。王宫占地虽不如北魏和南梁宫城广阔, 但建筑精巧,用料讲究,富丽堂皇。
  当今高昌王为麴嘉, 年纪不大,只刚过而立之年。麴氏其源,据说出于陇西一带, 是为避王莽之乱的中原汉人。但麴氏王族常与西域人通婚, 长相或许早与汉人有所不同。
  跟随侍从一路向前, 阿柏好奇地四处张望, 被亮晶晶的大殿顶端所吸引, 好奇地问陶惜年:“道长,那难不成是镶的宝石?”
  屋顶那么大,全镶宝石也太费钱了, 必然不是,大约是琉璃或者晶石一类。陶惜年对阿柏说了, 阿柏兴奋道:“若是材料不贵, 那咱们也给青龙道观镶上一大片, 好看。”
  “琉璃和晶石也不便宜啊, 要那么好看做什么?咱们青龙道观够好看的了。我见集市上有卖琉璃珠, 你喜欢, 给你买一串。”
  阿柏听了,高兴起来, 绿眼睛里泛着光,很是欢喜。
  王宫里开了宴席,他们一行被安排在最好的位置,就坐之时,群臣皆已到场,只有高昌王麴嘉还未出席。
  他们面前摆放了丰盛的大餐,烤全羊,牛肉羹,鹿肉,冬天里少见的几种鲜果,还有奶酪和各式糕点,都是中原没见过的做法。阿柏偷偷塞了一块糕点进嘴里,宴席还没开始,不好光明正大地吃。
  几声铃声响过,群臣起身,一人缓缓从幕后走出,高昌王麴嘉身穿华服,头冠镶嵌了各色珠宝,贵气逼人。麴嘉三十出头,总体上还是汉人长相,但五官比一般汉人要更立体一些,应该是混了胡人血统的缘故。他对群臣简单说了几句高昌语,似乎是让众人尽情饮酒。众人举杯应答,后皆重新入座,开始饮酒吃肉。
  他们几人也坐下,正要吃肉,没想到,麴嘉竟是从王座上走下,来到他们近前。
  他们几人又纷纷站起身,只听得麴嘉以北语道:“魏国使者们,一路上辛苦了,先坐下饮酒。”
  元遥将怀中锦盒拿出,恭敬呈给高昌王,道:“征北将军元遥,奉吾皇之命,前来高昌,为高昌王献礼。”
  麴嘉接过锦盒,打开,舍利子微微发着淡金色的光芒。群臣停下动作,都看着那舍利,表情肃穆,有的甚至双手合十,默念梵语。高昌一向是崇佛的,相信在座大臣也有不少虔诚的信徒。
  麴嘉见了舍利,先是对舍利子行了一礼,而后笑道:“多谢魏主的一片心意,礼物贵重,定当安放于国寺中,为这舍利修一座佛塔供奉。”
  陶惜年心中隐隐担忧,这枚舍利子,是没有完全封印的。他在师父留下的书上看了个法子,反复琢磨,照着那法子封印了舍利子的一部分力量,但极容易解开。而且,就算不被解开,几年之后那封印也会自行消失。不过高昌城内多异人,麴嘉身边应该会有法力高强之人,不至于轻易落入奸人之手。
  “国师,还请劳烦国师先将国礼妥善收好,留待他日佛塔竣工,再行仪式,将舍利子请进塔中。”
  麴嘉身后站着一个男人,方才他们的注意力全在麴嘉身上,竟然没注意到不远处的身影。
  那个被称为国师的男人,身穿黑袍,整张脸都盖了起来,看不见长相,但隐隐有种阴森之气。他走上前,双手接过锦盒,向麴嘉行礼,而后将锦盒交给自己身后的侍从。
  呈递国礼后,元遥和陶惜年一身轻松。任务终于完成,不辱使命。剩下的,便是在高昌度过一个寒冬,然后返回洛阳了。
  西域舞娘在殿中翩翩起舞,乐师奏着异域风情的曲子。阿柏敞开了肚子吃喝,陶惜年沉醉在胡璇舞步中,嘴角带了笑意。
  这一次高昌之行,虽然艰苦,但他好像什么都有了。有了元遥,还找回了高辰,阿柏也能化形。他偷偷看了元遥一眼,元遥跟上辈子长得很像,而他么,跟道林长得不是很像,只有两三分相似。毕竟,转过一世要换一对父母,父母长什么模样,才能决定孩子长什么样。
  “你看什么?”元遥问。
  陶惜年眨了眨眼,说:“看你呀,无事可做,便看你了。”
  元遥弯了嘴角,给陶惜年切了肉,放进他盘中,道:“多吃点肉。”
  宫宴一直持续到傍晚。就在他们一行人以为要结束宴会,打算回驿站之时,收到了麴嘉的邀请,去偏殿鉴赏诗文字画。据说高昌麴氏一向以中原文化为尊,看来传闻为真。
  他们一行跟着侍从来到偏殿,他们到时,麴嘉已经在偏殿中了。他身旁站着两位衣衫华丽之人,看着像同为皇族的兄弟。另还有三位文臣,其中一位是汉人。他们几人相互寒暄一阵,便各自看各自的。
  此处灯火通明,四壁挂满字画,陶惜年走近一看,皆出自中原名家之手。这麴嘉的品味,其实还不错。
  偏殿层层帘幕掀开,一个蒙面女子从帘幕后走出,身后跟着四位如花似玉的侍女。女子虽然蒙面,但看得出定是位十分美丽的女人,眉毛弯弯如新月,眸子如星辰。
  麴嘉介绍道:“这是舍妹麴素,她说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中原来的使者,我便准许她前来一同欣赏字画。”
  公主麴素与众人稍作寒暄,便作势去看字画。元遥站在陶惜年身旁,陶惜年小声问道:“夜深了,难不成今日要留宿宫中?”
  “恐怕是了,你困了么?”
  陶惜年摇头,道:“那倒没有。高辰昨日在纸上写了,想今日再跟我们一聚。”
  不觉间,麴素来到他们二人近前,问:“元将军,你从中原来,想必比素儿更懂书法。人人皆说王右军的字好,究竟好在何处?”
  元遥和陶惜年面前挂的,正是一幅王右军的字,一幅不太常见的字。王右军的兰亭之类,是不可能流落到高昌的,世家大族抢破了脑袋都要,根本不在乎多少银子。
  元遥道:“公主,实不相瞒,在下不懂字画,我这位朋友比较懂。”
  陶惜年呵呵笑了两声,道:“在下也不过一知半解。字的好坏优劣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王右军能被众人推崇,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王右军擅长各体,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皆得心应手,善于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笔法平和自然,遒美健秀,用‘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相比于同期的文人,他的字,的确是翘楚。”
  公主麴素微微颔首,却又向元遥问道:“元将军,敢问洛阳有何处是值得一去的,小女子远处高昌,对洛阳早已心向往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