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都市>庶子归来> 庶子归来_分卷阅读_325

庶子归来_分卷阅读_325

  司空玄与宁渊走近了,见舒惠妃领着一名宫女提着食盒正等在大门边上,此时御书房的大门也开了,几个朝臣灰溜溜地走了出来,向舒惠妃行了一礼后,颓败地离去。
  舒惠妃看了司空玄和宁渊一眼,示意他们在这里稍等,自己先进去了。
  “我就是怕父皇太过生气,才让母亲也顺道过来先帮着父皇顺顺气,不想还真是做对了。”司空玄在胸口拍了两下。
  片刻之后,一名太监走了出来,一抖拂尘道:“选六殿下觐见。”
  司空玄急忙带着尾随太监走了进去。
  无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这都是宁渊第一次踏进皇帝的御书房,御书房比上朝的勤政殿要小上一圈,可依旧是雕梁画栋,金光灿灿,皇帝就坐在最前方宽大的龙桌龙椅处,皱着眉,用手撑着脸颊,面前放了一碗喝了一半的汤羹,舒惠妃站在他身后帮他按着太阳穴,一面朝二人使眼色。
  司空玄与宁渊齐齐拜了下去,问过安之后,皇帝才勉强抬起眼,低声道:“惠妃说玄儿你带了一个能解朕目前困扰的人进宫来,到底是何人?”
  “回避下,是小人。”宁渊立刻出声答道:“小人宁渊,参见陛下。”
  “是你?”皇帝也算与宁渊见过了好几次,纵使再贵人多忘事,一时也想起了他这么个人,“我记得你,这么说能为朕分忧的便是你了?”
  “小人不敢口出诳语,可小人的确是为了此事前来。”宁渊又磕了一个头。
  “不敢口出诳语?朝臣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你又能帮到朕多少。”皇帝冷喝一声,一巴掌拍在面前的龙桌上,司空玄眼角一跳,忙要出声打个圆场,却又听见宁渊道:“皇上记挂百姓,定然无论小人有没有良方,皇上也会愿意听上一听,所以小人才前来与此,如果小人的方法能缓解皇上心中烦闷,那是小人的福气,如果皇上觉得小人所言不过是鸡肋,那小人贱命一条,要杀要剐,但凭皇上处置。”
  皇帝眯起眼睛,别的不说,但是上对天颜这般临危不乱的性子,好像眼前这小子当真不怕死一般。
  且宁渊也说的没错,不管他是不是有良方,皇帝都必须听上一听,因为如今丰城的情势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危急了,不光百姓们辱骂朝廷,甚至那曾经富饶一方的水土还出现了逃难的流民与攻击官府的暴民团体,再这样下去,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但皇帝显然也没打算立刻给宁渊好脸色,而是依旧冷声道:“说得这般信誓旦旦,可灾区如今的形势,你又知道多少?”
  “单看皇上之前颁布下去的三道圣旨,小人虽身处京城,多少也能揣度出灾区的情势,原本东南三州蝗灾,虽然规模大了些,却也属于时令灾情,等季节一过,灾情便能消弭于无形,顶多今年粮食欠收罢了,只要朝廷赈灾及时,对百姓安抚得当,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皇上之前的三道治标不治本的治灾之策下去,虽然一时间或许能暂时遏制住蝗虫的繁殖蔓延,却也会给当地,带来更大的灾祸而不自知。”
  宁渊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见皇帝也正望着自己,似乎对自己将要说的事情很感兴趣,便继续道:“那治灾三策的第一策,皇上下令往当地大量引入青雀鸟,利用天敌相克的性质以消灭蝗虫,但皇上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在越州,甚至是东南三州的地界上,从前一直没有青雀鸟的,在一处原本没有该物种的地方,贸然引入物种,不然会打破平衡,还会酿成意想不到的灾祸。”
  “青雀娘生养能力超群,且成长期短,往往一雌一雄,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养出数十只小鸟来,在他们的原产地旭州位于大周最南边,因为旭州有天敌秃鹫喜欢捕食青雀鸟,才让这鸟儿的数目没有在本地泛滥成灾,可越州不同,越州并没有能克制青雀鸟的秃鹫存在,加上食物充足,青雀鸟必定大量繁殖,肆无忌惮地扩充自己的族群,而他们除了喜食蝗虫外,更是对粮食,瓜果,来者不拒,一旦数目成灾,将给当地带来比蝗灾更加可怕的重创!”
  皇帝没说话,脸色却不似从前那般僵硬了,眉心也有舒展的迹象。
  “三策的第二策,往田地里洒石灰以灭杀蝗虫胎卵,此计也的确能将胎卵灭杀于无形,但想来京中官员们对佃户之事不甚了解,也对农耕之事缺乏认知,在田地里撒石灰,灭杀蝗虫的同时,也等于是杀鸡取卵,让田地在一段时日内不再利于耕种,若朝廷采用此法,百姓为保田地必会阻挠,即便碍于官府威严无法反抗,也会积怨于心底,有损皇上威名,也会为民变埋下祸根。”
  “至于第三策,以灭杀蝗虫多少来论功行赏,则是最为荒唐的一策!”宁渊说到这里,不禁加重了语气,“此法明面上看这是鼓励百姓们齐心灭蝗,但显然太过低估了人心的贪欲,诏书一下,漫天乱飞的蝗虫立刻摇身一变成了经营财帛,只要拍死几只蝗虫便能从衙门拿到封赏,却要比辛苦工作赚得银钱轻松多了,如此一来,为了朝廷的赏钱,将不再有人务农事,务工事,务商事,人群跟着蝗虫跑,那天下岂不大乱!”
  等宁渊一番话说完,皇帝看他的眼神已经变得惊疑不定,因为宁渊单靠揣测,便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到了点子上,并且毫无半点差错,而且皇帝也相信,宁渊不可能看过,摆在他面前的一堆陈述灾区状况的奏折。
  皇帝会那样生气,将献计的庞松连降三级,便是正如宁渊说的那样,因为那狗屁治灾三策,让灾区乱成了一团,甚至这样短的时间内,就有人举起了反旗,如果不是顾虑道庞松之前也算讨过自己欢心,将人直接罢官革爵都有可能。
  他圣旨发得快,而丰城的官员们也的确是照着圣旨来的,可造成的后果,却比宁渊方才所言还要严重得多。
  青雀鸟在没有天敌的丰城安营扎寨之后,便开始大量繁殖后代,很快便开始变得铺天盖地,几乎是到处都能看见青雀鸟,蝗虫的确是有所减少不错,但成群结队的青雀鸟却成了另外一灾,他们不光以蝗虫为食,还喜欢吸食树汁,大量毁坏林木不说,甚至靠着身形娇小的优势,还能潜入住宅偷吃粮食,比老鼠还要可恶,让当地百姓恨得牙痒痒。
  至于第二条,也被宁渊说中了,当衙门派人要往田地里面撒石灰时,几乎是所有的佃户全都跑出来阻止,大骂那些当官的不学无术,糟蹋田地,衙门虽然觉得棘手,却也无法,圣旨是皇上下的,他们不做也要做,随后甚至于动用了守备军,才将农民们的反抗给镇压下去,却也弄得佃户们怨声载道,以至于险些同官差大打出手。
  最后便是第三条,也与宁渊所说一般无二,甚至还犹有过之,天下间没有人是不爱财的,知道蝗虫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当真激起了百姓们一阵疯狂的灭蝗潮,但凡家里有能站起来的人,几乎是倾巢而出,甚至连官差都参与其中,让整个丰城的各项机能几乎瘫痪,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当发现在大量的捕杀下,蝗虫有减少的趋势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竟然有人开始放养起蝗虫来,让皇帝知道后只觉得荒唐!
  更让皇帝难以忍受的是,钱款播下去后,很快便发现有人中饱私囊,致使赏银短缺,那些打死了蝗虫的人喜滋滋到衙门去领赏,发现根本得不到之前朝廷许诺的银钱之后,立刻大怒,加上之前的田地之怨,让百姓和官府爆发了好几次冲突,甚至还有人扯出了起义的大旗,整个丰城乱成一片。
  方才皇帝和几位大臣们商议时会那般生气,就是因为大臣在提出应对丰城的乱局时,清一色地让皇帝派出军队镇压以维持秩序,才让皇帝大为气恼,直言这些当官的是拿着俸禄的饭桶,别人现在还只是闹一闹,没要真的谋反,可他相信只要军队一过去,便是实打实的官逼民反了。
  他可不想被人骂成昏君!
  此事瞧见宁渊,皇帝阴郁的脸色不光一扫而空,甚至还有些放亮,宁渊既然能一语中的,道出灾区的乱局,那么当真极有可能有解决方法。
  果然,还不待皇帝开口问,宁渊便道:“小人知晓陛下苦恼,是因为灾区已有乱象出现,但陛下无需惊慌,陛下高瞻远瞩,只在丰城一地将那三策试用,虽然弄巧成拙了些,要解决起来却也不难。”
  皇帝一指宁渊,“有何方法可用,快速速说来!”
  “先拿第一点来说,想来越州百姓惊慌,是不知青雀鸟的习性,眼见这鸟儿又要成另外一灾,才会心中惊慌,其实不必如此,要知道青雀鸟之所以只生活在旭州,而从未在大周其他地方见到此鸟的踪迹,便也可看出些端倪。”宁渊缓缓道:“青雀鸟虽然善于繁衍,且所食庞杂,但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畏寒,天气稍凉便能将其冻死,旭州因地处极南,终年温暖如春,才能让这鸟儿繁衍生息,但四季分明的越州却不然,眼下瞧着青雀鸟在越州大行其道,可时节却已经入秋了,一旦冬日来临,这些鸟儿便将遭受灭顶之灾,再不能成一患。”
  皇帝听后,显然松了一口气,又紧接着问:“那余下的……”
  “余下两点,便要因地制宜,恩威并重了,当然为平民愤,也算是安抚民心,皇上要先向当地的百姓们认错,下罪己诏,毕竟一开始要官差朝田地里大撒石灰的招数,也是从皇上御笔下下出去的。”
  皇帝脸色一变,“罪己诏?这……”
  “百姓因田地被毁,必然怨怼于皇上,这份怨怼,也是所有乱局的源头,而罪己诏,不光不会让皇上觉得丢脸,还能大大安抚民心,让百姓们觉得皇上可向百姓认错,是个爱民如此的好皇帝,才能赢得四海归心,天下安定,同时百姓的怨怼消弭了,也才能更加心服口服地顺应皇上的安排,齐心面对此次灾祸。”
  “也罢,一道罪己诏,也无甚大不了。”皇帝一拂袖。
  “同时,皇上下了罪己诏,也切莫忘了惩治那些真正有罪之人……尤其是,那些借机中饱私囊,发着国难财的佞臣!”宁渊说完这句话,眼底忽然闪过一道寒光。
  “皇上圣明,定然知道丰城如今模样,只有一安民心,二除佞臣,才能彻底使百姓归心,百姓一归心,事情便好办了。”宁渊接着道:“只要让贪腐之人吐出口中财帛,便能将朝廷之前亏欠灭蝗人的赏钱一并补上,但需立刻终止以赏除蝗这个荒唐的闹剧,让百姓各归各位,才能将丰城的乱局导入正轨。”
  “你当朕不想除掉那些奸佞吗。”皇帝眉毛一吊,“朕在发现有人贪腐后,就立刻下旨追查,可竟没有半点线索,朕总不能将与朝廷下拨银钱有关系之人都抓起来吧!”
  宁渊道:“既有贪腐,那必定不是一人所为,而是层层剥削,与此有牵扯的官员们官官相护,人人自危,哪能让皇上查到什么线索,若要应对此事,皇上也该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怎么说?”皇帝来了兴致。
  “奸佞之人,堪比朝堂蝗虫,庞大人献给皇上的第三个计策,对付真正的蝗虫或许欠妥,但对付皇上身边的蝗虫,兴许是一条妙计也说不定。”宁渊一笑:“便请皇上下旨,但凡有下级官员挟证据奏报上级官员贪污之事,若下级官员牵扯其中,则将功补过,免罪,赏金银,若未曾牵扯,除了赏金,官升一职!”
  “什么?有人中饱私囊,朕不但不罚,还要赏?”皇帝一愣。
  “也许皇上觉得小人说的太异想天开,可也只有如此,才能打破那些人官官相护的局面,不然皇上就算有心要肃清污佞,无凭无据,也难以下手。”
  “皇上,臣妾觉得,此人说得不错,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敢发国难财的家伙着实可恶,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良方,而且此番做下来,那些佞臣人人自危,层层揭发上去,说不定还能替皇上抓出一直潜伏在身边的大老虎,毕竟所谓贪墨,也大多是上行下效,下边的人瞧见上边的人都能中饱私囊,便也跟着为自己牟利,臣妾想此人方才那句‘擒贼先擒王’,便也是这个意思了吧。”舒惠妃适时开口,同时和婉地看了宁渊一眼,“你说,本宫说得可对?”
  “娘娘神慧,小人便是这个意思。”宁渊配合着再度躬下身去。
  ☆、第202章 庞松下场
  皇帝低头沉思不语,半晌才道:“此事虽听着有道理,朕还需思量一二,免得太过纸上谈兵,便像此次一样再铸一错……如今蝗灾未除,灾区却整出这般多的幺蛾子,如何叫朕不生气!”
  宁渊一躬身,道:“其实小人今日入宫面圣,所为的并非只是解决之前三策带来的隐患,更多是为蝗灾而来。”
  皇帝一醒神,“莫非你另有良方治蝗?”
  宁渊从华丽掏出一张丝绢,立刻有太监接过了,验了验并无问题后,才呈给皇帝。
  皇帝将丝绢扯开一看,上边字迹清隽地写着一张药方,其中所列药材也尽是常见之物,甚至有一两样连药材都算不上,只是路边的野花野草。
  还不待皇帝发问,宁渊便开口道:“此药方是小的偶然间从一民间异士手中所得,以此方来熬制汤药,并将汤药广泛喷洒于天地之中,既不会有损田地与粮食,也有使蝗虫身体衰弱,直至力竭而亡之奇效,小人已然在居所先行试过,方才呈上。”
  “此药方上的东西倒不名贵稀奇,想来推广也不是难事。”皇帝不动声色的又将丝绢交给身侧的太监,紧接着又道:“不过你所说的那些,朕要同机要大臣仔细商议之后再定夺用是不用,若当真有效,可解时下乱局,你可记大功一件,但若毫无作用,反倒使情形变得更糟,你亦是死罪难逃,你可明白?”
  宁渊垂头道:“小人自然明白,皇上心系天下社稷,想救黎民百姓于,小人也不敢拿此事邀功,只有一件事恳求皇上,请皇上应允。”
  “不邀功?”皇帝扬了扬眉,“那你所求为何事?”
  “昔年,家师与小人遭人陷害在春闱场徇私舞弊,家师去官离京,清誉尽毁,小人亦被责罚永不得参加科考,但徇私舞弊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小人想恳请皇上,若小人所献之计奏效,请皇上下旨重查当年之事,抓出设计诬陷的小人!”
  宁渊说到后边,语气不禁有些重了,而皇帝听后,也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起宁渊来,忽然间,像是想通了什么似地点点头,道:“你说的是……高郁?我想起来了,你不就是高郁那时候收的弟子,所以你上呈这些计策,是想替高郁翻案?”
  见宁渊点头,皇帝沉思了片刻,才道:“若你所言属实,朕自然会派人暗地查访,倘若当真有人设计陷害,那朕必不轻饶……但这一切的前提,需得是你拿出来的东西有用。”
  说完,皇帝挥了挥手,“朕累了,你说的那些朕也会记着,若无别的事情……”
  “那小人告退。”宁渊今日所来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没有理由在这御书房多待,就算是活了两世,与皇帝见过数次,他还是拿不准皇帝的性子,所谓伴君如伴虎,事情办完了还是立刻退走的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