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汉世祖> 汉世祖 第225节

汉世祖 第225节

  一道军令,让王峻愤懑不已,径欲发兵,诸将不从。
  第89章 威压王帅
  绕过淮水一道折径,几乎再在千呼万唤,万众瞩目之中,天子御驾终至于下蔡。渡头,在近臣亲校们的捧卫下,与折贤妃相伴,刘承祐踏上寿州的土地。
  折娘子虽为后宫妇人,但随侍君驾,在军将面前,还是着一身轻甲,尽显英姿。这一路来,还是让刘承祐体验了两次制服诱惑。只是此刻,小脸有些泛白,神情疲惫,毕竟是塞北长成的娘子,几乎不习水性,难耐舟船之苦。
  “臣淮南前营都部署王峻,率军前将士,恭迎陛下!”王峻当先,揖军礼,高声迎拜。
  王峻是扯开了嗓子,浑厚的声音,飘扬在东风之中。在其后,军前将校,分两列而立,再其后,城垣前,军寨边,是数千威武的迎驾军士,小底、虎捷、护圣、奉国诸军皆有。
  “恭迎陛下!”将士齐拜。
  扫视一圈,大汉甲士,军容威武,傲立寒风。刘承祐挺直着身躯,抬手,朗声道:“王卿免礼,众将免礼,诸位冒生死,不避风寒,为国征战,辛苦了!”
  “为陛下尽忠,为大汉效死!”刘承祐言落,将军列中,立刻有一人吼道,情绪激昂,竟有些破音。
  刘承祐别过目光,发现是李重进,只见其表情激动,神色振奋。有些意外,没曾想,这郭威的外甥,还是有些前途的。
  李重进言罢,慕容延钊稍微做了个小动作,王彦升会意,当即高呼:“万岁!”
  很快,迎驾将校,也跟着高呼,这种情况下,从众心理作祟,高呼之声直接蔓延开来,迎驾士卒,随驾禁军,渐至汉营军士,包括随征的民夫有不少都跟着吼个几嗓子。不管怎么样,提气。
  倒是王峻在众将身前,有些不自在,让他跟着一起喊,又有些抹不开面子,就那么不尴不尬地矜持着。注意到了王峻的表现,刘承祐似不以为意,抬手朝将士挥了挥手,使得迎呼声浪又高一峰。
  淮水边上,炽烈的欢呼声,持续了许久的时间,方才消散。响彻城郭内外,不管是下蔡士民,还是唐军探子,都知道,大汉天子,驾临下蔡了。
  一直到欢呼声止,在旁人提醒下,有些走神的王峻,方才向刘承祐与折娘子道:“陛下,贤妃娘子,县衙已整理出来,可暂充行在,请进城!”
  听其言,刘承祐微微一笑,道:“朕乃马上皇帝,大军所驻,便是行在,就不进城扰民了。王卿的美意,朕心领了,但往军中一行,烦劳卿引路!”
  刘承祐的态度与言辞,让王峻心里极其不适,抬眼看了看,却迎着天子那平淡如常的目光。难看两个字几乎写在脸上,王峻忍住了,没有发作,作揖:“是!”
  收回目光,刘承祐又向慕容延钊道:“随驾的奉宸、龙栖、铁骑三军,就劳延钊你,安排了!”
  “臣奉命!”慕容延钊赶忙应道。
  即便再迟钝的人,都能感觉到,天子对于王都帅与慕容都虞侯两者之间态度的差异。此时,不少受够了王峻鸟气的指挥使,看向王峻背影的目光中带上了少许的幸灾乐祸。
  尴尬的是,汉营中的帅帐,根本没有收拾,有太多独属于他王都帅的印记。是故,王峻建议刘承祐先巡视诸军,另密遣申师厚以最快的速度把御帐给收拾出来。对此,刘承祐欣然接受。
  值寒冬,不便扰兵,在淮水两岸的汉营,刘承祐只稍微巡视了一番,尤其是亲自去看了看那些受伤的军士,慰慰劳施恩。临结束前,刘承祐直接下令,将所有受伤的将士,尽数转移入下蔡城养伤,此令,很揽人心。
  待傍晚时分,刘承祐正坐御帐,继续与淮南前营的高级将帅们亲近。
  王峻坐在下首,距离刘承祐最近,脸上的自矜之意又显露出来,滔滔不绝地向刘承祐介绍着他的战果:“……此战过后,只要再拿下寿春,则淮南之地,当任由我军驰骋——”
  “战果,朕已然心中有数,确是大胜,诸位辛苦了!战损如何?”在王峻打算继续抒其淮南攻略之时,刘承祐问。
  闻问,王峻深吸了一口气,正过身体,干脆地闷过头,不答。王峻这,明显是不给皇帝面子,帐中的气氛,立刻就冷了下来。
  还是慕容延钊起身,向刘承祐道:“经过后续的统计,我军前后共阵亡三千一百余人,轻重伤一千二百三十六,走失三十六人。其中,以护圣军伤亡最重,拔城,诱敌,攻阵,追敌,为三军翘楚!”
  闻报,刘承祐瞧向李重进与王彦升,不由夸了夸二人几句,随即淡淡地说了声:“也难怪,听闻诸军之中,就属护圣军,斩杀最多,几乎倍于旁人。”
  刘承祐的话,落在李重进与王彦升耳中,却似警钟敲响,身体一绷,讪讪以应:“皆赖将士们拼杀冲杀……”
  即便桀骜如王彦升,真面对刘承祐之时,也乖顺极了,没有那么多碎嘴。
  很快放过二人,刘承祐问道:“寿春如今是什么情况?”
  看了看王峻,见安然在座,似未耳闻,并没有答话的意思,慕容延钊回道:“陛下,自下蔡兵败后,伪唐清淮军节度使何敬洙及保信军指挥使张全约便收容败卒,加固城池,囤积粮草军甲。骑兵南下袭扰,已劫得其三批粮草,原本何敬洙还有坚壁清野之动向,为我龙捷军所破坏。那何敬洙已然放出话来,欲与寿春共存亡!”
  “谁道伪唐无良将,听闻这何敬洙前后就给我军造成了不少麻烦,这何使君,年过花甲,尚有如此血性!”闻答,刘承祐却是不禁感慨道:“朕还未遣人劝降,他便已自绝退路了!”
  “成全他!”刘承祐淡淡道。
  “陛下,臣请为先锋南下!”王彦升见机起身请命:“必取何敬洙那老贼头颅来见!”
  “王将军勇气可嘉,志气可励啊!”刘承祐道。
  见状,御帐中的禁军将帅们,也都积极请命,被刘承祐三言两语安抚住。
  刘承祐呢,则继续看着王峻,问:“朕来之前,听闻王卿已然打算南下,再度进军寿春?”
  “不是被陛下勒止了吗?金令、诏书,臣岂敢不应命?”王峻终于又开口了,反问刘承祐。
  刘承祐看起来脾气好得很,淡淡一笑。慕容延钊见状,主动开口,替王峻把他南下进军的考虑,向刘承祐讲了。
  “看来,淮南战局,仍在王卿胸中啊!”刘承祐终于夸了王峻一句。
  只可惜迎来其不咸不淡的反应:“论胸怀天下,腹存江山,比不过陛下!”
  对王峻,刘承祐始终保持着忍耐,一直到诸将退去,独留王峻“密谈”,语气急转直下:“王卿似乎心怀怨气呢!是不是朕,哪里做得不到位,得罪王卿了?”
  “不敢!”面对刘承祐“轻柔”的问候,王峻的语气还挺冲。
  “不敢?”刘承祐也硬了起来,一拍帅案,冷冷道:“你王都帅的威风,都快耍到朕身上了,就差指着朕的鼻子说,你王都帅心里很不满呐!啊?”
  刘承祐的突然爆发,让王峻呆了一下,扭头与刘承祐对视着。但迎着天子淡漠地目光,王峻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终是收起脸上的猖獗之色:“臣不敢!”
  “陛下如对臣不满,直言便是,不必这般温吞威慑,要罪要罚,臣且受着!”王峻还是大胆地直视着刘承祐,脖子很硬的样子。
  “呵,呵呵……”见其状,刘承祐笑了,冷笑:“原本旁人,如何进言,朕仅当其风闻奏事,无根无据,信口雌黄,不加理会!但现在看来,犹有不及!”
  说着,刘承祐招呼着张德钧,让他把随驾带来的奏疏呈上,从其中抽出一叠,直接抛给王峻:“看看吧,挂帅仅一月,朕便收到了十余封对你的弹劾!”
  低头看着散落在地上的奏疏,王峻随手拿起两本,摊开看了看,眉一锁,目一凝,面色阴晴几转,用力合上奏书,王峻怒道:“简直一派胡言,上书者皆佞臣,那些言官御史,在东京岂能知道军前之事?如此粗浅的谗言,以陛下的英明,竟会相信?”
  打量着王峻,刘承祐分明注意到,强词夺理下,王峻的手还是有些颤的,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
  不过,刘承祐直接起身,在王峻的眼神注视下,朝帐外走去,撂下一句话:“弹劾所书,其他的难知真假,但你王都帅的威风,朕是切切实实地见识到了!”
  第90章 老将可用
  帐帘掀起,冰冷的冬风趁机涌入,送上一波淮水的潮冷,受其一激,王峻不由得哆嗦了下。从天子的话中回过神,抬眼看,哪里还有刘承祐的身影,只余下帐帘,还是微微晃动。
  见此景,王峻的神色异常阴沉。帐中,还有张德钧,静静地上前,将刘承祐抛下的奏疏,一本本拾起。
  “王都帅。”张德钧对王峻保持着恭敬。
  见这清秀的内侍,盯着自己手中的两本弹劾奏疏,一股子怒气涌上心头,王峻很想将之撕烂,然后狠狠地甩在张德钧脸上,以发泄他心中的不满。
  不过,他终究忍住了,随手丢在张德钧手上,王峻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同样望着其背影,张德钧淡淡一笑,似是讥讽,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放好,理好,恭恭敬敬地退出。
  从始至终,刘承祐都没有就军权、指挥权的问题和王峻做过任何沟通。没有必要,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容易,当御驾亲临,天子现于将士身前,刘承祐就是唯一的统帅,再没有王峻耍威风的机会。
  事实上,刘承祐急来下蔡,就是为了夺权来的。前番闻王峻急下寿春的动静,刘承祐金令诏止军事行动,也是这个目的。倘兵临城下了,敌军眼前,刘承祐可不敢有大动作。
  当然,御驾至,目的即达。事实同样也证明,刘承祐这些年,对于禁军的整饬、改造,还是成功的,他这个大汉天子,并非无根之萍,在军队之中的威望,不说如日中天,也能算旭日高升。
  虽然对于王峻,刘承祐已然十分不满,但稍稍表露之后,便再无更多的动作。王峻仍是都帅,只是变成淮南行营都部署,一字之差,性质大变。
  天子亲典兵马,他这个“主帅”的含金量就不高了。同时,刘承祐以慕容延钊为淮南行营副都部署,虽是副职,但行营许多军务,都是下放给他处置了。
  悄然之间,王峻事实上地被架空了,而诸军指挥使,也都很习惯地,直接向皇帝汇报军务,恭听圣命。原本军队中有些不和谐的气愤,顿时便消散了。
  有一说一,以其性格作风,王峻实在有些不得人心。
  御帐内,淮南舆图挂着,旁边,是一份大汉舆图,刘承祐如今不管到哪里,都是图不离身。
  双手抱怀,盯着淮南舆图看,手里拿着一块饼,营中普通士卒吃的饼,虽然有些硬,但也有些磨牙的效果。
  张永德与潘美,如今在刘承祐身边,除了担当宿卫之责之外,已经成为作战参谋,此时,正在那张淮南舆图上,补充标记着前线战场形势。
  王溥,刘承祐还没放他去濠州上任,仍侍候御前。寿春之重,在于寿春,那里唐军仍算重兵屯之,不过,刘承祐的目光,却越过了寿春,顺着淮河流域上游而去。
  “朕已遣郭、赵经略泗、楚,寿州这边,朕也不打算被一座寿春城给束了手脚!”刘承祐拍了拍手,抹掉沾染的一些粉末,说道。
  “陛下是想分兵?”王溥反应很快,问道。
  指着淮水上游,从寿州西部,再到更西的光州,刘承祐说:“不是说寿州还有一支水军在作乱,随时侵扰正阳浮桥,且还有水师自支流北上。时下值寒冬,兵马不需多,只要顺着淮水北上给朕打,占据城池,清理渡口,遏制敌水军的威胁!”
  “不过,当遣何人领偏师,何人又有经略之才?”刘承祐问道:“你看人向准,可有适合人选?”
  瞥了下刘承祐,王溥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道:“陛下,颍州团练使司超司使君,可受任!”
  “司超?”刘承祐脑子转了转,道:“朕对此人有些印象,似乎是河东旧将!”
  “陛下,司使君久经战阵,在颍州任上三年,靖平地方,熟悉寿、光之地的情况,战初之时,独领颍州团练,于正阳诱敌,营浮桥而固守之,使其无碍于淮贼水师,足显其能。以臣看来,司使君虽无赫赫之功名,但具实才,有经略之能,陛下或可用之!”王溥说道。
  “你能得你王齐物如此评价,也算不俗了!”刘承祐随即道:“传司超!”
  一直以来,司超都奉命,背靠颍州,驻守正阳浮梁,以掩护大军侧后方。此番御驾南来,司超安排好正阳防务后,也北来迎驾了,正在营中,倒也无需久候。
  很快,内侍通报,颍州团练司超奉诏觐见。
  司超的年纪已不算小了,胡须都有些发白,说是老将,一点都不过分。看起来,面相正派,领军兵争,身上却少一般行伍的煞气。面对刘承祐,也显得顺从,态度恭谨,就冲这一点,刘承祐对他印象极好。三代以来,这样的将领,着实是少数。
  刘承祐落座,看恭立着的司超,抬手示意:“司卿请坐!”
  “谢陛下!”司超一礼,然后才缓缓坐下。
  对其表现,尽收眼中,刘承祐道:“司卿,朕没有记错的话,晋阳之时,你便是河东将校吧!”
  司超拱手答道:“劳陛下记得下臣。高祖镇太原之时,臣慕其名望,投奔晋阳,为武节军小校。”
  点了点头,刘承祐以一种追忆的语气道:“司卿素来内敛谦和,虽未闻名于军中,但对大汉的功绩,却是一点也不少。就朕所知,皇考兵进中原,你也在先锋之列。国家初定,你往镇州郡,匪盗纵横,也有剿抚安民之功。淮南有事,镇守颍州,一驻便是三载,兢兢业业,戮力劳心,矢志不渝,十分难得啊!”
  见天子将自己的履历如数家珍般道来,司超意外之余,更添几分感动,起身长拜道:“臣只食禄尽忠,陛下所赞,愧不敢当啊!”
  “善战者之胜,无智名,无勇功。在朕看来,说的就是司卿这样的老臣宿将!”刘承祐道:“朕召你前来,便是有事相托,让你扬名建功,不负功勋之臣!”
  “请陛下吩咐!臣必效死!”见状,司超拜道。类似的话,从司超口中说出,刘承祐就是感觉不一样,体会到了一种“真”的感觉。
  起身,引其于舆图前,手指目标,对其道:“朕以卿为黄、光巡检使,率颍军西向经略!”
  司超看了看地图,没有第一时间应下,而是好好地考虑了一会儿,道:“臣有一请!”
  对其这番反应,刘承祐则更加满意,说:“司卿请讲!”
  “请陛下调拨三十艘战船,一千水军,供臣帐下听用!”司超道。
  看着这老将,苍老的面容之间,透着的一种沉着自信,刘承祐一挥袖,直接道:“朕允了!”
  旋即扭头,朝李昉吩咐道:“拟一诏令,交与司卿,去寻靖江军都指挥使向训,由他调派水军!”
  “谢陛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