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枣儿沟发家记> 枣儿沟发家记_分卷阅读_313

枣儿沟发家记_分卷阅读_313

  苏白生看完信后,满脸的怒气,江逸知道他那是担心的。
  好在,有惊无险,乌木也在信中说,他们不日就会往回赶,这封信到达大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路上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能赶回家过年。
  梅子的经历,让大家猛然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至少大部分家人在一起,这就够了,不是吗?
  江逸是第一个缓过来的,彼时已经到了年根底下,巷子里每天都飘散着一阵阵肉香,这里过年流行炖杀猪菜、煮大肉方。
  无论是煮肉还是炖菜,都算是一年中的大事,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喝酒吃肉。
  因此,关系好的人家不会安排在同一天,今天你家炖,明天我家炖,这样一直到腊月二十九,天天都有肉吃。
  江家众人也收到两回邀请,上一回家里的男人们正忙着教牧民们做暖气炉,没顾上去吃,这一回正好赶上了,再加上大伙心态变了,干脆厚着脸皮全家出动,当然,带了不少礼物。
  主家自然不会嫌弃,人去得越多就代表越看得起他,更何况苏白生怎么说也是正拉八经的大宁卫指挥。
  江逸向来不喜欢和男人们混在一起喝酒,闻着席上搀着酒气的味道,菜香都打了折扣。因此,除了避不过的时候,他都是窝在厨房里和女人们一起吃。
  今天也不例外。
  不上桌有不上桌的好处,妇人们做好了菜给那些男人们摆上,然后自己在厨房里守着暖烘烘的灶火支个矮桌,想吃什么直接在锅里盛。
  女主人拿出一小罐花雕,在热水里温了温放到桌上,热情地说:“不能光他们男人喝,咱们也来点。”
  她第一个就要给江逸倒。
  彼时江逸正在奋战一块脊骨,连忙挡住她的手,含糊不清地说:“不用、不用给我,我要想喝酒就不在这儿了。”
  女人们忍不住笑,纷纷调侃道:“男人怎么能不喝酒?莫非你们家那位管得严?”
  “来来,今天除了夏荷妹子,都得喝点。”
  江逸没法,被几个彪悍的嫂子硬压着喝了一小碗,为了防止再被灌,赶紧转移了话题。
  他夹着炖菜碗里一块四四方方吸满汤汁的东西,问:“这是面筋么?”
  “面筋?”一个上些年纪的嫂子笑道,“这是冻豆腐,蔚州人不吃冻豆腐么?这个专门放在炖菜里吃,香着呢!你尝尝?”
  江逸咬了一口,使得劲儿有点大了,竟然把里面的汁水咬出来,喷到脸上。
  味道跟面筋也像,孔洞里充满了香浓的汤汁,却比面筋更劲道,还多了些豆子的鲜香味。不愧是炖菜的最佳伴侣!
  江逸尝到冻豆腐的味道,眼睛都亮了,脸上的汤水都不顾,一口把剩下的吞了下去。
  夏荷连忙嘱咐道:“小心烫。”
  女主人看着江逸,扑哧一声就笑了。
  旁边年纪大些的嫂子拿了块崭新的帕子糊到江逸脸上,边擦边笑道:“真是个孩子,见着好吃的就跟我家小儿子似的!”
  江逸笑得憨,又从碗里挖出一块冻豆腐,三两口吞下去,越吃越觉得香,不由地问道:“这个好做么?”
  “好做着呢!”旁边的嫂子笑道,“拿出新鲜豆腐往外边放一宿,第二天就能冻好。”
  江逸惊,赶情“冻豆腐”就是这么来的呀!
  江逸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地道的杀猪菜,或者说是“乱炖”。就跟探宝似的,一会儿挖出一个肥瘦相间的肉块,一会儿挖出一条干豆角,或者吸满浓香肉汁的冻豆腐,抑或炖得边软烂的大白菜。
  女主人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江逸喜欢吃泡黄豆,专门从锅底捡了一大勺黄豆放到他碗里。
  总之,这顿饭江逸吃得是心满意足。
  另外,他还学会了炖肉方。
  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猪的后墩肉切成巴掌大小、肥瘦相间的肉方用大料和盐煮子,码在缸里,放在南墙阴下,炒菜的时候加个荤腥,一直能吃到开春。
  有人开了头,之后又有几家平日里走得近的邻居叫江家人过去吃肉,一连轮了好几天,因为江逸妇女之友的地位,他们家得到了特殊的优待,甚至还能连吃带拿,家里根本不用开火。
  江逸早就喊遍了,腊月二十八由他们请,谁都别抢。
  其实到这时候屠户们也要关张过年。若不是苏白生的身份,他们还真买不到新鲜猪肉。
  好在江逸也没让人家白忙活一场,三百多斤的一头猪,从头到尾连内脏算上全买下来了。光是这一尾,就够人家过个好年。
  到了这一天,女人们早早地过来帮忙,江逸也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使尽浑身解术,好好地收拾出了一桌菜。
  苏云起也大方地把朱高炽派人送的酒拿出来,在场的都是懂眼的,纷纷感叹着这回没白来。
  ******
  后厨,江逸依旧同女人们坐在一桌,一边热热闹闹地说话一边享受美食。
  众人纷纷感叹江逸的深藏不露的手艺,其实就是变相在夸他。
  江逸只嘿嘿傻笑,非常地道地扮演了一个被嫂子大娘们喜欢的傻白甜小伙的角色。
  大伙逗了会儿江逸,话题又扯到夏荷身上。
  “荷丫头,说起来你也快到日子了吧?”
  夏荷羞涩地点点头,“请大夫号过脉,说是在正月里。”
  “正月多少?有准信不?”
  “大概是元宵节左右。”
  其中一个嫂子一拍大腿,惊喜地说:“若正赶上元宵节那天,再生个大胖小子,那必定得是个福星!”
  夏荷不解,“女儿不行么?”
  别一位嫂子解释道:“咱们这边有句古话‘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儿’,这意思说得明白吧?”
  夏荷腼腆地笑笑,“那就借嫂子吉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